歸檔時間:2023-04-10

頁麵已歸檔

踏青即為春日郊遊。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萬物萌動,人們因利趁便,掃墓之餘亦可遊春賞景。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清明祭祖,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
清明時節的東風、喧風利於風箏上行。此外,放風箏於藍天再剪斷牽線,有能除病消災,帶來好運的說法。
清明節期間,人們會佩帶軟的柳枝,並將柳枝插在門上,認為插柳於戶,可以驅邪祈福。
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