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人民”二字貫穿始終,旗幟鮮明、力重千鈞。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好新征程,必須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與人民一道共同創造新的曆史偉業。
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我們黨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一切奮鬥都是為人民謀幸福,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從“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黨所擔負的莊嚴曆史使命、所確立的不同階段不同目標,落腳點都在“人民”上;從明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到判斷“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黨因時因勢辨析主要矛盾、調整中心任務、製定政策策略,始終以適應人民群眾需求變化作為根本依據;“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既是黨帶領人民逐夢前行奮鬥進程的曆史概括,也是為民造福事業不斷前進的成就體現,中華民族每向上飛躍一次,人民奔向美好生活、過上好日子的基石就抬升一階。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鄭重承諾和持續兌現,牢牢守住了人民的心,讓我們黨贏得最廣大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是黨能夠星火燎原、無往不勝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們奮進新時代、走好新征程的底氣所在、力量所在。
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我們黨的目標宏偉而又樸素,就是讓全體中國人民都過上更好的日子。走到今天,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廣泛,不僅在物質文化生活方麵,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環境、安全、健康等方麵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新征程上,必須始終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深刻把握人民群眾對好日子的新期待,堅決落實“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新部署,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辦好人民群眾關心的實事小事,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人的全麵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經濟發展和財力可持續的基礎上。堅持循序漸進,鼓勵因地製宜探索實踐,腳踏實地、久久為功,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始終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用情用心用力守護好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新的奮鬥托起人民“穩穩的幸福”。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就是密切聯係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腐敗和不正之風,與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願望背道而馳,特別是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是群眾的切膚之痛,啃食群眾利益、損害黨的形象、隔斷血肉聯係。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永遠保持趕考的清醒,持之以恒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堅定不移推進全麵從嚴治黨。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正風肅紀反腐的根本政治立場,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就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強化政治監督,緊盯黨中央惠民富民、促進共同富裕政策落實,嚴肅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保障黨的好政策在“最後一公裏”落地見效。堅持執紀執法為民、糾風治亂為民,堅決懲治群眾身邊的“蠅貪”,持續整治教育醫療、養老社保、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全麵從嚴治黨、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堅持係統施治、標本兼治,從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和反複出現的問題入手,深入開展專項治理,讓人民群眾從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中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不斷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踔厲奮發新征程,就一定能不斷取得新勝利、書寫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