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連續110次月報強化震懾效應
發布時間:2022-12-1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瀏覽次數:189   字號:

  11月2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布了2022年10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數據,這是堅持月月公布查處結果的第110個月。110這個數字,體現著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作風建設的決心和意誌,體現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鍥而不舍糾治“四風”的堅韌和執著。這份月報,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感知蕩滌黨內痼疾、掃除作風積弊戰役永不停歇的重要窗口。

  月報伴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見效而生。2013年8月,為了及時準確掌握各地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情況,中央紀委建立月報製度。每月月初,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按規定上報上月查處的問題等相關數據,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統一彙總,經報中央紀委領導同誌批準後,將月報數據對外公布。之後,又將中央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企業等有關情況納入統計範圍,一個相對完備的月報數據報送係統基本形成,起到對內服務決策、督促履責,對外公開信息、強化監督的作用。

  月報統計的主要內容為查處問題數、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人數、黨紀政務處分人數、查處問題類型、各級別幹部被查處人數等項目。截至2022年10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問題76.9萬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09.7萬人,黨紀政務處分69萬人,充分釋放了從嚴查處“四風”問題的強烈信號。從查處的黨員幹部結構看,作風建設在聚焦“關鍵少數”的同時,持續不斷向基層傳導壓力,對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問題露頭就打,向社會釋放越往後盯得越緊、查得越嚴的強烈信號,警示教育廣大黨員幹部以案為鑒、引以為戒。

  連續110個月堅持公布的月報數據見證著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往深裏抓、實裏做。而其統計指標體係的變化,記錄著糾治“四風”在堅持中不斷深化的曆史進程,發揮著“指揮棒”與“風向標”的作用。經過反複調研、征求意見,數據統計指標曆經至少三次調整變化——

  2015年1月,中央紀委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月報統計分類項目進行了調整,增加“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項目,將“公款大吃大喝”變更為“違規公款吃喝”等。這些調整,反映了“四風”突出問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查處重點的變化。

  2018年4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布3月份月報數據時,在“其他”類問題中增加“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問題類型。這與各地糾治“四風”實踐中發現的一些黨員幹部“不吃公款吃老板”等新問題新情況緊密相關,說明紀檢監察機關糾治“四風”問題認識不斷深化、手段日益完善、聚焦日益精準。

  2019年12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統計表,與之前相比有兩個顯著變化:一是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數據,二是對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的數據統計指標進行了優化調整。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敵。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發布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4類突出問題數據,釋放了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鮮明信號。指標體係既點出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突出表現,又提出了精準執紀的要求。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7.9萬個,占查處問題總數近六成,可見工作力度加大,整治效果明顯。同時,堅持“什麼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數據指標順應工作實踐發展,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類型從9大類調整為6大類,更加科學精準,推動整治享樂奢靡問題從麵上遏製進入深層治理。

  麵對新形勢新變化,對作風建設重點焦點著力點適時調整,是紀檢監察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體現。月報既是觀察“四風”的窗口,也是信息交流的平台。通過月報製度實現了雙向互動,一方麵有效引導聚焦執紀重點,層層傳導壓力,督促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切實履行監督責任,緊盯關鍵環節加強監督檢查;另一方麵有利於全麵掌握情況,紀檢監察機關由此準確把握“四風”突出問題,加強對違規違紀問題發生、發現、整治規律的研究分析,改進治理對策,鞏固拓展成果。

  咬定青山不放鬆,留得正氣滿乾坤。堅持每月發布公報,既是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一個重要抓手,也是紀檢監察機關糾治“四風”的有效工作方法。就在這一月一月堅持報,一年接著一年幹中,持續精準糾治“四風”,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一抓到底。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