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p下载ios  > 新聞發布會
圖文實錄


今天下午,梅州市政府將召開2017年市十件民生實事落實情況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上半年十件民生實事進展。

為了科學、準確選好2017年十件民生實事,我市專門委托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開展“2017年梅州市群眾最關注的十件民生實事”調研,該中心出具了數據詳實的調研報告。在此基礎上,自去年11月份開始,市政府正式啟動了2017年十件民生實事謀劃工作。按照覆蓋麵廣、惠及麵大、群眾關注、上下聯動和可操作性強的原則,圍繞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加大扶貧濟困力度、關愛特殊群體、提升醫療衛生保障水平、促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完善城區公共服務設施、促進就業和創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加強環境治理等十個方麵,充分征求全市各界意見,最終確定了40項具體任務。工作任務下達後,各責任部門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各項組織落實工作,牽頭單位認真製訂實施計劃,明確時間節點,落實專人負責;配合單位按照職責分工,積極配合,狠抓落實,目前總體進展比較順利。截至6月30日,2017年市十件民生實事40項具體任務中,已有10項提前完成,占項目總數的25%,剩餘30項正按計劃加緊推進中。

一、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

共有5項具體任務,目前已完成2項

1、“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集中供養水平從每人每月1340元提高到1450元、分散供養水平從每人每月820元提高到880元”,至6月底,全市共有1177名孤兒受益。

2、“城鄉醫療救助住院補助平均標準從每人每年2178元提高到2828元,城鄉低保對象基本醫療救助比例達到80%以上”:至6月底,全市城鄉醫療救助住院補助平均標準為3854元。據統計,2017年全市預計投入醫療救助資金1.7億元,將惠及20多萬困難群眾。

另有3項任務正在推進

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從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20元”:目前,我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已做好資金歸集、係統調試等相關準備工作。我們將按省有關要求,確保在2017年7月底前按照新標準發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並補發2017年1至6月份的調整提高部分,全市約57.5萬城鄉居民將受益。

2、“城鎮、農村低保人均補差水平分別從每月419元、191元提高到457元、206元”:經市政府同意,市民政局於5月份印發了《關於印發2017年梅州市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的通知》(梅州民字〔2017〕42號),公布了《2017年梅州市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確保從2017年1月1日起,城鎮最低低保標準為每人每月580元、農村最低低保標準為每人每月400元;城鎮最低低保月人均補差水平為457元、農村最低低保月人均補差水平為206元。至6月底,梅江區、興寧市、梅縣區、五華縣已達標,其他縣正在加緊推進中。據統計,2017年全市預計投入低保金4.57億元,將惠及困難群眾16.77萬人。

3、“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平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8088元以上,不低於所在縣(市、區)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經市政府同意,市民政局於5月份下發了《關於印發2017年梅州市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的通知》(梅州民字〔2017〕42號),公布了《2017年梅州市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確保從2017年1月1日起,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平均標準提高到8088元/人年以上,不低於所在縣(市、區)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至6月底,梅江區、興寧市、梅縣區、五華縣已達標,其他縣正在加緊推進中。據統計,2017年全市預計投入農村特困人員供養資金1.3億元,將惠及困難群眾1.5萬人。

二、加大扶貧濟困力度

共有2項具體任務,均正在推進中

1、“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每人每學年生活費補助標準提高到小學和初中3000元,高中和中職(含技工)5000元(含國家助學金),高等專科10000元(含國家助學金);免學費補助標準提高到高中2500元、中職(含技工)3500元、高等專科5000元”:目前,符合條件學生的信息資料已核實完畢並報省,待省下達專項資金後,將盡快發放至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銀行卡。

2、“新開工建設3791套(戶)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基本建成2809套(戶);新增發放租賃補貼250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9180戶”:棚戶區改造方麵:因受征地拆遷和天氣等因素影響,此項工作在推進過程中碰到較多困難和問題,進展相對較慢。至6月底,全市新開工1092套(戶)城市棚戶區改造(含貨幣補償541戶),完成率28.81%。基本建成950套(戶)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完成率33.82%,新增發放租賃補貼40戶,完成率16%。下來,我們將搶抓施工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快工作進度,確保按要求完成全年工作任務。農村危房改造方麵:6月初,根據省住建廳、省扶貧辦《關於核查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對象與建檔立卡係統不能匹配名單的通知》(粵建村函〔2017〕1496號),我市住建局、市扶貧局組織各縣(市、區)對建檔立卡係統不能匹配的農戶進行逐戶核實,對不符合2017年改造條件的農戶及時剔除或替換。經彙總,2017年我市農村危房改造計劃數為11502戶,已上報省住建廳,但目前省仍未向各市下達具體任務數。下來,我們將按有關要求認真做好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推進工作,確保按時完成目標任務。

三、關愛特殊群體

共有4項具體任務,目前已完成1項

“支持社區矯正中心規範化建設,對全市社區服刑人員實行教育矯正”項目已完成。至6月底,市司法局和各縣(市、區)共9家社區矯正(指揮)中心均已建成並投入使用。

另有3項任務正在推進中

1、“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從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800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從每人每年1800元提高到2400元”:至6月底,各縣(市、區)已按要求調整新的補貼標準,並實行社會化發放,其中平遠、大埔、豐順、興寧已由按季度發放調整為按月份發放。下來,我市將進一步規範該項補貼發放時間,其他按季度發放的縣(市、區)將逐步調整為按月發放。據統計,至6月底,全市約有9.9萬名殘疾人受益,其中4.22萬名困難殘疾人享受生活補貼,5.68萬名重度殘疾人享受護理補貼。

2、“新建53個和規範運行58個社區殘疾人康園中心”:目前,新建53個社區康園中心任務中,已有5個完成場地建設工作;8個正在建設;剩餘26個已完成選址,準備開工。全市已建58個社區康園中心中,有46個實現規範正常運行。據評估,此項政策的實施,共有近3000名殘疾人受益。

3、“新建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1間、檢測篩查實驗室10間、檢測點100個”: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1間)建設方麵,該實驗室設在梅州市人民醫院。目前,已製定《梅州市人民醫院艾滋病確證實驗室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根據實驗室建設要求,已完成了設計裝修圖稿和4名衛生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正在進行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備案工作。艾滋病檢測篩查實驗室(10間)建設方麵,梅州市中醫醫院、蕉嶺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的艾滋病篩查實驗室已通過評審驗收;平遠縣人民醫院、蕉嶺縣中醫醫院篩查實驗室已完成建設,待市級評審;其餘艾滋病檢測篩查實驗室正在有序推進選址、改建以及儀器設備采購等各項工作。艾滋病檢測點(100個)建設方麵,平遠縣石正鎮、長田鎮和八尺鎮衛生院已完成建設,其餘篩查點預計可在10月底前全麵完成。

四、提升醫療衛生保障水平

共有7項具體任務,已完成4項

“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從8萬元提高到9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從45萬元提高到50萬元”、“職工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報銷比例統一調整為75%,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報銷比例從60%提高到70%,門診特定病種年度支付限額按病種在原限額基礎上提高1000元至6.5萬元不等”、“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普通門診每人每日每次最高支付限額從30元提高到100元,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從150元提高到500元,報銷比例從50%提高到60%”、“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起付標準從1.2萬元降為1萬元,報銷比例統一調整為70%,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從15萬元提高到16萬元;城鄉五保供養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的大病保險起付標準下調至2000元,報銷比例提高到80%,不設年度最高支付限額”。我市人社、財政部門於1月23日聯合下發《關於調整梅州市基本醫療保險相關待遇的通知》(梅市人社〔2017〕11號),調整了上述4項醫療保險待遇,從2017年1月1日起執行,全市約470萬名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受益。

另有3項任務正在推進

1、“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從年人均420元提高到不低於450元”。省財政廳已印發《關於下達省財政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資金的通知》(粵財社〔2017〕105號),我市財政、人社部門已草擬了落實方案,擬對2017年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各級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待市政府作進一步研究審定後將盡快抓好貫徹落實。

2、“規劃擴建梅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梅州市婦女兒童醫院)”:該項目選址定於梅州城區客都大道北邊的政府籌備地,總投資預計4.8億元。目前,項目已立項,可研、環評、節能評估、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報告和項目規劃正在編製中;市相關部門正做好建設用地解押、供地等工作;正在落實建設資金籌措方案,推進項目建築設計招投標前期工作。

3、“升級改造全市2040間村衛生站”:目前,各縣(市、區)的村衛生站建設有序推進中。截至6月30日,全市共有995間村衛生站完成了升級改造任務並投入使用,占全年目標任務的48.6%,其餘1045間衛生站升級改造工作正按計劃推進中。

五、促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

共有3項具體任務,2項已完成

1、“義務教育寄宿製公辦學校公用經費補助從農村擴大到城市,補助標準從每生每年200元提高到250元”,據統計,全市共有34243名學生受益。

2、“農村邊遠學校教師生活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900元”:此項政策已於2017年1月開始正式實施,據統計全市共有27634名教師受益。

另有1項正在推進中

“對城鄉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按小學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標準給予生活費補助”:目前,已完成了2017年春季學期城鄉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的發放工作。據統計,全市共有3321名學生受益。秋季學期的發放工作,將按相關工作要求繼續抓好落實。

六、完善城區公共服務設施

共有7項具體任務,均在推進中

1、“改造城區670個小區供水管網”:至2017年6月,已累計完成城區208個小區的供水管網改造工作,占工作任務總量的31.04%,其餘462個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2、“動工建設梅州城區2所學校”:2所學校分別為梅州市實驗小學和梅江區芹洋學校。梅州市實驗小學:項目選址於梅江區三角鎮上坪安置區旁,總投資9276萬元。目前已完成項目立項、征地、用地規劃許可證、土地使用證辦理和設計、監理招標開標等工作,正在推進修建性規劃調整工作。下一步將推進人防審批、水電報裝等工作。梅江區芹洋學校:項目選址於梅江區芹洋半島安置區側,總投資3.84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2341億元,占總投資的32.14%。已完成工程預設計、設計和勘查招標等工作;學校修詳規已獲批,正在辦理人防繳費工作;7月中旬可完成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初步設計審查所需的材料正在準備中。

3、“動工建設梅州城區2個公共停車場”:2個公共停車場分別為足球文化公園建設工程(一期)地下停車場和劍英湖片區兩館地下停車場。足球文化公園建設工程(一期)地下停車場:項目選址於梅江區文化公園東較場片區,總投資3億元(包括新建體育場館設施及文化公園提升改造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額300萬元,已開展地下室土方開挖,深基坑支護工程土盯牆施工,完成工程總量的1.5%,計劃於11月底前完成地下室停車場主體結構施工。劍英湖片區兩館地下停車場:項目選址於江南新城劍英湖南側,將結合梅州城市館、青少年科技館人防工程建設約1400個車位的地下公共停車場,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包括兩館),目前已完成投資約7000萬元,已完成支護樁工程、土方工程和基礎墊層、塔吊安裝等;完成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10000平方米,完成工程總量的50%;計劃於10月底前完成停車場主體結構施工。

4、“建設新峰橋至205國道30米路”:項目總投資7300萬元,目前已完成立項、測繪等前期工作,正在進行施工圖設計和征地拆遷工作,待征地拆遷工作完成後即可進場施工。

5、“建設華南大道田家炳醫院側、彬芳大道喜多多超市側、嘉應中路學藝路口3個地段人行天橋”:目前,正在辦理立項等前期工作(建設華南大道田家炳醫院側人行天橋受道路路幅規劃調整及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影響,將與華南大道建設同步實施),預計可在12月份正式開工建設。

6、“建設錠子橋至嘉應學院西校門路段16座公交站亭”:目前,正在辦理立項等前期工作,預計可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項目建設工作。

7、“完成100個“文化驛站(台)”建設”:目前,已完成了100個“文化驛站(台)”的建設選址工作,已進入到規劃設計階段。市、縣級財政專項資金已落實到位。

七、促進就業和創業

共有2項具體任務,均在推進中

1、“扶持創業2500人、城鎮就業250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3000人”:我市人社部門一是大力實施有關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政策,采取降低創業門檻和成本、提高和擴大各項扶持創業的補貼標準及對象範圍、提升公共創業服務能力和水平等措施,幫助創業,帶動就業。1-6月,扶持創業1438人,完成年度任務的57.52%。二是通過落實積極就業政策,優化就業服務,加大宣傳力度等措施,統籌推進重點群體就業,促進供需雙方有效對接,幫助城鄉勞動力充分就業。1-6月,城鎮新增就業15935人,完成年度任務的63.7%,新安置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3283人,完成年度任務的57.8%。

2、“補貼參加技能晉升培訓的勞動者1萬人”:我市實施打破省內省外、城鄉戶籍限製,不分戶籍、終身補貼的均等化勞動力技能培訓製度,對符合條件的勞動者實施技能晉升培訓補貼。今年1-6月,全市補貼參加技能晉升培訓的勞動者5265人,完成年度任務的52.65%。

八、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共有4項具體任務,1項已完成

“城鎮獨生子女父母計劃生育獎勵標準從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20元”:該項政策已落實,1-6月累積發放金額約1202萬元,惠及我市城鎮獨生子女父母共17092人。

另有3項任務正在推進

1、“實施266宗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該項目年度總投資為96637萬元,至6月30日累計完成投資40805萬元,占年度投資總額的42.23%。

2、“完成400公裏農村公路路麵硬化改造”:目前,已累計完成145.6公裏路麵硬化改造工程,占年度建設任務的36.4%,完成投資5843萬元。

3、“在全市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今年,我們對全市共117家農貿市場開展了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其中46家為全省2000家農貿市場快檢對象。從2017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全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組織檢測機構共計完成蔬菜、水產品、肉蛋類等食用農產品快檢50822批次,對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及商家,均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九、加強環境治理

共2項具體任務,均在推進中

1、“建設34座汙水處理廠、330公裏汙水管網和1580座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各縣(市、區)正在加快開展項目PPP的各項工作。目前,蕉嶺縣的PPP項目已正式開工,已累計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20%;梅縣區、豐順縣、興寧已完成項目采購工作,正全麵推進項目實施;五華縣鎮村級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鎮級已完成項目采購,村級已基本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製工作;梅江區三鎮四廠已掛網招投標;平遠縣縣城汙水處理廠配套管網續建工程已完成項目立項,鎮級汙水處理設施PPP項目已掛網招標,村級汙水處理基礎設施EOP項目已掛網招投標。大埔縣14個鎮20座汙水處理廠項目已掛網招投標。

2、“農村生活垃圾有效處理率達到90%,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我市住建部門於3月份印發了《梅州市2017年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工作方案》,積極推進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穩步提高。目前,全市農村生活垃圾有效處理率達到90%以上,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十、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共4項具體任務,均在推進中

1、“建設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東山教育基地、梅江河道芹洋半島三處消防取水碼頭”:目前,已完成了消防取水碼頭的選點工作,正委托設計院勘探和設計消防取水碼頭。

2、“實施500公裏縣鄉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目前,項目已完成方案設計評審、施工圖設計批複、工程招投標和施工許可等前期準備工作,將按計劃於7月份正式開工建設。

3、“開展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建立全市地質災害信息係統”:在2016年完成梅江區、梅縣區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工作的基礎上,2017年共安排72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開展興寧市、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和五華縣等6個縣(市)的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工作。截至6月30日,上述6個縣(市)已完成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設計書編製,並經廣東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組織專家評審通過,項目承擔單位正在開展野外地質災害調查工作。據統計,目前已完成51個鄉鎮的野外調查工作,占應完成調查任務的61.5%。

4、“在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新建24個、升級改造44個自動氣象站”:24個新建站點的安裝工作已於5月底完成,目前已進入試運行階段;44個自動氣象站升級改造任務中,至6月底已完成了18個站點的升級改造任務,剩餘站點正按計劃有序推進中。

上半年,我市十件民生實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個別項目因受征地拆遷和天氣等因素影響,工作推進相對滯後。下一步,市政府將以更大的力度督促相關責任單位在認真總結上半年工作的基礎上,查找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製訂並落實更有針對性的工作措施,加強協調,各方聯動,全力加快工作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