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兒童在發燒時,營養物質、必需電解質及水分消耗增多,需要補充能量、彌補消耗,但患兒發熱時消化功能常常減退,表現為不思飲食、消化不良、腹脹、惡心等症狀。因此家長學習掌握正確的飲食方法就非常重要,有助於寶寶盡快退燒、恢複健康! 一、不能吃冷飲 冷飲進食後,發熱的患兒胃腸黏膜及肌肉會迅速緊縮,容易使小兒出現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消化道反應,進一步加重病情。筆者在臨床工作中遇到不少家長喜歡給發燒的小孩吃“西瓜”或“可樂”,誘騙小孩補充水分,也是不靠譜的做法。 二、不要太油膩 寶寶發熱後,消化液分泌會減少,消化酶的活性也會稍有下降,導致消化不良。因此,發熱期間忌油膩食物,例如油炸食品、肥膩肉類、帶油肉湯等,烹飪時也不宜多放食用油。 三、減少甜食 小兒脾胃嬌嫩,過甜食物會引起脾胃生濕、運化受阻而影響食欲、造成厭食、腸胃功能障礙等症狀。 四、減少蛋白質 過多蛋白質食物加重患兒腸胃負擔、還會加重腎髒代謝負擔,對發燒患兒恢複健康不利,包括牛奶、雞蛋之類隻能適量食用,比如一天一次,而蛋白粉之類不建議食用。客家地區老一輩的人尤其喜歡給發燒的小孩吃些高蛋白的“濃肉湯”,此法也不可取。 五、不吃過多寒涼水果 雖然水果水分充足、維生素豐富,但很多水果屬寒涼生冷食品,如果食用量過大,會造成腸胃負擔,對於部分發燒伴咳嗽的患兒,很多寒性水果還會加重咳嗽病情。(鍾喜標 梅州市婦女兒童醫院小兒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