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陸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位於五華循環經濟產業園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點火運行。
五華5年新增10650個學位。圖為縣第一小學一年級課室,坐了45名學生仍顯得寬敞。
河東鎮高車塘村精準扶貧車間。
五華建築企業總部大廈落成啟用。
(以上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五年光陰,彈指一揮間;五年跨越,巨變譜華章。25日,中共五華縣委十三屆十三次全會召開,總結“十三五”期間全縣的發展成果,部署“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
翻閱全會報告,“十三五”期間五華的發展成就令人矚目,從經濟發展、結構優化、條件改善再到城鄉協調發展、改革深化、福祉增進……滿眼都是實打實的成果,令人振奮和鼓舞。展望“十四五”,一份份科學明確的藍圖規劃,一個個清晰篤定的目標,一項項攻堅拔寨的舉措,又令人充滿期待。
回眸奮鬥曆程 見證輝煌成就
過去的五年,五華緊緊圍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23456”思路舉措,爭朝夕、善作為,寫下了漂亮的“答卷”。
尤其是去年,五華克服疫情影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各項事業取得新成效。據統計,去年五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2.96億元、比增2.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55億元、比增5.1%,總量和增速均排在全市第二。縱觀整個“十三五”時期,五華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116.19億元增至162.96億元,年均增長6.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5.6億元增至10.55億元,年均增長13.5%,連續4年排在全市第一。記者梳理全會報告發現,報告全文“增長”“增加”等詞彙出現了24次,全麵反映出五華高質量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係列成績的取得,是五華始終以時不我待、奮勇爭先的拚搏姿態幹事創業的結果。去年底,五華20個項目集中動工竣工,總投資達56.1億元。其中,計劃投資總額5億元的景田集團梅州五華百歲山天然礦泉水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動工,五華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實現當年動工、當年竣工,均跑出了“五華速度”。值得一提的是,景田百歲山礦泉水項目還是五華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建成投產後預計年產值達5億元以上。
打好“三大攻堅戰”,全力推進鄉村振興,五華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人、能脫貧致富”的美好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十三五”期間,五華累計投入產業幫扶資金7.12億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480個,全縣92個省定貧困村和20242戶66561名貧困人口100%達到脫貧退出標準,作為全市脫貧攻堅主戰場的五華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五華還通過大手筆投入,全麵完成各項減排任務,生態環境責任考核均達到“良好”等次以上;同時,通過有力防範化解各類風險,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死亡率比“十二五”末下降66.7%,“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性進展。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在“十三五”發展過程中,五華始終牢牢把握著力點、切實找準突破口,團結帶領全縣幹部群眾闖“深水區”、啃“硬骨頭”,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條件不斷改善、城鄉差距不斷縮小、全麵改革不斷深化、文體旅事業不斷提質……幹群齊心協力,五華蘇區振興發展的步伐愈發堅實。
發展得好不好,群眾的感受最真切。長期以來,教育和醫療都是五華民生領域的最大短板。“十三五”期間,五華投入資金25億多元,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增加學位10650個;投入資金24億多元,全麵改善就醫環境。近年來,五華著眼於補短板惠民生,緊盯民生和社會事業的薄弱環節發力,讓全民共享發展成果,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續奔跑奮鬥 創造更大成績
人勤春來早,奮鬥正當時。全會明確了“十四五”規劃藍圖,給出了清晰的可實現路徑。其中,首提以4個工業園區為主陣地,積極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外溢輻射,實施“強鏈延鏈補鏈工程”,大力開展精準招商,瞄準電子信息、體育用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電子商務、大數據等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文旅體產業,支持建築業、紅木產業做大做強,致力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
五華深刻意識到,要想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落戶進駐、長期紮根,一定要有優質的營商環境。為此,五華提出,“十四五”時期,要繼續對標最高最好最優推進改革,優化亚博网址链接 ,對標“雙區”“雙城”營商環境,全麵落實各項惠企政策,深入開展精準暖企服務行動,打造“母親式”服務企業模式,保障企業家安心發展。
記者日前在梅龍高鐵五華段征地拆遷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房屋拆除清障等工作,切實保障重點項目順利施工。五華作為梅州通往珠三角地區的“門戶”,近年來持續加大資金投入,不斷織密“交通網絡”,高速公路通車密度位居全市第一。多年的發展實踐,五華深諳“大交通支撐大發展,大交通拉動大增長”的至理。站在新起點上,五華提出,要以融入灣區“123”交通圈為目標,把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重大交通項目作為融入“雙區”建設的主抓手和突破口,爭取五華至惠東、五華至東源高速公路和深汕梅延伸線五華段高鐵建設項目納入“十四五”規劃,進一步凸顯五華連接珠三角地區的“門戶”地位。同時,大力推進國省道、快速交通幹線、“四好農村路”提檔升級、暢聯暢通,科學布局各類交通站場節點,以交通優勢贏得發展優勢。
脫貧攻堅已收官,鄉村振興接續幹。全會報告提出,五華將進一步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方麵,要全麵推進擴權強鎮,支持各鎮立足交通區位、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等比較優勢、各揚所長,加快建設美麗城鎮、特色小鎮、專業小鎮,完善各鎮圩鎮公共服務和配套設施,將河東高速公路出入口至河東圩鎮段、橫陂高速公路出入口至橫陂圩鎮段道路納入市政管理。持之以恒開展“126”專項整治,不斷完善城鄉基層治理體係。
要讓居民留在五華、樂在五華,還要辦好利民惠民的民生實事。五華將加大中小學校改擴建力度,不斷增加優質學位和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加大公共衛生投入,完善疾病預防控製體係;全麵落實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提升“粵菜(客家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成效,深入開展以母嬰、居家、養老、醫護服務為重點的家政培訓,打造“五華大嫂”家政服務品牌,進一步創建省級南粵家政產業園等。(撰文:賴 鋒 張炳鋒 郭思敏 攝影:張炳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