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市民紛紛出遊、購物、辦事。我市各公共場所、重點場所在服務好市民需求的基礎上,嚴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促進大眾之“需”與行業之“供”的安全銜接、有效連接,寫好“精準”“科學”“統籌”文章,既守牢疫情防控底線,又保障市民樂享端午佳節。
疫情防控下功夫
休閑娛樂更安心
三天小長假,不少市民扶老攜幼出行,各休閑娛樂場所在疫情防控方麵下足功夫,讓市民遊玩購物更加安心。假期首日,全新升級的嘉印拾光便迎來了客流小高峰。記者在入口處看到,疫情防控宣傳展板放在醒目位置,入園市民遊客需戴口罩、掃描場所碼、測量體溫,園內廣播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知識及溫馨提醒。“我們將原本開放式的園區圍蔽起來,隻保留了兩個出入口,並安排專人做好查驗工作,確保遊客能夠安全、放心、快樂地遊玩。”嘉印拾光負責人徐嘉潞說。
“您好,請掃一下這邊的場所碼,然後測量體溫……”在梅縣區錦發商業廣場和卜蜂蓮花連鎖超市入口處,工作人員向顧客發出“溫馨提示”,並為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做好紙質信息登記,確保整個過程順暢有序。錦發商業廣場運營總監古歡歡告訴記者:“我們製定了疫情防控方案,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統籌防疫工作。工作人員定期做好核酸檢測,環境消殺也有一套規章製度,保障假期商場安全運作。”
旅遊景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也在有條不紊開展。端午假期,雁南飛茶田景區接待了不少外地遊客。“我們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做到‘三個100%’,一是對所有遊客100%測體溫、看健康碼、查行程卡,二是每天對所有場所100%進行消殺,三是所有工作人員100%完成全程疫苗接種、一周兩次核酸檢測,全麵構築疫情防控安全屏障。”雁南飛茶田景區相關負責人王誌成告訴記者。
重點場所措施實
市民需求服務好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逐漸平穩,省內局部出現散發病例可控,日前我市調整醫療機構普通門急診患者48小時核酸檢測證明查驗措施,並有序開放殯葬服務機構現場祭掃活動。為保障廣大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醫療機構、殯葬場所嚴格按照要求,在服務市民需求的基礎上,做好疫情防控,守好節日市場。
在市婦女兒童醫院預檢分診處,患者及陪護人員戴好口罩,保持一米安全社交距離排隊、測量體溫、進行健康申報,掃描場所碼後由醫護人員查驗健康碼、行程卡及詢問流行病學史,所有結果無異常後方能進入。
市婦女兒童醫院入口處,患者及其陪護人員接受預檢分診。(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取消普通患者核酸檢測證明查驗措施後,整個就醫流程順暢了許多。如今我們僅保留一個核酸采樣窗口,服務重點場所一周兩檢人群和其他有核酸檢測需求的市民。”市婦女兒童醫院門診部副護士長張靜說。但是,對於有流行病學史、有新冠肺炎相關症狀、紅碼黃碼的患者,各醫療機構將按照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醫療救治組文件要求,視情況而定將其轉至發熱門診(診室)。
殯葬服務機構采取實名預約、錯時錯峰、分時分批、控製停留時間等方式,開放祭掃活動、做好疫情防控。“市民電話預約時,我們會提醒他們戴好口罩、準備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引導他們使用鮮花祭掃。”市殯儀館業務部部長張經告訴記者,在入口處,工作人員還會仔細詢問市民的旅居史、接觸史,對21天內有境外(不含澳門)旅居史、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區旅居史、“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內、紅碼黃碼等不符合條件的市民,可代其祭掃、以表哀思。(記者劉巧 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