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yabo88 關於印發梅州市深化環境影響評價製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為加強對《梅州市深化環境影響評價製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宣傳解讀,加快促進政策落地生效,現解讀如下:
一、《方案》製定的背景是什麼?
環境影響評價製度是從源頭預防環境汙染及生態破壞,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製度。近年來,我市嚴格按照國家以及廣東省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有關要求,在環境影響評價領域開展了一係列改革,通過實施差別化環境準入、簡政放權、並聯審批、登記表備案等舉措,在服務綠色高質量發展、改善環境質量方麵取得積極成效。
為深入落實國務院和省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部署,切實解決建設項目環評內容繁雜、手續辦理周期長等問題,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更加科學、精準發揮環境影響評價的源頭預防效力,推動我市綠色高質量發展,為落實市委“六爭六補”和“123456”發展思路舉措提供有力支撐,梅州市生態環境局在充分征求各有關部門意見建議的基礎上起草該《方案》。
二、《方案》有哪些主要改革舉措?
《方案》的總體思路是強化宏觀、簡化微觀,構建固定汙染源全鏈條環境管理體係,強化“三線一單”總體空間管控,優化區域規劃環評,簡化具體項目環評,有效銜接環評製度和排汙許可製度。主要有六大改革創新舉措:一是優化區域規劃環評機製。細化工業園區生態環境準入條件和管控要求,每年對區域環境質量進行統一監測和評價,公開共享環境信息,為建設項目環評簡化奠定基礎。二是試行豁免一批建設項目環評手續。三是試行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告知承諾製。四是簡化建設項目環評內容。對符合工業園區規劃環評要求的建設項目,精簡環評編製內容、簡化公眾參與工作、降低環評類別。五是優化環評審批服務。進一步加大服務力度,壓縮審批時限;建立運用上下貫通的環評管理係統,推動信息共享。六是探索推動環評與排汙許可製度融合。試點環評和排汙許可申請統一受理、同步審查,實現“一個項目、一次辦理”。
三、項目環評如何做到科學分類管理?
一是該嚴的嚴,對石化、采掘、冶金、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等生態環境影響大、風險高的項目實施重點管理,嚴格環評要求。二是能免的免,對一大批基本不產生生態環境影響的項目,不再要求納入環評管理。三是試行環評審批告知承諾製,對已開展規劃環評的專業園區內的建設項目,或符合有關情形的建設項目試行告知承諾製。
四、如何將《方案》落實到位?
一是製訂出台環評豁免管理和告知承諾製審批的實施範圍等配套政策。二是加快製定“三線一單”,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係,有效指導環評微觀管理。三是依托國家環評信用平台,建立信用管理製度、黑名單製度,加大環評編製質量抽查複核頻率和懲處力度等,督促建設單位保證環評質量。四是通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排汙許可管理、執法監督、信息化檢測等全流程全環節監管措施,倒逼企業落實環境汙染防治主體責任,確保生態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