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吹響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號角——一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發布時間:2024-07-19  來源:南方日報  瀏覽次數:198   字號:

  7月15日至18日,舉世矚目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再次傳遞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鮮明信號,吹響了新起點上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號角。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麵深化改革,提出了一係列具有原創性、時代性、指導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黨中央明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啟了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改革新進程,許多領域實現曆史性變革、係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全麵深化改革取得曆史性偉大成就。

  曆史的畫卷,在砥礪前行中一路鋪展;時代的華章,在接續奮鬥裏不斷書寫。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重要部署。這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麵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麵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麵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

  學習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要錨定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經濟體製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製度保障。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貫徹堅持黨的全麵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製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麵依法治國、堅持係統觀念等原則。要落實好全會作出的係統部署,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製機製,構建支持全麵創新體製機製,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係,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製機製,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製度體係,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深化文化體製機製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製度體係,深化生態文明體製改革,推進國家安全體係和能力現代化,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全省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對標中央頂層設計,全力做好謀劃和推進廣東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工作。要堅定改革方向,增強改革主動,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充分認識全麵深化改革重大意義和偉大成就,始終堅持黨中央對全麵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牢牢把握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更大力度把廣東全麵深化改革推向深入。要激活改革動力,堅定走在前列,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百千萬工程”實施等重點工作和製約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等,研究推出更多創造型、引領型改革,不斷增強改革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注入強大動力。要弘揚改革精神,狠抓改革落實,讓“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成為廣東繼續前行的強大動力、閃閃發光的時代標識,進一步開創全省改革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充分湧流的生動局麵。

  奮進新征程,改革再揚帆!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凝心聚力、奮發進取,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在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為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