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中國紀檢監察雜誌社論:領導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
發布時間:2024-06-0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瀏覽次數:153   字號:

  在幹部幹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建立健全長效機製,推動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增強政治能力、提高工作水平。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學細悟增強政治能力的內涵意蘊和實踐要求,切實擔負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真正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也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政治優勢。領導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少數”,在實際工作中能否找準“著力點”、 錨定“突破點”、打通“聯結點”,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黑天鵝”“灰犀牛”事件,穩步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都是檢驗政治能力的試金石。置身民族複興的關鍵一程,推進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形勢與任務迫切要求領導幹部填知識空白、補素質短板、強能力弱項,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政治能力過硬,才能在大是大非麵前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政治定力,才能透過紛繁複雜的表麵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的內在規律。領導幹部以高度政治自覺提高站位、立足全局,觀察分析形勢注重把握政治因素,籌劃推動工作注重落實政治要求,處理解決問題注重防範政治風險,就能帶領所領導的地方、部門、單位在各項工作中保持正確政治方向,貫徹黨的大政方針,做到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

  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麵、防範政治風險的能力。提高政治能力,首要是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製度。這就要求領導幹部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善謀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把貫徹黨中央精神體現到謀劃重大戰略、製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務、推進重大工作的實踐中去。應該看到,把握方向不是一時的而是持續的,不是一處的而是全域的,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確保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

  提高政治能力,關鍵在於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提升政治判斷力是旗幟鮮明講政治的首要條件,要求拿起政治“望遠鏡”“顯微鏡”宏觀把控、微觀觀察,從一般事務中發現政治問題,從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中發現政治端倪,從盤根錯節的矛盾關係中把握政治邏輯。提升政治領悟力,要求對黨中央精神深入學習、融會貫通,始終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麼、強調什麼,善於從政治角度把握黨中央決策部署的用意和要求。政治執行力是落腳點,是幹部政治能力的直接體現和最終檢驗,關鍵在於知責於心、擔責於身、履責於行,保證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政治上的主動是最有利的主動,提高政治“三力”是領導幹部的必修課、常修課,唯有堅持從政治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方能煉就一雙政治慧眼,使自身政治能力逐漸成熟。

  政治能力不是與生俱來、一勞永逸的,需要躬身實踐、久久為功。政治上的堅定源於理論上的清醒,提升政治能力的過程就是理論武裝不斷強化的過程,要在深化、內化、轉化上持續用力,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提高政治能力必須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懷有敬畏之心,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兩個維護”體現在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行動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上。火熱的實踐是提升政治能力最好的課堂。越是風急浪高、急難險重,對政治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政治淬煉也就越有效。領導幹部提升政治能力,就要勇於挑最重的擔子、涉最險的灘塗、啃最硬的骨頭,團結帶領幹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滿腔熱忱地投入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來,把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