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劉躍進(副部長級)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此前幾天,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李吉平,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副書記、總經理李勇,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顯剛等中管幹部被通報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不到一周時間內連打四“虎”,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麵從嚴治黨,持續發力、縱深推進反腐敗鬥爭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意誌,釋放了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永遠吹衝鋒號的強烈信號。
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鬥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黨的十八大後,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大刀闊斧、披荊斬棘推進反腐敗鬥爭,黨的十九大後一刻不停、堅定穩妥,黨的二十大後持續發力、縱深推進,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不斷鞏固深化。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保持戰略定力,強化反腐敗高壓態勢。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收信訪舉報345.2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173.3萬件,立案62.6萬件、其中立案中管幹部87人,處分61萬人、其中處分省部級幹部49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對象,緊盯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麵鞏固來之不易的壓倒性勝利。
新時代反腐敗鬥爭取得重大成就,但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在年初召開的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對反腐敗鬥爭的新情況新動向要有清醒認識,對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要有清醒認識”,強調“反腐敗絕對不能回頭、不能鬆懈、不能慈悲”。當前,腐敗存量尚未徹底清除,腐敗增量仍在發生,表現形形色色。團團夥夥、拉幫結派危害政治安全,套取政策紅利妨礙大政方針落實,政商結成利益集團形成區域腐敗,腐敗隱形變異、手段翻新升級,等等。要深刻認識腐敗問題的政治危害,深刻認識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堅決克服麻痹大意、鬆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防止畢其功於一役的思想,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把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
始終保持零容忍震懾不變、高壓懲治力量常在,懲治這一手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要堅持態度不變、力度不減、重心不偏,繼續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對象、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把嚴懲政商勾連的腐敗作為攻堅戰重中之重,堅決防止利益集團、權勢團體向政治領域滲透。深化整治金融、國企、能源、煙草、醫藥、基建工程和招投標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堅持向基層延伸,懲治“蠅貪蟻腐”,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持續開展“天網行動”,加大追逃追贓力度,集中整治跨境腐敗問題。堅定反腐不回頭、高壓反腐不鬆懈、鐵麵反腐不慈悲,以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的實際行動保持“懲”的力度、鞏固“嚴”的氛圍。
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斷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腐敗滋生有著曆史、文化、經濟、社會、製度、生態等多方麵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鬥爭是一場總體戰、攻堅戰、持久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征程反腐敗鬥爭,必須在鏟除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上持續發力、縱深推進。三次全會對“突出鏟除土壤條件深化反腐敗鬥爭”作出具體部署。要強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常態化做好查辦案件“後半篇文章”,推動重點領域體製機製改革,加快推動新興領域治理機製建設。強化正反兩方麵教育,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營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風尚。強化受賄行賄一起查,縱深推進鏟除“圍獵”這個政治生態汙染源。強化完善反腐敗工具箱,縱深推進反腐敗能力建設。堅持一體推進“三不腐”,深化標本兼治、係統施治,不斷拓展反腐敗鬥爭深度廣度,對症下藥、精準施治、多措並舉,讓反複發作的老問題逐漸減少,讓新出現的問題難以蔓延,推動防範和治理腐敗問題常態化、長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