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著力構建促進紀法貫通、法法銜接的製度機製,構建了日常溝通協調工作機製,切實提高職務犯罪案件辦理的質量和效率。圖為近日,南寧市紀委監委幹部與南寧市人民檢察院幹部召開論證會,就某職務犯罪案件中的法律適用問題進行商討。關鈴 攝
紀檢監察機關在內部順暢實現紀法貫通,在外部與司法機關和執法部門有效實現法法銜接,是深化紀檢監察體製改革、推進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正規化的現實需要,是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係、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十九屆中央紀委曆次全會工作報告都針對紀法貫通、法法銜接反複強調、明確要求。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嚴格按照要求,在工作中堅持執紀執法貫通融合,做到貫通規紀法、銜接紀法罪,不斷推動製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紀法貫通、法法銜接首要在於實現理念、思維的轉變與融通
紀法貫通、法法銜接體現了推進國家監察體製改革的時代要求,具有明顯的政治特征、法治特征和時代特征。這種貫通和銜接不是簡單的紀律與法律的對接,也不是監察法與刑法、刑事訴訟法的簡單銜接,其最核心、最深層次的要求在於理念、思維的轉變與融通。要從根本上認識到,黨紀國法都是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基本依據,本質上目標一致、功能相同、優勢互補。落實到具體工作中,紀委監委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履行雙重職責,必須把執紀與執法統一起來,同向發力、精準發力,促進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有機統一,推動反腐敗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正規化。
對於理念和思維上的轉變與融通,重慶市北碚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陳麗君深有感觸。近日,由該區紀委監委移送審查起訴的水土街道和澤家園社區黨委原書記田某某涉嫌貪汙罪一案,經北碚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並作出判決,一審判處田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監察機關移送的田某某涉嫌貪汙犯罪的事實與判決書中認定的一致,監察機關收集固定的證據被全部予以采信。
在該案辦理過程中,田某某2011年收受他人合計15萬元好處費的問題已過追訴時效無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但北碚區紀委監委堅持紀嚴於法,對該事實首先從紀律的角度進行分析和評價,案件審理室在與審查調查組溝通過程中,提醒審查調查人員注意紀法貫通、法法銜接工作中的規範性要求,根據違反廉潔紀律有關條款的構成要件,對照相關證據指引收集固定證據,做到應紀則紀、應法則法,準確運用審查調查措施,對該15萬元違紀所得予以收繳,對田某某涉嫌貪汙罪依法移送審查起訴,並隨案移送涉嫌犯罪所得47萬餘元。
“該案的成功辦理得益於審查調查組和審理部門堅持了紀法貫通、法法銜接的執紀執法理念。”陳麗君說,為貫通用好紀法“兩把尺子”,實現紀法雙施雙守,北碚區紀委監委對田某某違反廉潔紀律問題與涉嫌貪汙犯罪問題先行作出黨紀處分,再依法移送審查起訴,既維護了紀律的嚴肅性,又精準執行了法律,做到不枉不縱,切實履行紀檢監察雙重職責,把製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日益健全完善的製度機製為有效貫通銜接夯實基礎
近日,國家監察委員會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研究起草的《關於辦理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瀆職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意見》正式印發施行。該《意見》將推動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在辦理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瀆職犯罪案件中準確適用法律、統一執法司法標準,互相配合、有效銜接。
自國家監察體製改革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高度重視紀法貫通、法法銜接工作,類似上述《意見》的配套製度緊鑼密鼓出台、完善,為紀法貫通、法法銜接夯實了基礎:《國家監察委員會管轄規定(試行)》,明確了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管轄分工和協調等事項,為監察機關履行好職責提供了堅實的製度保障;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第四章中對涉嫌違法犯罪黨員的紀律處分作出規定,以設定專門條款的方式實現黨紀與國法的有效銜接;《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監察機關監督執法工作規定》,為促進執紀執法貫通、有效銜接司法提供重要製度保障;《關於加強和完善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製的意見(試行)》,在管轄、證據、留置與刑事強製措施、移送起訴、審查起訴等方麵進一步規範法法銜接關係,促進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執法部門在辦理職務犯罪案件中的互相配合、互相製約;《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實施條例》更是將紀委監委合署辦公體製寫入國家法律規範,並就實現紀法貫通、法法銜接提出明確要求,為將“合署辦公”製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促進在黨的領導下集中決策、一體運行的體製機製更加完善。
針對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各地紀委監委也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在紀法貫通和法法銜接製度方麵進行重點探索,為開展執紀執法工作提供製度遵循。
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著力構建促進紀法貫通、法法銜接的製度機製,聯合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等部門先後出台《移送職務犯罪案件工作流程》《職務犯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後跟蹤工作試行辦法》《職務犯罪案件涉案財物移送處置辦法(試行)》等一係列製度,構建了日常溝通協調工作機製,通過個案溝通、專家谘詢會等方式召開案件研討會近30次,將職務犯罪案件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在移送審查起訴之前,切實提高了職務犯罪案件辦理的質量和效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在對全區處置問題線索的來源進行數據分析後,發現審計部門移送的問題線索比重較小,與審計監督發現問題的能力不相匹配。為進一步促進紀檢監察監督與審計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提升監督的協同性和有效性,自治區紀委監委與自治區審計廳聯合印發《自治區紀檢監察機關與審計機關協作配合工作辦法(試行)》,重點明確加強信息互通、線索移送、重要事項辦理等工作。同時明確紀檢監察機關案件監督管理部門和審計機關綜合管理部門分別負責有關協作配合工作。
前不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州審計局根據《自治區紀檢監察機關與審計機關協作配合工作辦法(試行)》,向巴州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移送了巴州一名領導幹部任職期間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審計報告,將發現的虛增采購支出、私設“小金庫”等4條可能存在的違紀問題線索錄入案管係統。同日,州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將該問題線索轉第二監督檢查室與前期巡察反映的該領導幹部有關問題線索合並辦理。最終,經審查調查,對其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處理。
日益完善的製度體係對於構建相互協調、相互製約,紀法順暢貫通、法法有序銜接的工作機製提供了有效支撐,確保紀檢監察各項工作在規範化、法治化、正規化軌道上運行。
健全統一決策、一體運行的執紀執法工作機製
製度嚴密了,流程明確了,實際工作中怎樣處理紀檢監察機關內部以及與司法機關、執法機關之間的關係,才能實現紀法貫通、法法銜接的要求,才能達到力量整合和工作效能最大化?
紀法貫通,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在執行黨紀和執行法律之間實現有機、順暢的連接和溝通,在內部建立統一決策、一體化運行的執紀執法權力運行機製,實現執紀審查和依法調查有序對接、相互貫通,使執紀執法同向發力、精準發力。
法法銜接,主要是指在監察法與刑法、刑事訴訟法等法律之間,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執法機關之間,實現在法治理念、法治原則、工作職責、案件管轄、權限措施、工作程序、證據要求、處置政策以及反腐敗國際合作等各方麵的順暢銜接。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紀委監委辦理的該區某鎮原征地拆遷負責人違紀違法案,就生動展示了紀檢監察機關內部以及與司法機關之間順暢的貫通、銜接關係。
該案的被審查調查人在初始階段不配合審查調查工作,口供反複,多次與相關人員進行串供、偽造證據,對抗組織審查調查。為了有效推進案件查辦,奉化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部門提前介入,與審查調查人員多次商討並充分論證,就紀、法、罪三者的界限認定、證據補全及條文適用,督促補充完善,通過審理部門和審查調查部門的高效協作,減少審查調查過程的反複環節,保證案件質量。
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前,由於本案事實複雜、法律關係眾多,該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商請檢察機關等反腐敗協調小組成員部門進行集體會商,按照刑事審判標準對該案涉及的法律適用和證據采信等事宜,對被審查調查人可能涉及的貪汙賄賂、失職瀆職等多項罪名充分征求意見。最後該區監委以涉嫌貪汙、受賄和濫用職權犯罪將該案移送審查起訴,檢察機關以移送的罪名提起公訴,其後,法院判決內容與區監委調查審理認定的罪名、金額均一致。
“平時辦理案件時,我們非常注重與審查調查人員的內部溝通,也會加強與公安、檢察院、法院等反腐敗協調小組成員單位的經常性工作聯係,這對準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法規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奉化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在內部實現執紀執法貫通,在外部實現有效銜接司法,規範執紀執法權,進一步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真正把製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在執紀執法活動中把握紀、法、罪的不同證據標準
紀檢監察機關執紀執法工作一體決策、一體運行,必然要求在執紀執法活動中在證據方麵也貫通運用。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第五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紀檢監察機關應當對涉嫌違紀或者違法、犯罪案件嚴格依規依紀依法審核把關,提出紀律處理或者處分的意見,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程序合規。”可見,“紀、法、罪”三類案件收集、固定、審查、運用證據的總體要求基本一致,證明標準都是“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同時,由於三類案件的規範依據、適用對象、辦案模式、處置後果和程序要求等方麵均存在差異,所以在具體證據標準上應存在梯度或層次差異。
“三類案件中,職務犯罪案件應堅持最嚴格的證據標準,應與刑事審判關於證據的要求和標準相一致,盡可能調取外圍證據並進行延伸取證,避免出現訴訟風險;職務違法和違紀案件的證據標準相對沒有職務犯罪案件嚴格,一般不需要對細枝末節進行延伸取證,但要確保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福建省廈門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幹部陳國樹說,作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案件審理室審理工作聯係點之一,廈門市紀委監委在工作中實事求是把握三類案件差異化證據標準,把適用紀律和適用法律貫通起來,嚴格依規依紀依法調查取證,確保案件質量。
比如,該市某國有企業總經理楊某受賄案中,楊某利用職務便利為張某在工程承攬中提供幫助,並於2017年底的一天晚上在家中收受張某送予的20萬元,當時楊某之妻葉某在場。針對該起事實,紀檢監察機關調取了楊某的訊問筆錄,張某、葉某的詢問筆錄。經查,楊某、張某所說的收錢事由、時間、地點、錢款包裝等細節能相互印證,在場人葉某的證言也印證楊某的收錢行為。此外,紀檢監察機關還進行了延伸取證,調取了張某的銀行取款記錄,證實行賄款的來源,並對楊某收取受賄款後的消費行為進行核實,查清贓款去向。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達到職務犯罪案件“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據標準。
在廈門市查處的另一起案件中,則體現了辦案人員對職務違法案件“清晰且令人信服”證據標準的把握。案件當事人吳某(非黨員)因接受可能影響公正行使公權力的宴請而職務違法。2016年9月,吳某作為該市某區城管部門負責人,接受與城管部門有業務往來的私企老板洪某宴請,席間還有吳某一名居住在本地的親戚王某和三名外地來的朋友陪同。調查中,吳某的交代、洪某的證言在接受宴請的事由、時間、地點等方麵均能互相印證並能排除正常禮尚往來。此外,調查部門還調取了王某的證言以及洪某的消費記錄予以印證,並調取相關書證證實洪某係吳某的管理服務對象。“據此,綜合全案證據,所認定的事實已達到職務違法案件的證據標準‘清晰且令人信服’,不需要再向吳某的三個外地朋友取證。”陳國樹說。
當前,對於“紀、法、罪”三類案件差異化的證據標準體係的探索和實踐正在進行中,紀檢監察機關在個案中正確把握三類案件的證據標準和取證要求,既要圍繞不同行為構成,客觀全麵收集證據證明案件事實,又要防止不計成本搞過度取證,如此才能真正把執紀執法貫通起來,實現適用紀律和適用法律、執紀和執法的有機融合。
◎法規製度鏈接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三十三條 黨員依法受到刑事責任追究的,黨組織應當根據司法機關的生效判決、裁定、決定及其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是公職人員的由監察機關給予相應政務處分。
黨員依法受到政務處分、行政處罰,應當追究黨紀責任的,黨組織可以根據生效的政務處分、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經核實後依照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
黨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企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社會組織的規章製度受到其他紀律處分,應當追究黨紀責任的,黨組織在對有關方麵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進行核實後,依照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
黨組織作出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決定後,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等依法改變原生效判決、裁定、決定等,對原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決定產生影響的,黨組織應當根據改變後的生效判決、裁定、決定等重新作出相應處理。
●《監察機關監督執法工作規定》
《規定》落實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互相製約要求,明確互涉案件的管轄原則,以及與檢察機關在案件移送銜接、提前介入、退回補充調查等方麵的協作機製;強化法治思維,在措施使用、證據標準上主動對接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製度改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實施條例》
第八條 監察機關辦理職務犯罪案件,應當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互相配合、互相製約,在案件管轄、證據審查、案件移送、涉案財物處置等方麵加強溝通協調,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的退回補充調查、排除非法證據、調取同步錄音錄像、要求調查人員出庭等意見依法辦理。
第五十一條 公職人員既涉嫌貪汙賄賂、失職瀆職等嚴重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又涉嫌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等機關管轄的犯罪,依法由監察機關為主調查的,應當由監察機關和其他機關分別依職權立案,監察機關承擔組織協調職責,協調調查和偵查工作進度、重要調查和偵查措施使用等重要事項。
●《國家監察委員會管轄規定(試行)》
第十一條 國家監察委員會負責調查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涉嫌貪汙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費國家資財等職務犯罪案件。
第十九條 公職人員既涉嫌嚴重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又涉嫌其他違法犯罪的案件,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機關協商解決管轄問題,一般應當由國家監察委員會為主調查,其他機關予以配合。
●《關於辦理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瀆職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意見》
《意見》緊貼監察執法和刑事司法工作實際,重點解決實踐中反映突出、爭議較大的法律適用問題,將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製度、促進治理相互貫通,對促進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在辦理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瀆職犯罪案件中準確適用法律、統一執法司法標準,互相配合、有效銜接具有重要意義。
●《關於加強和完善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製的意見(試行)》
《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將法法銜接工作放到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局中謀劃,聚焦國家監察體製改革後的新情況新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措施,進一步規範法法銜接關係,對於促進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執法部門在辦理職務犯罪案件中的互相配合、互相製約,健全銜接順暢、權威高效的工作機製,推動職務犯罪案件辦理工作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