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廣安觀潮 | 堅決杜絕裝樣子搞花架子盲目鋪攤子
發布時間:2022-02-1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瀏覽次數:449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從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抓起,樹立正確政績觀,尊重客觀實際和群眾需求,強化係統思維和科學謀劃,多做為民造福的實事好事,杜絕裝樣子、搞花架子、盲目鋪攤子。這就要求領導幹部真正悟透黨中央大政方針,始終牢記“國之大者”,自覺站在黨和人民事業的高度、站在群眾立場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政績觀是領導幹部德才素質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的具體體現。如果對政績問題認識不科學,實踐中就必然會出現偏差,甚至與組織要求、群眾期待背道而馳。比如,有的黨員幹部熱衷於作秀裝樣子,隻“打雷”、不“下雨”或者“雨點很小”,浮在表麵,不真幹事、不幹實事;有的愛搞花架子,虛頭巴腦,工作重包裝不重實效、重宣傳不重實績、求麵子不求“裏子”,對實際問題避而不管;有的盲目鋪攤子,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高指標,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比如貴州省獨山縣負債400億卻花費2億元建“天下第一水司樓”,湖北荊州花費1.7億多元打造巨型關公雕像又花費1.5億元搬移……這些做法的本質是求虛名,更有甚者,背後還隱藏著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問題。

  黨員幹部的政績觀正確與否,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大局,還會影響地方或部門的政治生態。俗話說,紙糊的凳子不中用,表麵上熱熱鬧鬧、風風光光,卻不能解決現實問題,甚至還會起反作用。錯誤的政績觀誘發幹部懶政思想和投機心理,助長黨內和社會上的弄虛作假和浮誇之風,挫傷真抓實幹者的積極性。不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必然引起群眾反感,損害黨群、幹群關係,損害黨和政府形象,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更嚴重者,信息失真、決策失誤,造成人、財、物和寶貴時間的浪費,嚴重影響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績觀是麵鏡子,映照出領導幹部的責任心與擔當意識。各級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不搞脫離實際的盲目攀比,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勇於擔當,真正做到對曆史和人民負責。各級黨組織要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嚴格把好政治關、廉潔關、形象關,決不能讓政治上、廉潔上有問題的人蒙混過關、投機得逞,堅決防止和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把好幹部選出來、用起來,促進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要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係,關注貼近老百姓的“微建設”“微服務”,更加科學地評價幹部政績,促進幹部更好擔當作為。

  紀檢監察機關要胸懷“國之大者”,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強化政治監督、日常監督,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嚴肅查處不作為、亂作為問題,以強有力監督保障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