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跨越時空的民主生活會
發布時間:2021-05-28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781   字號:

5月25日,初夏的山城,小雨微涼。重慶市渝中區紀檢監察幹部來到中共重慶地方工作委員會舊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古樸莊嚴的三層小樓裏,陳列著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張毛筆書寫、但因年代久遠字跡模糊的民主生活會記錄複印照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有關係者做一公開的批評,以便消除你們的誤會。”大家圍在一起努力辨認著,試圖從照片上的文字了解背後的故事。

“這份民主生活會記錄,是迄今所見到的時間最早、內容最為詳細的、最原汁原味的黨內民主生活會記錄。”講解員的介紹,帶領大家一起回到革命年代。

1925年12月,黨中央收到在重慶的中共黨員楊洵寫的一封信,反映重慶黨團組織負責人的問題:團體個人化、革命學潮化等。黨中央非常重視,了解相關情況後,讓重慶黨團組織負責人楊闇公、童庸生召開會議來澄清事實,消除誤會。

1926年4月15日,重慶黨團幹部,包括互相有矛盾的童庸生、楊洵共10人召開了一個解決自身問題的會。

會上,楊洵和童庸生分別陳述事由。楊洵從與童庸生的隔閡說起,曆數童庸生的種種不是,稱“今夜所有的話都挑出來了”。童庸生針對楊洵的10條意見,逐條陳述相關情況,仍然表現出對楊洵的不滿和批評。

兩人各執一端,相持不下。楊闇公要求參加會議的同誌就兩人的陳述發表意見。與會人員紛紛發言,如劉成輝從黨員所需要具備的素質出發,對童庸生、楊洵作出批評;程秉淵從組織原則的角度,批評童庸生“有左傾幼稚病”;批評楊洵“以至於生出許多誤會來,全是不明了團體和個人關係而發生的”。由於批評入情入理,二人均表示接受。

熱辣的批評,讓前來參觀的黨員幹部感觸良多。“在建黨初期,革命先烈就能很好地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不僅對下級敢用,對同級特別是對上級也敢用,這種直言敢諫的精神值得學習。”渝中區紀檢監察幹部崔江飛說。

“時隔95年,今天重讀這份民主生活會記錄,仍能感受其中振聾發聵、直抵心靈的力量。”渝中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王勇強說,這次民主生活會放在今天仍然是經典範本。會議從黨中央對解決重慶組織內部矛盾有明確的指示,到會中程序規範、發言充分、尊重事實,主持公正嚴明,總結一針見血,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紀律教育課。

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增強黨組織戰鬥力、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有效武器。經過此次批評會,四川黨團組織更加團結、更富戰鬥力。1926年9月,中共中央對中共重慶地方執行委員會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表示“川省現時是最好工作之地,四川工作同誌其刻苦奮鬥的精神,更有為別省所不及者”。而童、楊二人也在會議後化解了矛盾。

“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幹部,將以史為鑒,從革命先烈身上汲取寶貴經驗。紀檢監察機關要履行好監督責任,監督黨組織和‘一把手’開展好經常性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讓班子成員真正紅臉出汗。”王勇強說,與此同時,將把監督探頭延伸至黨內政治生活的方方麵麵,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成效,不斷優化政治生態。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