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4月7日,浙江省淳安縣臨岐鎮紀檢監察幹部在仰韓村廉政文化公園開展流動接訪,收集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線索。毛勇鋒 攝
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指出,加強上級紀委監委對下級紀委監委的領導,指導地方豐富完善監督向基層延伸有效途徑。各地紀檢監察機關聚焦基層小微權力運行重點領域,通過深入推進基層紀檢監察體製改革和基層基礎工作規範化製度化建設,配齊配強基層監督力量,讓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有力促進基層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建設。
配齊配強基層力量,推進動態全程監督
小微權力點多麵廣,做好對基層小微權力的監督,需要一支強有力的監督隊伍。
浙江省龍港市是全國首個“鎮改市”,全市不設鄉鎮和街道這一層級,由市直管社區。該市充分發揮“一竿子插到底”的天然優勢,探索扁平化治理模式,不斷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今年3月,該市在所轄102個社區組建了26個聯合黨委,並相應設立26個社區聯勤工作站,建立自上而下、一貫到底的職責體係。
麵對無鄉鎮紀委的情況,龍港市紀委監委精準破題,在全市26個社區聯勤工作站設立紀檢監察工作協作組,作為市紀委監委的聯絡機構,指導社區開展全麵從嚴治黨工作。同時,在社區一級設立監察工作聯絡站,發揮“前哨探頭”作用,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通過構建模塊化監督網格,形成上下銜接、內外聯動、全麵覆蓋的工作格局。
群眾上門反映廉情信息,監察工作聯絡站通過基層治理陽光監督平台上報,市紀委監委開展核查後反饋……社區監察工作聯絡站建立以來,全市共報送各類問題信息200餘條,其中轉問題線索20餘條,及時糾正廉政風險點120餘個。市紀委監委“一竿子插到底”,以清廉社區建設為有力抓手,實現對社區的全覆蓋、高效能監督。
針對社區監督組織普遍存在的“不會監督”現象,龍港市紀委監委按照“一事一流程一圖表”的要求,逐一製定操作流程圖,清晰明了地展示了“五議兩公開”、工程項目、村級“三資”等監督流程,社區監督組織隻要“按圖操作”,就能高質量開展監督工作。此外,該市紀委監委專門開發了基層公權力監督平台,對社務決策、三資管理、工程建設等情況進行實時監督。通過這一監督“神器”,能夠自動生成監督對象的“政治畫像”,第一時間對問題社區發出風險預警,推動社區監督從側重事後查處轉向動態全程監督。
龍港市的做法不是個例,今年以來,各地紛紛結合當地實際,深化基層紀檢監察體製機製改革,配齊配強基層監督力量,加強規範化製度化建設。
近段時間,吉林省集安市村(社區)“兩委”通過換屆選舉產生了村(社區)黨組織紀檢委員,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村(社區)黨組織紀檢委員同時兼任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
今年以來,集安市結合村(社區)“兩委”換屆以及推進村(社區)監察工作聯絡站全覆蓋有關工作部署,全麵推行村(社區)黨組織紀檢委員、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村(社區)監察工作聯絡站站長“三員合一”。
此前集安市紀委監委針對新形勢下如何減少農村廉政風險隱患開展了一次專題調研。調研組分析基層組織形勢變化出現的村賬村管、公章管用不分離等風險隱患,提出了在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中配齊配強基層監督力量的建議。
“‘三員合一’保證了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村(社區)監察工作聯絡站站長能夠以黨組織紀檢委員身份,全過程參與村(居)務事務研究決策及日常管理,將知情權、建議權與監督權在第一時間統籌運用到位。
通過信息化多元化手段,將紀委專責監督和群眾監督貫通銜接
“4萬元租金已經收到,問題整改到位。”近日,西濱鎮海濱社區紀檢委員小許向鎮紀委反饋上一期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整改情況。此次農村集體資產專項監督檢查中,聯合監督組發現一集體土地租金逾期未繳,向所在社區發出問題整改建議。經過催繳,款項當月就到賬了。
作為一個隻有3個村(社區)、人口不足1700人的“袖珍鎮”,福建省晉江市西濱鎮采取“小鎮一盤棋”思路,由鎮紀委牽頭點題,設置每月一期監督主題,鎮紀檢人員、村級紀檢委員和村務監督委員會人員組成聯合監督組共同答題,每期統一時間對轄區3個村(社區)開展專項監督檢查。
“點題監督化解不願監督,聯合監督破解不敢監督,為打通監督執紀最後一公裏提供了有效路徑。”西濱鎮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每期主題監督之前,該鎮紀委還會為聯合監督組列明監督重點並進行基礎知識培訓,實行“掛圖作戰”,解決“不會監督”問題。
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監督能力不足、方法途徑單一等問題改進方法,通過信息化多元化手段,將紀委專責監督和群眾監督貫通銜接,讓監督機製高效運轉,方法便捷靈活。
“三迸橋村公路修建工程已完成,建設費用包含物料費、人工費、運輸費等,總計人民幣873642.36元。”掃碼進入寧波市奉化區江口街道村級“雲監督”平台,工程建設的進度、費用支出一目了然。
前段時間,奉化區江口街道三迸橋村內,不少村民聚在村委會門口,對村裏剛修建的公路建設經費熱議不斷。村民們有的說修路花費了幾百萬,有的說要上千萬,一時間謠言四起。在街道監察辦幹部的引導下,村民們登錄村級“雲監督”平台,發現公路建設的每一筆費用都清楚明白地公布在上麵。一時間,村民心頭的疑問都消散了。
去年以來,江口街道創新工作思路,積極借助互聯網技術,創新打造村級“雲監督”平台,實現了監督執紀精準化、信息化、無間隙、全覆蓋,著力破解村級監督難題,為村級監督提供智慧指引,切實打通村級監察監督“最後一公裏”。
今年以來,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紀委監委成立民生項目群眾監督員隊伍,在用好群眾監督“第一棒”的基礎上,建立“發現問題、交辦問題、推動整改、回訪評價”的閉環監督機製,把紀委專責監督同群眾監督的廣大力量貫通起來,推動解決重大民生問題20餘件。
“我們發現韓陳社區農房改善項目部分樓棟使用自拌砂漿砌築基礎牆體,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3月25日,群眾監督員朱延慶對照監督清單對韓陳社區農房改善項目進行現場檢查後,第一時間將發現的問題反饋至屬地監察員辦公室。接到反饋後,第一監察員辦公室迅速安排專人進行實地核查,並督促主管部門整改。
“原來用自拌砂漿砌築的基礎牆體已經被扒掉,現在工地上使用的都是預拌砂漿……”此時距離接到朱延慶的反饋問題電話僅僅過去5天,“閉環監督”成效初顯。
讓微權力運行見光,政策落實不走樣
“鄺某家明明沒有空心房,公開手冊上怎麼說他老婆和兒媳得到了空心房補助款……”
“老祥頭家沒有種紅薯,這裏卻寫他家種紅薯得了產業獎補資金600元……”
當一份項目資金公開手冊被分發到江西省尋烏縣菖蒲鄉銅鑼村村民手中時,一時引發了全村熱議。村民們你一句我一句對村裏的大事“過篩”,自發地當起了監督員。
以前,村務公開的工作由村裏負責,其公開的方式、內容的詳略和時間的長短都由村裏操作,難免出現“猶抱琵琶半遮麵”的問題,製約了群眾的監督興趣和參與度。該縣紀委監委針對這種現象,對症下藥,靶向治療,緊扣當時民生領域易發多發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督促縣相關部門,以村為單位,按年度梳理,把群眾關注度高、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扶貧政策、扶貧工程項目概況及實施情況、產業獎補發放、低保補助、貧困對象等17類內容印製到“公開手冊”中,由扶貧幫扶幹部逐戶發放,把原始“賬本”交給群眾,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扶貧監督。
自推行“公開手冊”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共收到群眾對照手冊發現的問題線索183件,占全部扶貧領域信訪舉報件的58.3%。
“群眾是分布最廣、根基最深的監督力量,發放公開手冊就是將監督的‘探照燈’交給了群眾,讓基層微權力運行時時見光,政策落實樣樣過關。”尋烏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管住小微權力,是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嚴查嚴懲“蠅貪”的同時,首先要堵塞漏洞、源頭治理,規範小微權力運行。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結合當地實際,圍繞涉及群眾利益公共事務、公共資源的管理,分級分類定權力、定流程、定責任、定公開方式,讓基層幹部照單用權、群眾照單辦事。
“鄉村旅遊發展項目是否要公開招標?”“村內拆遷戶的補償款什麼時候發放?”“進村道路是用水泥澆築還是瀝青澆築?”……日前,在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蕭王廟街道青雲村,一場“村民議事廳”現場會正在火熱舉行。
青雲村堅持把民主議事作為廉潔辦事的基礎,將村級監察工作聯絡站的監督參與延伸至村日常工作中,既加強對村級民主議事過程的監督,又使其成為疏通民意民願、暢通村民參與村事管理的重要渠道。
為給下一次村民議事廳交流會做好充分準備,青雲村監察工作聯絡站站長孫芳龍前不久在街道監察辦的指導下,帶著聯絡站成員開展上門走訪,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其間,有不少村民反映,“村裏務工派工經常是同一批人,村幹部做順水人情”。
針對群眾關注度高、反映集中,且事關集體利益,不加規範容易產生優親厚友、亂支濫報的問題,孫芳龍在彙總梳理意見後,第一時間將問題反饋至村“兩委”。隨後,由村監察工作聯絡站同誌、村“兩委”幹部、村民代表、黨員代表組成的村民議事廳成員經過充分醞釀討論,重新梳理規範了村務工派工管理辦法。
村民議事廳製度,就是要推動村級監察工作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化。孫芳龍表示,“村民議事廳製度讓村幹部更了解老百姓關心關注什麼、需要村幹部監督完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