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實之又實 兜牢民生底線
發布時間:2020-07-14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瀏覽次數:768   字號:

河南省滎陽市紀委監委緊盯惠民資金落實情況開展監督,堅決查處虛報冒領、克扣拖欠補助資金等行為。圖為近日,該市紀檢監察幹部在農戶家了解補助資金撥付情況。宋誌遠 攝


為減輕疫情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從中央到地方推出了一係列有力措施,加大對低收入群體和困難群體基本生活的保障力度。這些政策能否落到實處,直接關乎能否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任務、關乎能否防止因疫、因災致貧或返貧。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基本民生保障開展監督,堅持問題導向、科學統籌,提高監督質效,為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堅持問題導向,因時因勢調整監督重點


民生工作麵廣量大,任何一件小事乘以14億人口都是一項巨大挑戰。因此抓落實、謀發展、促民生,必須找準政策發力點、提高治理精準度,這就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推動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職責,因時因勢調整監督措施和重點,靠前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督促全麵解決好同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就業、社保、醫療等問題。


就業關乎國計民生,更關乎千家萬戶,特別是對相對貧困群眾來說,待業失業無疑增加了致貧的風險。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防止促就業政策“空轉”措施虛化作為重點監督內容。


“疫情之下就業難,半年多找不到工作,這次終於有著落了!”這段時間,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鎮新民村居民趙軍華來到了新單位上班,這讓快50歲的他臉上堆滿了幸福的笑容,這份工作關乎他整個家庭的生計。


6月以來,上海市奉賢區全麵鋪開“就業券”促就業工作。這是奉賢區為落實“六穩”“六保”要求,打好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戰而采取的創新舉措,政府以券為載體,通過補貼獎勵企業用工的形式,為零就業家庭、就業困難人員、低收入家庭、應屆大學生和退役軍人5類重點人群搭建就業通道。


如何讓這項穩就業、保就業的措施精準落地,確保“就業券”幫助更多群眾就業?奉賢區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監督保障作用,跟進監督,關口前移,全程督促相關機構履行主體責任、主動積極作為;同時,延伸監督觸角,加強銜接,指導派駐紀檢監察組和街鎮紀檢監察組織加強監督,保障“就業券”工作精準落到實處。保就業,前提是保企業,為此,奉賢區紀委監委在加強日常監督的基礎上,協同區委巡察辦對政府部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展開專項巡察,對企業補貼政策落實不到位,職能服務意識有差距等問題要求立行立改;協同職能部門,組織行政審批、行政執法專項檢查,突出企業辦理流程手續,關注行政執法機關在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製等執法過程中為企服務是否公正合理,是否存在亂作為、慢作為、不作為,堅決查處相關違紀違法行為,不斷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六穩”“六保”強化政治監督,突出教育醫療、居民就業、食品藥品安全、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督促職能部門把民生工作落到實處,讓老百姓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督促解決社保費階段性減免、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就業補貼及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應發盡發、應保盡保等落實不到位問題”“督促解決對孤寡老人、困境兒童、重病重殘人員等特困群體的兜底保障,以及因疫情影響生活困難群眾的救助幫扶措施落實不到位問題”……近日,圍繞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湖南省寧鄉市紀委監委印發關於聚焦基本民生保障開展監督的工作方案,為精準監督劃出“藍圖”。


寧鄉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為維護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提供堅強保障。


堅持科學統籌,提高監督精準性、係統性、協同性


統籌聯動、整合各方力量開展專項監督,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基本民生保障開展監督的通常做法。專項監督針對一時一地一域帶有普遍性的突出問題定向治理,需要各級一致行動,也需要各方一體推動。解決影響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的突出問題,必須把專項監督作為重要抓手,充分調動各責任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在關鍵領域、重點問題上取得突破、見到實效。


整合監督力量,有利於各個擊破,達到“小切口”解決“大問題”的效果。緊盯基本民生保障開展專項監督,是雲南省石屏縣紀委監委連日來重點推進的工作之一。據了解,專項監督實行分層監督模式,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牽頭統籌,派駐縣民政局紀檢監察組具體負責,各鄉鎮紀委共同協作,對縣民政局發放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補助資金全麵摸底。據了解,目前,專項監督檢查組已抽查9個鄉鎮,實地抽查建檔立卡低保戶120餘戶,電話抽查60餘戶,在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的同時,督促縣、鄉兩級主責單位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整改,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我們圍繞社會救助資金的申請、審批、發放、使用等環節,進行精準監督,嚴懲對困難群眾幫扶救助資金動心眼、伸黑手、貪汙侵占、截留挪用、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問題。”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專項監督點多線長、牽扯麵廣,要抓係統、更要係統抓。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係統縱向聯動和部門橫向鏈接,保持牽頭單位與協助單位的溝通、職能部門與地方單位的連線,推動係統監管抓日常、係統檢查找問題、係統整改促長效,確保專項監督有力有效。


“民生無小事。作為紀檢監察機關,我們在監督的精準性、係統性、協同性上下功夫,做到黨中央工作部署到哪裏,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裏。”北京市通州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鄭宇表示,立足通州實際,通州區紀檢監察組織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不斷深化專項監督,整合各方力量,統籌推進“12345”市民服務熱線辦理、低收入農戶和低收入村增收、困難群眾社會救助等工作,以有力監督強保障促落實。


吉林省集安市紀委監委圍繞民生需求,聚焦監督首責,進一步整合、統籌、優化各方監督力量,切實做到增強監督合力、提高監督水平、突出監督質效,推動開展基層民生領域監督更加聚焦、更見精準、更為有力。集安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於學波介紹,市紀委監委針對基層基本民生保障工作“戰線”較長、涉及麵廣等特點,堅持打好監督“組合拳”,健全完善了黨風政風監督室牽頭,7個紀檢監察室分工聯係8個派駐紀檢監察組、15個鄉鎮(街道)紀(工)委、派出鄉鎮(街道)監察員辦公室聯合監督辦案的分工聯係工作機製,確保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貫通協同,使監督和辦案合力優勢互補,合力攻堅。與此同時,織密基層“監督網”,發揮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職能作用,聯合審計、財政、人社、農業農村、民政等職能部門開展察訪和靠前監督,使監督觸角延伸到最基層,確保看住管好群眾身邊的“小微權力”。


“深化專項監督,要注重以小專項帶動大專項,從小問題反觀大問題,用傾向性透視普遍性,深入分析不同領域、係統問題存在和發生的規律,通過領辦、交辦、督辦、核辦解決單個問題,對準反饋台賬推動整改一批問題。必須務求專項監督實效,既要防止急於求成、盲目推進,還要防止脫離實際、層層加碼,更要防止打著創新的旗號,幹一些看上去很美的麵子活。”於學波說。


堅持底線思維,確保民生保障兜底政策執行不打折


人口眾多,城鄉和區域發展差距較大是我國的實際,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是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重要內容。這就要求堅持底線思維,著力解決好民生領域存在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充分發揮民生保障製度的兜底性作用,保護因重大災害、重大不可抗力產生的脆弱人群,救助困難群眾。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加強日常監督基礎上,重點圍繞民生保障兜底製度執行情況開展監督,確保製度不打折扣、政策落地落細。


社會救助是民生保障的兜底措施,是兜住貧困群眾不“往下掉”的一張網。麵對疫情衝擊,必須緊盯惠民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確保困難群眾不“因疫掉隊”。確保兜底到位,關鍵在壓實職能部門主體責任。陝西省興平市紀委監委駐民政局紀檢監察組列出監督清單,深入一線督查涉及民生兜底政策落實作風問題。該市紀委監委駐民政局紀檢監察組負責人表示,在監督過程中,圍繞低保是否及時足額發放、特困供養政策是否嚴格落實、臨時救助審批是否合理合規、殘疾人生活補貼和護理費是否發放、全國“三留守”係統留守兒童登記是否有遺漏、愛心超市積分卡發放貧困戶是否達到比例等六個基本民生保障落實情況,通過入戶察訪、查看資料等方式,跟進監督,壓實主體責任,確保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加強對民生資金監管,是避免保障困難群眾資金被騙取、冒領、盤剝克扣、截留挪用等現象發生的關鍵手段。江蘇省常熟市紀委監委立足職能定位,聚焦惠民扶貧領域,依托信息化手段實施精準再監督,落實好特殊困難群體兜底保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市紀委監委依托“陽光扶貧”監管係統,錄入在冊扶貧救助對象2239戶,整合各部門扶貧專項資金共17條資金線,精準繪出扶貧幫困“資金流向圖”,定位每一筆錢的去向,實現扶貧資金使用、項目運行全過程監管。每季度督查領導幹部幫扶走訪情況,將幫扶走訪工作納入績效考核,對走訪率低、信息采集不完整的單位予以扣分警示。依托監察員辦公室和鄉鎮紀委,加大對幫扶資金落實情況核實力度。提檔升級農村集體資金監管,所有到戶涉農資金、補助資金發放全部納入監管係統,實現申請、審核、支付全過程監控。


確保民生保障兜底政策執行到位,必須深入一線,靠前監督。社會救助金有沒有發放到位?新增待產待業群眾是否有符合進入低收入人群數據庫的?隨著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成效,近日,帶著這些問題,北京市通州區紀委監委第八聯合派駐紀檢監察組走入區民政局困難群眾救助中心,開展專項監督檢查。


據了解,為做好社會救助對象監控工作,區民政局困難群眾救助中心推出精準救助社工與村(居)委會家庭救助顧問聯合線上辦公模式。通過簡化救助申請程序,高效便捷為困難群眾及時辦理業務,解燃眉之急。今年1至6月,共辦理城鄉低保137戶257人,向特困、低保對象發放臨時性生活補貼和電價補貼共計370.68萬元。


“我們組的監督部門集中在民生領域,包括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單位,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強化監督保障。截至目前,我們組共開展相關監督檢查12次,發現問題2個,已全部整改到位,我們繼續堅持‘四不兩直’深入街鄉、村居,實地看、查、訪,切實保護好群眾利益。”通州區紀委監委第八聯合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劉豐說。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