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把執紀執法權力關進製度籠子
發布時間:2019-03-0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瀏覽次數:1125   字號:

2018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以下簡稱《規則》),並發出通知,要求各級紀委監委抓好《規則》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隨後召開的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進一步強調,各級紀委監委要嚴格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把執紀執法權力關進製度籠子。

令出,唯行而不返。一段時間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迅速行動,將學習宣傳貫徹《規則》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研究貫徹落實舉措,著力把製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學深悟透,深刻理解《規則》的精髓要義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識是行動的動力。《規則》出台之後,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學”字當頭,確保第一時間學懂弄通、學以致用。

以上率下,帶頭開展學習。領導幹部作為關鍵少數,要先學一步、帶頭落實,形成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學的良好氛圍。湖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傅奎作出批示,要求省紀委監委專題向省委提出學習貫徹落實《規則》的建議,堅持全省學習貫徹工作一盤棋推進。山東省青州市紀委書記親自領學《規則》;江西省寧都縣每周由委領導主持召開“清風講壇”,通過授課培訓使《規則》入腦入心。

創新方式方法,調動學習主動性。廣西、吉林、天津等地紀委監委采取專題培訓的形式,掀起學習宣傳熱潮。江西省鉛山縣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工作中遇到的疑惑展開熱烈討論;安徽省太和縣要求委機關、各部室負責人在每周一工作例會上輪流發言,交流學習心得。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平台因快捷、便利的優勢也成為廣大紀檢監察幹部學習的載體。浙江省嵊泗縣依托微信群開展“微測試”競答,抓實《規則》內容學習;雲南省嵩明縣通過“嵩清澤明”微信公眾平台宣傳《規則》,擴大覆蓋麵,深化拓展群眾監督、媒體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

組織宣講,做好宣傳解讀。作為紀檢監察幹部,不僅要自己學懂弄通,還要幫助廣大幹部群眾理解《規則》,為進一步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營造氛圍、夯實基礎。“通過豐富各種形式,向基層黨員幹部群眾宣講《規則》,既幫助基層黨員學習掌握,又讓老百姓知曉,便於群眾監督。”福建省柘榮縣紀委常委阮海燕說。該縣組織的“小板凳”宣講隊借助快板、評話等形式,在社區活動中心、廣場以及文化“三下鄉”中開展宣講5場次,吸引380多名群眾駐足旁聽。

結合實際,落細落實配套措施

《規則》作為監督執紀工作的基本遵循,不可能窮盡所有細節,需要有配套製度作為支撐。為更好貫徹執行《規則》,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結合當地實際,細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流程、堅決抓好落實。

結合地方實際,製訂實施細則。《規則》第七十四條明確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可以根據本規則,結合工作實際,製定實施細則。”河南、雲南、廣西、吉林等地紀委監委已成立專門起草組,著手起草實施細則。《規則》把精準有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列為監督執紀工作應當遵循的原則,安徽省巢湖市以此為依據製定印發《關於貫通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實施意見(試行)》,確保“四種形態”的精準運用。

“過去,我們自收信訪件的報送時限為一周,時限過寬對信訪件的集中管理造成了諸多不便。《規則》出台後,我們根據《規則》中‘紀檢監察機關應當加強對問題線索的集中管理、分類處置、定期清理’的要求,對《基層紀檢監察組織信訪舉報工作規程》進行了再次修訂,把‘一周內書麵報送’縮減到‘三日內書麵報告’,有效加強了信訪舉報的集中管理程度。”浙江省安吉縣紀委信訪室主任姚斌深有感觸地說。

排查風險隱患,完善工作流程。各省市縣紀檢監察機關根據監督執紀對象和具體情況不同,因地製宜,緊盯監督執紀工作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點和薄弱環節,規範程序,形成有效約束。廣西、新疆兵團、重慶紀委監委,駐公安部紀檢組等完善《規則》相關配套操作流程,搭建起互相協調又互相製約的製度體係,讓執紀執法貫通更順暢、更高效。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紀委監委圍繞信訪辦理、線索處置、談話函詢、初步核實、審查調查、案件審理等六個重點環節,繪製七張工作規則流程圖,每張流程圖按業務流程關係采取模塊化結構進行串聯。從信訪受理到案件審理,七張流程圖在信訪閉環和案件閉環內按照模塊化組織,依據業務流程串並聯起來,環環相扣。相應的責任部門實施全程跟蹤和監督管理,確保每項工作在設定的時限內辦結。“這七張流程圖,對各項工作流程給出標準答案,克服了我們過去經驗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做法。並且還能從中查到信息采集、時間成本控製等資料的翔實數據,使監督執紀工作更加高效便捷了。”該區紀委監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道。

強化日常監督,提高監督實效性。《規則》專設“監督檢查”一章,明確了監督重點和要求,強化了對黨員幹部以及監察對象依法履職和行使權力情況的日常監督。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也首次把“做實做細監督職責,著力在日常監督、長期監督上探索創新、實現突破”單列為一項工作任務。貫徹落實《規則》和全會精神,各級紀委監委在做深做細日常監督上下功夫,更加紮實、精準、有效地謀劃工作。雲南對行業性的典型案件加強分析研判,摸清該行業的各種“潛規則”和案件的形成規律,為行業主管部門整治行業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提供意見建議。福建省廈門市探索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強化動態監測、實時預警,實現快捷、準確、高效監督。

強化監督管理,堅決防止“燈下黑”

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規則》專設“監督管理”一章,強調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自身建設。認真學習和嚴格執行《規則》,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不斷加強內部監督,自覺接受黨內監督、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紀律要求自己。

健全內控機製,紮緊製度籠子。福建、遼寧、河南、湖北等地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刀刃向內,釋放出從嚴內控的強烈信號。湖南在短時間內陸續修訂或起草了《湖南省紀委省監委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措施使用規範》《湖南省紀委省監委立案相關工作程序規定(試行)》等一係列配套製度,對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的工作流程、文書模板統一規範,有效強化內部製約監督;山東省淄博市研究製定《關於紀檢監察幹部問題線索調查處理的暫行規定》,嚴格各環節報批程序,尤其注意規範回避、保密等細節,進一步細化“打掃庭院、清理門戶”的具體辦法;北京市豐台區對80種常用文書進行重新梳理調整,進一步提高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水平。

自覺接受各方監督,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河南、貴州、福建、吉林等地紀委監委把監督的“手電筒”對準自己照,在權力行使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約束上嚴之又嚴。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向社會公布《鄂爾多斯市紀檢監察幹部行為規範“十四條”》,既為紀檢監察幹部劃出勤廉界線,更讓社會廣大群眾參與監督。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整合廣播電視、報紙雜誌、互聯網、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台,向社會主動通報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宣傳報道經驗做法、失職失責問責情況等信息,提高紀檢監察工作的透明度。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