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基層風采
利劍出鞘正風紀 激濁揚清聚民心——梅江區高質量推進巡察全覆蓋
發布時間:2020-12-07  來源:梅州市紀委監委  瀏覽次數:939   字號:

       巡察工作是黨內監督的重要舉措,是新時期全麵從嚴治黨的利劍。梅江區自2017年開展巡察工作以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巡視巡察工作重要論述,嚴格落實上級關於巡視巡察工作的決策部署,全麵貫徹“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工作方針,聚焦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及黨組織軟弱渙散、組織力欠缺等問題,對各級黨組織深入開展“政治體檢”,推動全麵從嚴治黨直抵“神經末梢”。


       從嚴治黨重基層  狠抓整改見實效


       穿過華南大道,記者來到位於金城花園附近的三角鎮上坪安置區。一座座高聳的住宅樓拔地而起,寬敞的道路四通八達,小區花園裏,孩子們奔跑嬉笑,老人們圍坐閑聊,這樣和諧的景象,對於許多村民來說,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多年前,上坪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梁義章在當地把持基層政權,為非作歹,欺壓、殘害群眾,非法斂財,嚴重危害經濟、社會生活秩序。上坪村也因此變得社會風氣不正、“三資”管理混亂、人居環境“髒亂差”,成為名副其實的軟弱渙散村。而對於梁義章及其團夥的所作所為,當地群眾敢怒不敢言,若有村民表示不滿,則往往會遭受報複。


       2018年3月,梅州率先在全省探索開展對村巡察。在省紀委監委的重視支持下,在省委第九巡視組的協調指導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一舉鏟除了盤踞江南新城一帶10多年,以梁義章為首的涉案金額達1.9億元的黑社會性質犯罪團夥。同年,上坪村由區、鎮黨委書記掛點,區政協副主席作為第一書記,區委政法委作為幫扶單位,村黨支部升格為黨委,選舉產生了新的村“兩委”班子。


       築好了新的基層“堡壘”,上坪村也得以實現從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的落後村到優秀村的“逆襲”,在解決突出問題、基層組織建設、民生實事、鄉村振興等方麵成效顯著。上坪村新“兩委”幹部經常走村入戶深入群眾,帶領黨員幹部和村民共同努力,村裏修建了生活垃圾池,打通了斷頭路,加裝了太陽能路燈,解決了困擾村民多年的出行難題,人居環境煥然一新。此外,上坪村還將約亭頂母親堂建成黨小組的活動陣地,通過開展黨建活動,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過去,村民們避而遠之的村委會,如今,則圍滿了人。“我這是要在哪簽名?”“你在這旁邊簽名了就可以,剩下的我幫你辦理。”村委會工作人員給每一位前來辦理業務的村民細心講解。現今的上坪村已經從黑惡勢力橫行走向了村民自治,從黑老大說了算變成了百姓當家做主。對於這一變化,上坪村村民丘叔感慨道:“村裏的黨組織回來了!巡察工作真正為上坪村的老百姓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上坪村的蝶變是梅江區高度重視巡察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梅江區建立了“區委書記點人點事、分管區領導約談、限時整改評估、動態回訪督查”整改機製,推動巡察反饋的問題完成整改1727個,整改率99.7%,健全完善區鎮村三級管理製度286項。在推進後續問題整改中,區委狠抓責任落實,區鎮村三級同向發力,重點解決了個別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組幹部服務意識差、違法違規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使得“問題”村實現了從少數人獨斷專行到民主決策,從“三資”混亂到民主管理,從暗箱操作到民主監督,從民怨堆積到幹群融洽的變化,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熱情愈發高漲,重新聚集了民心。同時,梅江區也通過巡察嚴厲打擊了黑惡勢力和“保護傘”,夯實了黨的執政根基。


       解決民眾揪心事  提高巡察公信力


       城北鎮幹才村位於206國道側,過去,因村裏常住人口多為老弱婦孺,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2005年,為了增加村民收入,促進村經濟快速發展,幹才村引進了企業在村裏開辦了占地10多畝的鴻興石場。本以為石場能為村民帶來收入,但誰也沒想到,發展到最後,石場已嚴重影響村民的生活。


       “當時石場每年都有補貼錢給我們。”“一開始還好,後麵開采的石頭越來越多,汙染情況就變嚴重了,連河水都是黃的。”……說起鴻興石場,幹才村的村民都很是感慨。今年78歲的李伯告訴記者,他家距石場約500米,以前家裏連窗戶都不敢開。“一摸窗戶,全是塵灰,就連屋外種的菜、果樹都蒙上了厚厚的塵,全都不會生長。”據李伯描述,石場不僅揚塵情況嚴重,而且隻要機器一啟動,聲音大到連房頂的瓦片都會被震碎落地。鴻興石場造成的河流汙染、空氣汙染、作業擾民等問題日漸突出,村民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都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直到2018年8月,巡察組進駐城北鎮幹才村開展巡察時,不斷接到群眾來電來信來訪反映鴻興石場粉塵汙染問題,引起了巡察組的重視。巡察組立馬組織人員到現場察看、走訪了解並向城北鎮黨委反饋。


       城北鎮黨委高度重視此事,第一時間組織三個責任方進行溝通協調,決定對村民被損毀的果樹、墳墓按照征地標準予以補償;對堵塞的河道及時疏通清理;安裝除塵設備,定期組織檢查。2019年5月,困擾了幹才村多年的鴻興石場被責令關停,“好空氣、好水質都回來了!感謝黨委政府!”村民們也切實感受到了巡察帶來的成效。


       這樣的事例在梅江區巡察工作中並不是個案,自巡察工作開展以來,梅江區把致力於解決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關心事”的工作方針深深植根在思想中,也體現在具體行動中。梅江區通過巡察解決的民生實事已有32件,如10多年未開通的三角鎮楓林路、新峰路至205國道的“生命通道”成斷頭路等困擾群眾多年的“痛點”“堵點”問題,都通過巡察得到了徹底解決,區委巡察始終堅持政治巡察定位,聚焦基層所盼抓治理,著力發現和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重點關注對貪汙挪用集體資金、扶貧領域雁過拔毛、優親厚友等嚴重違紀問題。今年6月,區委第六輪巡察進駐三角鎮黨委,進駐不久,便接到群眾舉報司法所副所長徐某某違法違紀問題,巡察組迅速將線索移交區紀委監委快查快辦。目前,徐某某受到開除黨籍、政務撤職處分,涉嫌犯罪問題已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此舉獲得當地群眾的高度好評,充分彰顯了巡察工作威懾力和公信力。 


       鍛造好巡察鐵軍  “對症治療”顯本事


       截至目前,梅江區共開展了7輪常規巡察、6輪縣級交叉巡察、4輪對村巡察、2輪專項巡察,對7個鎮(街)和46個區直單位黨組織以及126個村級黨組織開展巡察,共發現“三大問題”2472個,移送線索140條,立案24宗,黨紀政務處分20人,移送司法機關3人。常規巡察覆蓋率達91.4%,對村巡察完成全覆蓋……這樣一組數據,充分體現了巡察利劍的震懾、遏製、治本作用。


       巡察成效彰顯,離不開一群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敢於擔當的巡察“鐵軍”的努力。梅江區是如何鍛造出一支讓黨放心、讓人民群眾信賴的新時代巡察“鐵軍”?區委巡察辦主任葉錦科表示,加強巡察幹部全員培訓強素質,完善巡察工作流程嚴規範,推進巡察與紀檢監察協作配合促合力,完善區委巡察工作規則強建設,推動巡察整改和成果運用促發展,缺一不可。


       “我們今年還試行了區委巡察組巡察質量的考核機製,對區委固定巡察組在每個考評周期內的紀律作風、執行力進行評分和排名,評分低於標準分的,將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這對提高巡察組的工作質量、規範巡察人員工作作風有很大作用。”葉錦科告訴記者,梅江區通過不斷規範和完善製度,加大探索創新力度,強化巡察隊伍配備,有力破解了巡察工作中常見的難題,讓巡察利劍在磨礪中更顯鋒芒。今年,麵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梅江區及時調整巡察計劃,采取“常規巡察+對村巡察+巡察整改‘回頭看’+縣級交叉巡察”的方式開展巡察,有效提高了巡察效率。


       如果把巡察工作看作是“政治體檢”的話,那麼巡察整改工作就可以看作是“對症治療”和“鞏固療效”。目前,梅江區正切實做好巡察“後半篇文章”,抓實抓細巡察整改,深化巡察成果運用,堅持標本兼治,做到成果鞏固到位。“如果沒有整改,那麼巡察的意義就不存在了,所以我們抓整改的力度也很大,對整改不力、敷衍應付和虛假整改的單位,一律曝光、嚴肅問責。”葉錦科介紹,巡察開展以來,梅江區共發出整改督查通報3次,對整改不力的單位直接點名;對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的2名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對落實整改不力的,黨內警告1人,誡勉談話4人。


       在抓好整改工作的同時,梅江區還全麵梳理巡察發現的共性問題和典型問題,先後發出4次通報,推動各級黨組織開展自查自糾,讓被通報典型問題的黨組織感受巡察“辣味”,讓暫未接受巡察的黨組織引以為戒,做到“未巡先改”,放大巡察效應。


       “下來,我們將加大巡察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指導力度,強化巡察隊伍建設,加大督查督辦和問責力度,及時完善巡察製度,督促相關職能部門發揮好職能作用。通過巡察工作讓老百姓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得到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推動梅江區政治經濟社會發展邁向更高的台階。”葉錦科說。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