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廉政教育 >> 案例警示
拆除一堵圍牆 打開群眾心結
發布時間:2022-04-01  來源:《黨風》雜誌   瀏覽次數:1749   字號:

  “以後我接孫子的時候可以坐在凳子上歇一下,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站到腿疼了!坐在這裏,鳥語花香,環境真的太好了!”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金沙社區居民黃阿姨坐在新建的花壇座椅上高興地說。

  近日,坑梓街道金沙社區大院前後圍牆已全部拆除,原址上鋪設了三條便民走廊與諸多綠化景觀,並安裝了長條凳座椅22張、提供座位60餘個,原先封閉管理的工作站大院被打造成麵向市民開放共享的“社區公園”。這是坪山區坑梓街道紀工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一個縮影。

  此前,坪山區坑梓街道紀工委在實地調研時發現,該街道金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院子僅有一個狹窄的步行入口,居民進入黨群服務中心、社區公共文化站、圖書室等公共服務場所十分不便,且附近金田學校在上下學時常有大量人員在此聚集,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坑梓街道紀工委推動街道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金沙社區開展了無圍牆社區建設,拆除社區圍牆,打造“一站式”黨群服務中心,推動社區工作作風轉變,密切幹群關係。坑梓街道紀工委和金沙社區紀委多次到現場督促檢查,加強協調溝通,確保無圍牆社區建設順利完成。

  “拆除社區圍牆,不僅增加了公共服務場所的開放性,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及社區公共服務空間,更有效緩解家長接送小孩停滯等待造成的道路擁擠問題,提高了公共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坑梓街道紀工委相關負責人說。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坑梓街道紀工委定期走訪社區群眾,收集群眾意見,關注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做實做細“關鍵小事”。拆除圍牆看似簡單,實則是打通了幹群之間的“隔心牆”,破除了社區與居民之間的屏障,拉近了距離,推動了社區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和好評。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