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廉政教育 >> 案例警示
一場警示會讓“消失”的物資回來了
發布時間:2022-04-01  來源:《黨風》雜誌   瀏覽次數:1605   字號:

  “你好,同誌,我有問題要反映。”2021年12月,一場警示教育會後不久,李某心神不定地敲響了廣州市白雲區黃石街紀工委辦公室的門,紀檢監察幹部意識到其中或許有什麼線索,便邀其坐下來慢慢說。

  原來,李某是黃石街道工作人員。此前,他利用職位便利,曾把平時工作中“節省”下來的環衛掃把等物資,通過“退回”給供貨商的方式進行“變現”,並準備將“賣”物資的錢在年底與工人聚餐使用。“我擔心會查到我頭上來,所以想把錢退了。”李某忐忑地說道。

  了解事情緣由後,紀檢監察幹部第一時間聯合該街監察站工作人員通過實地走訪、約談等方式,對涉案單位近年來物資用品購銷合同、財務憑證及工作人員名單等進行審核,果然發現一批掃把“不翼而飛”。問題查實後,街道紀工委要求監察站工作人員立即聯係供貨商,追回李某私自轉賣的物資用品,並對李某進行深刻的批評教育,共挽回經濟損失近萬元。針對涉案單位存在的財務製度不完善、管理製度不規範等問題,紀檢監察機關也提出了整改建議。

  “這批物資雖小,但量變會引起質變,我們要從小事抓起,以防‘小問題’變成‘大腐敗’。”黃石街一名紀檢監察幹部說。一直以來,該街紀工委將持續深化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整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每月召開一次紀律教育會,引導公職人員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李某主動投案、積極配合審查調查就是受到了警示教育震懾。2021年下半年,黃石街紀工委圍繞某街道基層工作人員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先後組織街道擁有“小微權力”的工作人員召開了兩場警示教育會,深刻剖析案件原因,督促與會人員吸取教訓。最後這一聲“警鍾”恰好敲進了李某的心裏。

  “把錢退回去了,我幹活都更有精神了,我一定會吸取教訓,做好本職工作。”李某感慨道。截至目前,包括李某在內,該街道共促使2名工作人員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交代違規違紀問題情況,收繳違規所得資金數萬元。

  下一步,白雲區黃石街紀工委將繼續緊盯重點領域環節,從業務線口資金使用、設備維護管養、小微工程建設等小切口入手,加強對全街公職人員履行職責、落實製度機製、規範用權等情況的動態監測,堅持不懈把全麵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向基層延伸。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