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梅州開新局

蕉嶺“廣州小鎮”建設按下“快進鍵”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9-08 09:45:05

  蕉嶺“廣州小鎮”效果圖

  

  9月3日15時許,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蕉嶺“廣州小鎮”一期項目首棟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標誌著廣州支援梅州蕉嶺災後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項目快速推進的背後,是項目設計單位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省建院”)與各建設單位團隊齊力攻堅、分秒必爭的“極限衝刺”。

  自7月初“廣州小鎮”項目建設啟動以來,省建院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統籌指導下,勇於承擔蕉城鎮地塊一期的設計重任,成立援建蕉嶺“廣州小鎮”項目設計指揮部(以下簡稱“設計指揮部”),組建由省工程勘察設計師團隊領銜的百餘名“鐵軍”隊伍,投身“百日會戰”,傾力繪就廣梅幫扶協作示範工程藍圖。

  百餘名設計專家

  日夜奮戰拿出設計方案

  連夜部署、全院動員、落實任務……按照“蕉城所需、建院所能”,省建院發出緊急“出征令”,從粵建五院、粵建三院、工程技術創新研究院、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院、工程建設谘詢管理院、景觀環藝院、審圖中心等十餘個二級院中精挑130餘名“精兵強將”,覆蓋規劃、建築、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智能化、市政、園林、幕牆、造價等全專業領域,做到設計圖“全鏈條協同推進”,確保“民生項目與時間賽跑”。

  臨時道路鋪設完成、大型機械陸續進場、建築工人加緊集結、圖紙設計全速發力……“民生為大,不容絲毫懈怠;應急工程,不容任何失誤。開工即決戰,起步即衝刺,須爭分奪秒設計,時間節點要精確到小時。”省建院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設計指揮部執行指揮長陳朝陽與團隊這樣共勉。

  鏖戰三天三夜,完成整體規劃設計初稿;攻克用地規劃標高與現狀標高的銜接難點,立即轉戰征地紅線動態調整的設計攻堅戰;從方案確定到完成規劃報建僅用時2天……對於每一個設計環節,省建院設計團隊都快馬加鞭、頂格推進,一個個設計思路形成了一摞摞方案可行的圖紙。

  “時間是一點一點搶來的。”粵建五院副院長、設計指揮部現場指揮長向前介紹,為提升設計效率,核心團隊入駐工地附近賓館集中辦公,邊設計、邊討論,根據現場反饋信息,徹夜對照圖紙、計算數據、評估工藝,反複調整完善方案,並反複在工地與會場間穿梭,研究地勘資料和邊界條件,密集會議商討,實地踏勘查驗。通過前方與後方高效協同,如同將圖紙設計“搬”到項目現場,大大縮短了設計用時,為項目施工爭取了寶貴時間。

  組成“並聯方陣”

  有效銜接縮短工期

  晴天大幹,雨天巧幹,夜晚挑燈幹。設計方案落地,根本在建設,關鍵在各環節無縫接力。由於工期緊,加之項目建設涉及勘察設計、土建施工、設備安裝、室內裝修等環節,涵蓋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網絡、空氣調節、消防等方麵,亟需統籌資源、駐點蹲守、協同運作。省建院同中建三局、中鐵建等央企、國企建設單位優化成“並聯方陣”,勘測、設計、施工、監理勁往一處使,確保每個建設節點、每道工序嚴謹有序。

  設計圖紙與施工現場銜接一致,須有專人同設計師、施工方提前溝通。考慮到此處排水持續滿負荷,粵建五院機電所給排水專業副主任工程師林燦雄聯係八所設計人員,結合“斷流施工”,采用順流管件連接新老汙水管,強化連接處密封性,消除接口處滲漏隱患;同時,督促施工單位強化調度,與汙水處理廠技術人員溝通,實時監測汙水管中的排水流量等運行工況,及時優化施工工序,安全迅速地解決了管線遷改。

  夜以繼日搶工期,施工工效更要“小步快跑”。粵建五院四所副所長劉葉桂舉例:“南地塊樁基礎工程方麵,我們綜合考慮回填土對已施工樁、柱的側壓力和沉降影響,及時調整對樁、柱和首層樓板之間的搭接設計,對原有常規施工順序進行適當調整。在打好樁後,將柱子施工至二層結構樓板,利用後續砌牆間隙,回填土至首層標高並同步施工首層樓板,工時縮短了近一半。”

  7月26日試樁,18天後,順利完成工程樁基施工,比原定目標時間提前3天……項目一個個建設節點時間前移,為安居工程春節前順利交付按下了“快進鍵”。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省建院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設計指揮部總指揮長李巍表示,省建院將以更加昂揚的鬥誌、隻爭朝夕的效率、馬不停蹄的速度、埋頭苦幹的作風,合力啃下“硬骨頭”,為“廣州小鎮”增“顏值”提“氣質”,保證民生工程建在群眾心坎上。(記者 朱慶強 通訊員 張海鋼 昂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