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麵子”做“裏子” 為群眾謀福祉
2011年,我市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2015年、2018年、2021年,我市連續三輪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複審。
近年來,我市把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成果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有力抓手,持之以恒抓好市容環境衛生、病媒生物防製、城市綜合治理等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成功創建1個國家衛生城市、4個國家衛生縣城、1個省衛生城市和1個省衛生縣城、2個國家衛生鎮、71個省衛生鎮,省級以上衛生鎮覆蓋率達76.84%,鞏衛工作取得新的顯著成效。
優化環境
城市形象更靚麗
行走在梅城的大街小巷,可以感受到衛生環境持續向好。
今年初,梅江區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原來由環衛部門承擔的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收集轉運、設施管養維護等環衛作業,改由中環潔(梅州)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承擔,環衛部門則執行對服務企業的監督管理。智能化的調動係統、先進的清潔設備、嚴格的考評體係,極大提升了環衛工作的質量和效益。
據市愛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梅城,主次幹道保潔作業每天不少於16小時,街巷路麵清掃保潔作業每天不少於12小時;垃圾日產日清,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梅江區推進環衛事業市場化改革,把城市環境衛生公共服務水平提升了一個檔次。而我市也將在積極探索精細化、智能化環衛管理的新模式中,讓城市環境更加幹淨、整潔、靚麗。
同時,我市充分發揮愛國衛生組織協調作用,建立有效的社會動員機製,積極引導市民成為衛生城市成果的維護者。2023年調查市民對城市衛生狀況的滿意度達96%。此外,相關部門也各司其職,在道路保潔、市政建設、農貿市場管理、環境汙染治理等方麵形成治理合力,以穩步提升的城市綜合治理能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辦好實事
人民生活更幸福
鞏衛,既要扮靚“麵子”,還要做實“裏子”。
我市始終堅持把成果惠及廣大群眾作為開展鞏衛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鞏衛工作解決民生難題、辦好民生實事,優化城市生態與居住環境,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能力,促進城市文明衛生長效管理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常態化,讓梅州人民生活得健康舒心。
梅縣區新城辦香港花園B區居民切身體會到,去年以來,小區不斷有新變化:樓道牆抹白了、單元門更換了、小坑窪填平了,周邊道路鋪上柏油,還劃了停車線,居住出行更加安全便利。
“我們從2022年開始推進新城辦富貴花園片區、西橋市場片區、華僑城廣場片區的老舊小區改造。”新城辦城建辦主任古晉先告訴記者,改造內容主要包括改善道路和單元樓環境,規整強電線路、清除廢棄線路、落地鋪設“四線”,改造地下管道、完善消防設施、安裝汽車充電樁等,並對香港花園小區活動場所和兒童活動中心2個廣場進行提升。
除了老舊小區改造,梅縣區還積極推進城中村提檔升級。程江鎮在前期打造龍子崗、茶仔園2個人居環境提升精品項目的基礎上,持續發力,深入實施古塘村美麗鄉村建設,謀劃打造車上村人居環境提升項目,以鞏衛工作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提供服務
健康水平有提高
2022年,我市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24.74%,比2021年提高1.07個百分點,且保持穩定上升態勢。
這得益於居民自我健康意識的提升和各級政府對於健康素養工作的高度重視。我市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麵普及健康知識,不斷加強老年人、婦女兒童和青少年等重點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健康中國行(2019—2030年)等一係列重大項目的持續開展,有力促進了公眾健康意識、知識和技能的提升。
“醫心跟黨走,為民送健康”義診活動、“卒中:重在預防”世界卒中日義診活動、“粉紅絲帶·乳腺癌防治月”義診活動、“世界糖尿病日、世界慢阻肺日”義診活動、“11·20心梗救治日”義診活動……近一個月,市中醫醫院已舉辦多場義診活動,為城區、社區乃至偏遠鎮村的群眾送上“健康大禮包”。
這隻是我市醫院為人民群眾提供健康教育服務的一個縮影。在梅州,各大醫療衛生機構都以實際行動服務群眾,讓優質診療惠及廣大市民。2022年,我市人均預期壽命為80.96歲,人民身體健康水平大幅提高。(記者 劉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