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保護與發展建設和美鄉村
10月27日至28日,住建部村鎮建設司一級巡視員董紅梅一行來梅開展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工作調研。市政府副市長、秘書長陳亮陪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後到梅縣區南口鎮僑鄉村、鬆口鎮南下村、雁洋鎮橋溪村,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西河鎮北塘村、車龍村等地,通過實地查看、入戶走訪、交流互動等方式,詳細了解傳統村落的格局肌理、傳統建築、曆史風貌、自然環境、村民生活、村莊發展等情況。並通過召開座談會,聽取我市相關工作情況彙報,與鎮村幹部交流,聽取他們對傳統村落保護的意見建議。
調研組指出,中華文明根植於農耕文明,傳統村落是農耕文明的重要載體。要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統村落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守護中華農耕文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初心使命,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進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工作。要強化傳統村落保護頂層設計,充分征詢基層意見做好規劃,結合實際鋪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工作,統籌整合資源資金,全力推動建設。要堅持“保護為先、利用為基、傳承為本”的原則,尊重鄉村自身發展規律,既要保護好有形的傳統元素,又要傳承好無形的文化遺產,守住中華農耕文明的“根”與“魂”,避免侵蝕性、建設性破壞。要始終把村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平衡好傳統村落保護與村民發展的需求,不斷完善傳統村落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遵循“外麵五千年、內部五星級”的理念,持續改善村民居住和生活條件;因地製宜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做到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做到“留住鄉親、護住鄉土、記住鄉愁”。要堅持“村民主體、政府引導、社會助力”,促進農業產業和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相輔相成、良性循環,大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記者 鄭煒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