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學趕超 奮勇爭先 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走在全省前列
馬正勇主持會議
結合開展主題教育,從10月份起,市委常委會將分縣域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階段總結“百千萬工程”推進過程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協調解決存在問題,全力推動縣域高質量差異化發展。10月8日,市委常委會首站來到梅縣區調研並召開會議,同時套開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會議。市委書記馬正勇主持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出席會議。
為開好這次市委常委會會議,會前,馬正勇、王暉及市委常委一班人等深入梅縣區,先後來到BPW(梅州)車軸有限公司、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雁洋鎮雁上村高梘下、南福金柚種植園,詳細了解梅縣區推進“百千萬工程”進展情況,認真調研先進製造業發展、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農業產業發展、營商環境優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綠美梅州生態建設等方麵的情況。
調研結束後,市委常委會在梅縣區召開會議,聽取梅縣區有關工作情況彙報,與會同誌作交流發言,提出意見建議。
會議充分肯定梅縣區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紮實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紮實有力,“百千萬工程”、實體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綠美梅州生態建設等各方麵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今年以來多項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發展態勢良好。
會議強調,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深化對“百千萬工程”的認識,深刻理解實施“百千萬工程”是省委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提高廣東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這一重要要求的具體行動,是推動梅州加快振興、共同富裕的重大機遇,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我們必須將其作為統籌全局的工作來抓緊抓實。梅縣區作為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要以更寬視野、更高要求推進“百千萬工程”,鍛長板聚優勢、補短板蓄後勁,打造全省“百千萬工程”示範區。
會議強調,一要堅定不移抓實體經濟發展。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聚焦增加值、稅收和帶動能力,找準賽道,堅持“招引”“培育”雙向發力,強化產業鏈招商和專業指導服務,集中資源要素發展1—2個主導產業,實現集群化發展。加快完善產業集聚地建設,加快推進梅州綜保區二期建設,不斷做優產業平台,提升園區承載能力。二要推進以縣城為主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堅持城產融合,合理布局城市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好品質縣城,以“繡花功夫”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壓實鎮街“四上”企業任務和具體措施,全力以赴培育“四上”企業,壯大鎮街經濟。持續完善圩鎮商業、服務、生活功能,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加快推進美麗圩鎮建設,重點打造雁洋“百千萬工程”省級示範鎮。突出鄉村布局規劃、村莊建設規劃、農房風貌規劃,著力抓好“赤膊房”改造,優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大力創建“無信訪村”,建設和美鄉村。依托資源優勢、創新方法路徑推動鬆口古鎮保護開發,合力打造“南洋海絲路·客僑第一鎮”。搶抓種樹好時節,廣泛動員社會各界開展植綠活動,紮實推進綠美梅州生態建設。三要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用好對口幫扶資源,挖掘鎮的優勢、村的特色,幫助鎮村引產業、引項目、引資源,擴寬農民增收致富路子。守牢保障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抓好撂荒耕地複耕複種、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工業思維謀劃農業發展,大力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推進農業“接二連三”發展。充分發揮縣屬“產業村長”示範引領作用,實施強村公司培育計劃,帶動鄉村產業發展,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四要以改革思維激發發展活力。樹牢“發展思維”“產出思維”,轉變路徑方法,把資金、土地、用能、金融等要素資源更多用到“打糧食”項目上。深入實施行政審批事項“兩個100%”,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變“政府端菜”為“企業點菜”,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真正打響“梅州事好辦”品牌。聚焦人、地、錢等要素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加快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激發農村活力,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會議強調,各地要加強黨的全麵領導和黨的建設,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扛牢“百千萬工程”政治責任,推動主題教育與重點工作兩促進,以高質量發展實效體現主題教育成效,以實際行動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市縣兩級要認真研究、對標對表省“百千萬工程”考核要求,明確目標任務,細化落實考評項目,以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主動對號入座,強化培訓考核,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見行見效,力爭省級考評創先爭優,各項工作努力走在全省前列。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要建立約談鎮委書記機製,進一步傳導壓力,調動起各鎮(街)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
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有關領導同誌,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誌,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誌,梅縣區有關負責同誌,梅縣區各鎮(街)主要負責同誌等參加調研或列席會議。(記者 羅誠浩 特約記者 辜昀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