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首例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成功開展
市人民醫院填補梅州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
經過醫護人員一個多月的精心救治和全力守護,一名接受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患者身體恢複良好、各項指標正常,進入後期康複階段,於9月19日在市人民醫院血液內科順利出院。這是梅州首例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其成功治療填補了梅州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
全力保障
成功開展移植術
接受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是一名28歲的年輕女性,被確診為急性髓係白血病,是死亡率非常高的白血病亞型。
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是通過大劑量化療、放療進行預處理,清除患者體內的惡性腫瘤細胞,再將健康供者的造血幹細胞植入患者體內,重建患者造血係統及免疫係統的一項先進技術,也是目前血液惡性腫瘤、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重疾病的唯一根治方法。患者與其哥哥的HLA配型完全相合,為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實施提供了關鍵條件。
與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相比,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可能會產生排斥反應、肝靜脈閉塞綜合征等多種嚴重並發症,難度更大、要求更高。為此,市人民醫院醫療團隊經過多次討論,製定了詳細周密的移植方案,同時完善並發症的防治策略,為成功移植設置“多重保險”。
通過誘導化療、鞏固化療控製好病情後,患者被轉入潔淨程度最高的百級層流移植倉進行化療預處理。一周後,醫療團隊采集了患者哥哥的造血幹細胞進行回輸,醫護人員緊密配合,及時有效開展抗排異、預防出血、預防感染等治療,患者順利度過移植最關鍵的時期。“我們對每個環節都極其細心,因為任何細小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嚴重並發症或感染,從而導致移植失敗。”市人民醫院血液內科負責人羅華山說道。
移植後15天,造血幹細胞植入成功,患者獲得造血重建。移植後30天,患者身體恢複良好、各項指標正常,順利出院。
掌握技術
撐起生命“保護傘”
據悉,以往血液惡性腫瘤、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重疾病患者隻能前往外地的大型醫院尋求治療,就醫負擔較重。為成功掌握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市人民醫院血液內科加快人才培養,選送醫師骨幹到國內各大移植中心進修學習,並在醫院的支持下組建了移植團隊,已成功開展21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為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血液內科依托市人民醫院平台優勢,加快推進學科專業化建設,疑難危重血液病的診斷治療水平穩步提升,為梅州及粵閩贛邊區血液病患者撐起了生命“保護傘”。科室現開放床位51張,設有百級層流病床3張,每年門診量1.5萬人次、出院人數3600多人次,是華南血液病專科聯盟成員單位、廣東省血友病診療中心、梅州市臨床重點專科。(記者 劉 巧 通訊員 陳峻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