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月進出口額超5億元比增376%
2020年6月28日,梅州綜保區獲國務院批複設立,成為廣東首個內陸型綜保區、梅州首個國家級發展平台。設立3年來,梅州綜保區建設、封關、招商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2022年,實現外貿進出口額超8億元;今年1月至5月,完成進出口額約5.53億元,同比增長376%。
設施建設“火熱”
6月,驕陽似火。梅州綜保區基礎設施建設現場如同天氣一樣“火熱”。場地平整、鋼結構吊裝、倉庫室內外裝修……在梅州綜保區一期保稅倉庫項目和二期項目建設現場,處處可見繁忙的施工場景。
“一期兩棟保稅倉庫正加快推進建設,預計今年9月建成。二期項目在今年5月已全麵進場施工,目前投入機械約150套、人員180名,累計完成場地平整約800畝,信息化和圍網工程正在進行招投標。”梅州綜保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二期第一階段封關驗收項目正全力推進,力爭10月底完成圍網、監控、巡場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步向海關提出驗收申請。
目前,梅州綜保區一期圍網內已建成6.2萬平方米的廠房、1.2萬平方米的保稅倉庫、6.5萬平方米的專利技術孵化園、1.5萬平方米的綜合服務大樓,可供企業“拎包入駐”。隨著一期設施的不斷完善和二期項目的加快推進,未來,梅州綜保區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招商引資“加碼”
以保稅加工為主導、以保稅物流為支撐、以保稅服務為配套,梅州綜保區管委會結合產業發展規劃,紮實推進“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組建4支專業招商隊,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多宣傳、勤跟蹤”,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積極謀劃新項目新業態,做大綜保區進出口規模。
“2022年對接了150多家大灣區企業。今年以來,到福建、北京、河北、汕頭、惠州、香港、廣州、深圳等地開展招商活動16批次對接企業80多家,召開了1場深圳招商推介會;積極加強與各商協會和企業的交流合作,邀請廣州貿促會、廣新集團、越秀冷鏈、京東控股等60多家單位、頭部企業到梅州綜保區考察。”梅州綜保區相關負責人說。
“走出去”宣傳推介,“引進來”考察投資,“一出一進”成效顯現。今年梅州綜保區已引進落戶盛富金屬跨境電商貿易、粵和興水果進出口貿易等4個新項目。6月8日,梅州綜保區管委會在“灣區係列招商”活動深圳專題招商推介會上又收獲了計劃總投資4.4億元、進出口總值約30億元的5個意向合作項目,涵蓋加工製造、保稅維修、跨境電商、物流供應鏈等領域。
目前,梅州綜保區已落戶項目24個。其中,加工製造7個、國際貿易4個、跨境電商4個、供應鏈及報關物流服務9個,投資總額約6.3億元,已投產運營和提供服務項目17個。此外,梅州綜保區正在對接進口牛肉加工、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集成電路保稅維修、醫療產品進出口貿易等一批重大項目,項目落戶後,將極大豐富梅州綜保區業態,帶動梅州外貿業務量的增長。
周到服務“暖心”
“綜保區的政策紅利在不斷釋放,我們得到了實惠,也堅定了企業紮根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博捷酒業(廣東)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壁明說。
為進一步幫助區內企業更好享受政策紅利,梅州綜保區管委會與稅務、海關等部門合力,積極爭取並推動梅州綜保區於2022年3月成功獲批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為企業更好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供了政策便利。同年8月,梅州綜保區管委會配合市政府修訂出台《梅州市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若幹措施》及其配套文件,涉及綜保區政策共“十一條”,在固定資產投資、跨境電商、外資落戶增資擴產等方麵給予企業資金扶持和獎勵。同年10月,《梅州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維修業務監管方案》印發,支持區內企業開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符合環保要求的保稅維修業務。今年,梅州綜保區管委會正在推進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綜合服務平台建設……一個個實打實的政策“大禮包”,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同時,為克服不靠海、不臨空的製約因素,梅州按照“區港一體”的發展思路,同步推進梅州國際無水港項目建設,去年底,該項目基本完成建設。“目前無水港正在進行運營籌備,屆時通過與深圳鹽田港、廣州南沙港等沿海港口合作,可實現港口功能前移,推動梅州國際無水港與梅州綜保區發揮聯動效應,形成‘海鐵聯運、山海聯動’的物流新通道。”梅州綜保區管委會黨政辦主任郭斌表示。站在新的起點,梅州綜保區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壯大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全力建設好、運營好、發展好梅州綜保區,奮力打造內陸型綜保區實踐樣本,在推動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破浪前行。(記者 黃科 通訊員 彭秋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