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具”已備好 就等“師傅”來
——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產業文化交流活動探營
26日至27日,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產業文化交流活動將在梅州城區院士廣場舉行。昨日,記者來到活動舉辦地探營發現,各項籌備工作基本就緒。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場館搭建有客家文化特色
這次是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首次在客家菜係地區舉辦。梅州作為世界客都,此次場館搭建盡顯“融合共生”的客家文化特色。
從空中俯瞰(如右圖,侯淵增攝),整個活動舉辦場地以客家圍龍屋建築特色為設計理念,提取“花胎”造型元素,通過圓弧形的分布,依次設置了“21個地級市展區-賽區-美食文化交流區”和開幕式區,組合成“展-賽-展”的布局。目前,相關參賽廚具已準備齊全,靜待參賽的23支代表隊、140名選手一展廚藝,為大家奉上一場視覺與味蕾激情碰撞的美食盛宴。
記者看到,活動場館主入口的形象門樓設計,以“粵菜師傅”IP為主體,采用新國潮風格,融合了“客家美食街”牌坊設計元素,突顯了大賽的主題,提升了整體氣氛。門樓兩側還有本屆大賽活動的吉祥物——“粵粵”和“梅梅”兩個卡通形象大使,“粵”取自大賽名稱“粵菜師傅”,“梅”則取自舉辦地“梅州”。
活動場館還設有“粵菜師傅”工程成果展示、三大菜係特色文化展示、粵閩贛客家美食文化交流展示、星級名廚評選結果發布、百縣千鎮萬村鄉村振興“粵味粵材”直播帶貨等區域。其中,現場將以“鵝”為媒介,分別講述“廣府燒鵝”“潮汕鹵鵝”“客家白切鵝”的曆史傳承文化、烹飪技藝和特色口味,進一步延展粵菜文化交流的廣度。
本屆大賽活動期間還將舉辦“有板有眼”客家小吃連鎖品牌揭幕儀式和對外招商發布會,以餐飲體驗服務搭建梅州與大灣區之間的橋梁,助力梅州客家預製菜、客家小吃等區域品牌傳播。
線上線下全方位交流傳播
本屆大賽設置中式烹調師、中式麵點師2個項目,分別設粵菜名廚組和粵菜新秀組,按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大菜係進行,競賽內容包括烹製粵菜熱菜(粵式麵點)和粵菜小吃。
值得關注的是,為進一步挖掘粵菜烹飪競賽內容的深度,本屆大賽還首次將預製菜和地方非遺文化風味小吃納入競賽項目,並對預製菜進行了單獨設置獎項。
本屆大賽活動將突出技能競賽的引領性、輻射力、參與度,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活動現場向國內外展示,廣大網友可通過網絡直播間、廣播直播間等新媒體技術進行“雲觀賽”。
大賽還將通過全網直播方式,舉行海外“粵菜師傅”廚藝展示交流活動,連線新加坡、美國、阿根廷華人華僑名廚進行廚藝交流,進一步提升“粵菜師傅”品牌的海外影響力,充分展示“粵菜師傅”工程成果。
為滿足廣大市民的參觀體驗需求,主辦方擬於26日14∶00-19∶00向公眾開放場館。參觀人員需先微信掃碼,選擇參觀時段後進行實名登記,生成入場二維碼後在安檢檢錄口入場。入場後可遠距離觀看技能大賽比拚現場,參觀粵菜產業文化交流活動,品嚐各地特色美食。(記者 黃鈺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