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切口”立法推動民生改善“大變化”
9月13日至14日,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楚平到梅州,就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央人大工作會議及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省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省粵菜發展條例立法開展調研,聽取各方意見建議。
黃楚平先後來到高新區、梅江區和梅縣區調研,詳細了解梅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大工作情況。他表示,梅州曆史文化厚實、綠色資源優實、發展基礎紮實、人大工作務實,希望梅州繼續發揚“客家精神”,加快創建粵閩贛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奮力推動紅色蘇區綠色發展。
考察高新區科創館時,黃楚平表示在廣州對口幫扶下,頭部企業帶動當地上下遊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未來可期。在廣州酒家集團利口福(梅州)食品有限公司,他充分肯定老字號積極創新煥發新活力,預製菜質量標準和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調研廣東省“粵菜師傅”培養示範基地(廣東梅州職業技術學院)時,他了解粵菜傳承和人才培養情況,認為職業院校瞄準市場需求培養人才,有效促進粵菜產業發展、人才就業創業和鄉村振興。在南福金柚種植園、雁南飛茶田,黃楚平稱讚當地因地製宜,推動科技賦能農業,提升人居環境和促進鄉村振興取得紮實成效。參觀葉劍英紀念園、中國客家博物館後,他希望進一步保護利用好紅色資源和文化遺產,彰顯文化名城魅力。他還來到梅江區三角鎮墟鎮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肯定其搭起了代表履職的“民意窗”、代表聯係群眾的“連心橋”、群眾監督代表的“監督崗”,解決了一批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
黃楚平指出,目前我省正圍繞粵菜發展開展“1+N”省市協同立法。我們在立法工作中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全麵領導,牢牢把握地方立法正確政治方向。要堅持提高立法質效,聚焦產業促進、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以“小切口”立法推動民生改善“大變化”。要堅持發揮人大主導作用,深化協同立法、專班起草、開門立法,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斷創新和完善立法工作機製,以高質量立法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王波、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陳永康參加調研;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市領導劉晉生、陳金鑾、曾永祥、餘其豹、藍偉東、劉銳清、謝欽文陪同調研。(姚瑤 任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