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關於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梅州市關於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2023年,梅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黃坤明書記、王偉中省長來梅調研指示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以“百千萬工程”為總抓手,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麵落實中央和省市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再上新台階。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法治梅州建設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充分發揮“頭雁”領航作用,采取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市政府黨組(擴大)會、市政府常務會議等形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印發深入學習宣傳研究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方案,健全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研討常態化機製,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各級黨校主體班次的必修課。在市委黨校建立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陣地,在市法院建立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教育基地,舉辦全市政法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鍛造政法鐵軍暨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研討班,將法治宣傳教育引向深入。
(二)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製。市委、市政府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法治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麵,始終將法治建設擺在全局重要位置,緊緊圍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審議法治政府建設重要文件和部署重點工作,高起點謀劃推動法治梅州建設。印發年度全麵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製定任務落實台賬;出台進一步加強市縣法治建設的實施方案。召開市委全麵依法治市委員會第八、九次會議,以及全市依法治市工作推進會、全市2022年度法治廣東建設考評整改推進會暨2023年度工作任務督辦視頻會議,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加大法治梅州宣傳力度,營造崇尚法治、厲行法治良好氛圍。
(三)夯實法治政府建設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實績的重要內容,納入實績考核指標體係,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定期向依法治市委員會作述法報告。積極參加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加大法治考評督察力度,組織開展2022年度法治梅州建設考評,紮實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以及市縣法治建設工作推進落實情況調研式督察,組織開展全麵依法治市工作專項督導。深入開展民法典“八進”宣講活動,積極開展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宣傳活動;組織國家工作人員參加學法考試,積極開展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活動,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不斷提高。
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法治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一是落實放權賦能工作。向各縣(市、區)及梅州高新區調整36項市級行政職權事項,承接省級行政職權事項45項。二是落實清單管理製度。落實政府權責清單製度,實時公布權責清單。推進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編製,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健全市場準入負麵清單管理製度,定期組織排查整改。三是健全監管機製措施。優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聯席會議工作機製,深入推行“綜合查一次”清單製度。出台市場監管領域“四新”經濟實行“觀察期”包容審慎監管的指導意見,包容扶持“四新”經濟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目前已在生態環境、衛生健康等18個領域推行。四是推進審批服務改革。全麵推廣應用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台,深入推進商事登記等重點領域“極簡審批”改革,推出即來即辦等6張“極簡辦”清單。出台亚博网址链接 “十條”規範,市縣兩級聘請的86名亚博网址链接 監督員全部上崗。全麵對標廣州優化營商環境,順利完成政務大廳大綜窗改革、優化辦事流程、設立“辦不成事”窗口等九項重點事項。
(二)持續發揮立法引領推動作用,依法行政製度體係進一步完善。一是加強地方立法工作。科學編製2023年度規章製定計劃。出台氣象災害防禦規定、閑置土地處置規定2部規章,向市人大常委會提出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河道采砂管理、校園足球發展促進條例等3部地方性法規案。審定《梅州市消防水源管理辦法》立法後評估報告。開展政府規章製定程序規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中心城區濱水臨山地區規劃管理規定等立法工作。二是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審查)、備案審查和清理。落實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要求,加強對市本級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審查),按規定做好市、縣政府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縣級政府規範性文件質量普遍提升。全麵落實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廢止和宣布失效市本級行政規範性文件96件。
(三)持續規範行政決策程序,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水平進一步提升。一是嚴格落實決策法定程序。嚴格履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出台《梅州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落實決策事項年度目錄公開製度,年度決策目錄管理實現市縣全覆蓋。強化決策事項合法性審查工作,加強重大行政決策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全年共組織審查市本級政策措施文件共150多件。二是積極發揮政府法律顧問作用。2023年,我市組織政府法律顧問積極開展法律事務審查和法律谘詢工作,共參加“房地產保交樓”“嘉應學院紫琳學院建設”和盤活芹洋半島安置區分配後剩餘資產等各類專項工作協調會、專題論證會60多場,為我市依法依規研究解決相關問題和順利推進項目建設提供專業法律意見。
(四)持續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執法規範化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建立健全行政執法標準規範,彙編市直行政執法單位減免責清單,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製度。完善行政執法工作體係,對2020年下放鎮街的職權收回124項、取消14項;開展鎮街行政執法規範化試點工作,推進規範化建設。大力推進行政執法協作,健全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行政執法協作機製。深入開展暖企穩企行動,推動建立梅州市企業“無幹擾生產期”規範行政檢查行為工作聯席會議製度。建立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製,強化部門協作配合。出台推進檢司聯動現代化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協作、開展司法誠信治理等四方麵推進檢司聯動。健全科技保障體係,深化一體化行政執法平台推廣應用。
(五)持續完善突發事件應對體係,突發事件預防處置能力進一步增強。一是完善應急指揮體係。建成市應急指揮綜合應用平台,實現縱向省市縣鎮村五級互聯互通,橫向與同級相關部門互聯互通。建立應急指揮視頻會議係統,實現市縣鎮村實時應急指揮。加強現場指揮官統籌協調能力建設,充分發揮專家隊伍輔助決策作用,全方位利用新技術新方法提升決策支持水平,提高現場應急處置能力,實現指揮調度一體化、現代化、扁平化。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初步構建了以常備消防綜合性救援力量為主力,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為骨幹,企業、社會救援力量為補充的應急救援隊伍體係,基本形成覆蓋全行業、多災種的應急救援格局。三是積極開展各類應急演練。結合季節性和地域性有效開展自然災害和生產安全等應急演練。加強軍地、區域、部門聯動,組織開展聯合示範性演練。一年來共開展三防搶險、城市消防、森林防火、非煤礦山、危化品、地震等各類應急演練1600多場次。
(六)持續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基層依法治理進一步深化。一是提升行政複議案件辦理質效。堅持複議為民,建立速調機製,加大案中調解和解力度,近九成的行政爭議在行政複議階段得以化解。二是加強行政應訴工作。對每一宗應訴案件,均發出嚴格落實行政機關依法應訴工作的函,並不定期通報出庭應訴情況,對被通報單位負責人發出提醒函。三是加大矛盾糾紛化解力度。全麵推廣“客家圍屋定分止爭工作法”,打造客家特色“和”文化調解品牌,該經驗做法入選2023年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出台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共治工作的實施方案,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人民調解成功率達到98.5%,無民轉刑案件。在全市未設立法庭的97個鎮(街)司法所設立訴訟服務站,舉辦首屆客都調解員職業技能大賽,組織參加全省大賽並且取得好成績。四是妥善處理勞動糾紛。建立健全勞動人事爭議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製,全力化解重大集體勞動爭議。五是加快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出台建立“信訪+村(社區)法律顧問”模式推動信訪事項化解納入法治軌道的工作方案,全麵建立村(社區)法律顧問參與信訪事項化解工作機製。在全省率先探索開展無信訪村(社區)創建活動,全市60%的村(社區)達到創建標準。六是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建設。進一步推動優質資源向基層下沉,市縣鎮村四級實體平台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資源,“一站式”集中受理和解決群眾法律需求。目前我市基本實現“線上、線下”公共法律服務全覆蓋。
(七)持續強化行政權力製約監督,行政權力運行進一步規範。一是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認真辦理省市人大代表建議和省市政協提案,按時辦結率、溝通協商率、代表委員滿意率均達100%。認真落實司法、檢察和紀檢監察建議;行政機關負責人積極參加行政應訴,主動接受司法監督。二是加強統計監督、審計監督和財會監督。出台統計違紀違法案件移送製度,全麵防範和嚴肅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三是發揮政府督查作用。積極利用“互聯網+督查”平台,采用“四不兩直+回頭看”“首接首辦責任+閉環跟蹤管理”“調度會商+亮燈管理”等方式,實現督查督辦全過程閉環管理。四是健全政府守信踐諾機製。將政務誠信監督和保障、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納入機關績效考核。建立政務誠信管理製度,對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和公共資源交易違法違規行為及依法查處情況進行考核,對不履行合同協議等違約失信行為依法查處。五是全麵主動落實政務公開。通過政府公報、市政府門戶網站等多種途徑主動向社會公開政府信息,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監督權。我市創建市縣聯合政府公報的經驗做法,得到國務院辦公廳信息公開辦調研組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3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行政執法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基層執法人員能力素質參差不齊,執法形象、執法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行政執法製度未能得到全麵有效實施,行政違法情況依然存在;基層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仍需持續加強,行政執法“三項製度”向基層延伸有待深化。二是我市社會信用體係建設仍存短板。我市社會信用體係建設整體雖然取得較大進步,但是與發達地區對比,信用數據歸集的及時性、完整性和合規性有待提高,信用服務實體經濟工作處於起步階段,信用應用層麵的創新開發仍存在較大空間。三是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管理難度大。個別單位信息發布審核把關不嚴,存在內容更新不及時、表述不規範等問題。政務新媒體存量較多,日常監管、優化整合力度有待加強。四是亚博网址链接 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水平仍需提升。五是立法工作機製還需完善。立法項目起草提前介入、公開征求意見、立法協商等工作機製有待健全;立法人才隊伍建設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差距;公眾參與立法成效不夠明顯,政府立法基層聯係點的作用還有待提升;立法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方麵仍需探索。
2024年,我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麵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紮實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市,為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提供堅強有力法治保障。一是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各方麵,健全法治梅州建設推進機製,積極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全力培育具有梅州特色的法治建設品牌。二是緊緊圍繞國家、省、市重大戰略,“百千萬工程”、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等重點工作,找準服務保障著力點和切入點,為梅州蘇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三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鞏固提升行政審批事項“兩個100%”改革成果。繼續深化四大領域“極簡審批”改革,加快推動基層亚博网址链接 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建設。四是進一步完善地方立法機製,提升地方立法質效。五是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持續推進行政執法“三項製度”,全麵落實行政執法責任製,加強基層執法隊伍能力建設,不斷提升行政執法規範化水平。六是加強涉外法治工作。加大涉外法治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加強涉外法律服務機構、仲裁機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