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區縣動態

打造全民國防教育新地標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5-11-03 10:57:24

嶺南國防教育基地項目一期所有建築的室內外裝飾裝修均已進入收尾階段,“軍營風範”初現。(高訊 攝)


  在興寧市黃槐鎮,曾經作為粵東“工業心髒”的四望嶂煤礦,曆經多年開采留下了生態傷痕。如今,一座承載著全民國防教育使命的現代化基地在這裏拔地而起。作為省委、省政府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和全民國防教育戰略、推進“百千萬工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全麵振興老區蘇區的重點項目,嶺南國防教育基地項目自2024年啟動以來備受關注。當前,項目建設正全力加速,運營籌備同步推進,這個集軍訓、研學、教育、體驗於一體的國防教育新地標,將在明年春節後正式投入運營。

  攻堅克難確保如期運營

  驅車進入嶺南國防教育基地,機器轟鳴聲與工人的吆喝聲交織,建設現場一片忙碌。基地整體形象基本完成,褪去腳手架“外衣”的樓棟,莊重的風格與國防教育主題完美契合。

  “項目規劃麵積2022畝,擬投資23.8億元,分兩期開發。”嶺南國防教育基地總經理李暉表示,目前在建的項目一期用地麵積達1542畝,擬新建理論教學用房、風雨操場、射擊館、宿舍、食堂等樓房,並保留現狀禮堂和周邊建築共4棟,改造為文體活動中心、辦公用房和裝備庫等。目前所有建築的室內外裝飾裝修工作均已進入收尾階段,工人們正忙著安裝門窗和機電設備,“軍營風範”初現。

  室外工程也在同步推進,綠化工人忙著補種喬灌木等植被。據介紹,基地目前已種植2000多株喬灌木,1.7萬平方米地被、6.5萬平方米草皮和20.88萬平方米噴播綠化,讓昔日的廢棄礦區披上了“綠裝”。此外,基地內的道路硬化已全部完成,室外主管網鋪設也已經全部到位。

  基地建設雖取得喜人成效,但建設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多發的雨水、台風等不可抗力因素,給項目施工帶來許多困難。“麵對困難我們沒有退縮,而是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增加作業班組、輪班趕工等方式,在守住安全與質量底線的前提下,把延誤的工期搶了回來,全力保障明年春節後投入運營。”李暉說。

  據介紹,項目團隊接下來將繼續衝刺,確保一期工程如期完工。同時將優化課程體係,招聘更多優秀教官,完善運營預案,讓這座在廢棄礦區上崛起的國防教育基地綻放光彩,成為梅州乃至廣東的一張新名片。

  多元特色築就育人高地

  細看嶺南國防教育基地的規劃藍圖,可以發現“紅色鑄魂”理念貫穿始終。從定位到體驗,每一處都緊扣國防教育主題,力求讓參觀者在沉浸式體驗中厚植家國情懷。

  基地以大學生軍訓實訓為核心主業,卻又不止於“軍訓”二字。運營團隊創新性地探索“軍訓+培訓+研學+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既做好高校新生的軍訓保障,還承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幹部培訓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中小學生的研學活動,讓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都能在這裏找到適合自己的國防教育方式。

  “目前我們已敲定2026年春季學期的軍訓計劃,將分6批次承接粵東5市10所高校的2.78萬名新生,每批學生都將在這裏開啟為期14天的軍營生活。”李暉表示,明年下半年,計劃有4萬至5萬名大學生和1批高中生陸續入駐,體驗14天的深度軍訓。

  為了讓軍訓不再是“站軍姿、走隊列”的單調重複,基地精心設計了一套“硬核”又有趣的教學體係。“我們聘請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的胡堅教授擔任軍事顧問,以《國家安全與國防教育》等專業教材為指導,開設12類基礎教學科目和7類特色體驗科目。”李暉表示,學員們除了練體能、學隊列等,還能參與射擊訓練、無人機實操、紅藍對抗、戰車體驗等特色項目。同時也設有軍事理論學習、軍歌教學、心理健康講座、軍事團建活動等課程或活動。基地還規劃了3條差異化拉練環線,21公裏的大環線適合高強度訓練,12.4公裏的中環線和5.1公裏的小環線則滿足不同需求。沿途設置越野障礙區、涉水體驗區等,讓學員們在行軍中感受紅色文化,在挑戰中錘煉意誌。

  除了麵向學生的軍訓課程,基地還為社會公眾打造了多個“打卡點”。在麵積1.4萬平方米的國防軍事展覽中心,已確定將有一批坦克、潛艇、飛機模擬倉等退役軍事裝備進駐。其采用叢林對抗、空降作戰、偵察監視等多種作戰情景+多媒體設備的虛實交互方式,讓遊客“解鎖”智能化、沉浸式的軍事體驗。

  備受期待的“南天門計劃”主題體驗館正緊鑼密鼓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工作。該體驗館建築麵積1600平方米,共分2層。“母艦廊道”“失重時空”“星空廊道”“緊急維修區”“星際對戰”等功能模塊,以全息投影科技、AR體驗、VR射擊等設備打造科幻交互體驗場景。該體驗館讓航空知識科普、愛國主義教育和科幻文娛體驗融合,將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空天科幻主題體驗項目。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做深、做細、做實嶺南國防教育基地的工程建設、軍事訓練和展陳運營策劃等各項工作,立足訓練專業、軍味十足、體驗深刻、價值鍛造,全力將其打造成為國防教育全國性標杆項目。”李暉說。(記者 陳思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