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礦區變身綠色能源基地

廣東能源梅州平遠光伏複合項目(一區),一排排光伏板隨著山勢整齊鋪開。(高訊 攝)
打樁、安裝支架和光伏電池板組件、遠程調試……近日,廣東能源梅州平遠光伏複合項目(一區)建設現場一派繁忙,一排排光伏板隨著山勢整齊鋪開,仿佛給山體披上了一層“藍色外衣”,工人們搶抓晴好天氣,在各施工點位緊張有序作業。
廣東能源梅州平遠光伏複合項目(一區)由廣東能源集團、梅州市國資、平遠縣國資共同出資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20.71億元,規劃用地約8500畝,主要建設容量400MWh的光伏發電基地、一座220kV升壓站和一座40MWh儲能電站,同時開展稀土礦區修複治理和農業設施建設及種植項目。
“今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對整個光伏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按照省委、市委、縣委關於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加快項目建設,爭取項目早日全麵建成運行、早日創造效益。”廣東能源梅州平遠光伏複合項目(一區)項目經理李冠峰說。
據介紹,該項目2021年7月12日開工,至今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逾10億元,其中今年一季度已完成投資5500萬元,下一步將把主要施工力量投入差幹鎮、河頭鎮、大柘鎮。項目計劃2025年底全部建成,建成後可實現年發電4.3億度、年營業收入1.72億元、年稅收2236萬元。此外,該項目每年可為村集體和村民帶來123.55萬元收入。
據了解,該項目利用仁居鎮、差幹鎮、河頭鎮、大柘鎮廢棄礦區及劣質園地建起,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有效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我們現在所在的土地以前是廢棄礦區,由於長期進行稀土礦開采作業,土質變得疏鬆,水土流失嚴重,曾經寸草不生。經過我們近幾年的修複,現在已經重新披上了綠衣。”李冠峰告訴記者,項目在仁居鎮原平黃礦、四礦、八仙礦廢舊稀土礦區共1841畝的區域內,通過場地平整、覆土、修建排水溝、複綠的生態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使舊礦區重新煥發生機。
此外,該項目還積極探索廢棄稀土礦區“生態修複+農光互補”協同發展模式。目前,項目引進廣東農墾、平遠縣健譽農林開發有限公司、平遠縣潤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3家農業種植公司,統一建設農業灌溉設施及農產品初處理廠房,計劃在光伏板下種植沉香、金線蓮、柊葉、茶葉等農作物。目前,仁居鎮社南地塊90畝白葉單樅已完成種植,其他地塊待光伏建設完成後陸續開展。(記者 李豔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