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非遺美食:平遠黃粄

平遠黃粄。(平遠方誌辦 供圖)
梅州特色美食是客家飲食文化的瑰寶,以其獨特的風味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而聞名。每一道菜都凝聚了客家人的生活智慧和對傳統的堅守。
梅州美食推薦:梅州醃麵、鹽焗雞、梅菜扣肉、娘酒雞、客家釀豆腐、五華魚生、開鍋肉丸、三及第湯、味酵粄、筍粄、仙人粄等。
客家非遺美食:
平遠黃粄
平遠黃粄擁有“顏色金黃、香味清香、韌滑爽口”的特色,是平遠鄉親逢年過節家家必備的年貨,也是招待來客,饋贈親友的理想手信。凡吃過黃粄的人無不為其香、嫩、爽而讚歎不已。2009年,平遠黃粄被列入梅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據《廣東鄉村美食》記載:平遠黃粄作為招待、饋贈佳品已有幾百年的曆史,且此習俗延續至今。當地有“客家妹子打黃粄,全靠一身好腰板;打到禾米繞繞韌,吃到嘴裏香噴噴”山歌流傳。
平遠黃粄的製作方法講究,其工藝流程主要包括製作灰水(植物堿)、製作粄飯、合灰水、重蒸粄飯、打粄、做粄、貯存等七道工序。首先是灰水的製作,需在入冬時到山上采伐黃粄杈,冬至後將其燒成灰,製作灰水備用(可適當加入黃梔子合製)。然後將禾米放入木製飯甑蒸數小時,取出晾幹。把灰水淋在米飯上,當米飯呈黃色時,再放入飯甑重蒸。接著把熱騰騰的黃米飯倒入石碓臼,用棒槌打成粄,打粄過程約需60分鍾,一個人操棒槌,一個人不斷翻轉,皆需特別工夫,默契配合。最後將禾米團放在案板上揉撚用手捏成長條並抹上茶油,黃燦燦、香嫩嫩的黃粄便製作完成。
平遠黃粄千錘百煉傳統的工藝保持了千百年來品質的“原汁原味”,這道美食讓大家讚不絕口更讓遠方的遊子念念不忘。黃粄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吃法多種多樣。可蒸著吃,這樣保留了黃粄的原汁原味,蒸軟的黃粄片蘸上白糖或紅糖,風味別具一格;也可炒著吃,用魷魚絲、豬瘦肉絲、香菇絲、冬筍絲炒香加黃粄,炒至酥軟加入蒜苗絲翻炒、調味,香氣誘人;還可煎著吃,往鍋裏倒油,再把黃粄一塊塊放進鍋裏煎,逐塊翻麵煎至金黃色最後撒上鹽便可出鍋。煎好的黃粄稍微帶點脆口感香糯爽口,吃完齒頰留香;另外還可煮雞湯、豬肉湯吃等等。(朱雙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