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增顏值 社區添活力

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梅縣區華僑城兒童活動中心玩耍。(吳麗伶 攝)
美麗宜居,群眾溫暖幸福;盤活資源,社區治理完善……梅縣區新城辦事處多措並舉推動城市品質提升,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近年來,梅縣區新城辦事處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搶抓“蘇區+灣區”政策機遇,提前謀劃、主動作為,深入開展“三爭一創”行動,不斷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提升人居環境“顏值”,不斷擦亮基層治理“底色”,用看得見的變化回應群眾新期待。
環境有“裏”又有“麵”
雜亂的三網線路經過“梳理”變得井然有序,脫落的牆麵被多彩的繪畫替代,公共照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一年來,位於新城街道的郵政宿舍小區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我們住的老舊小區實現‘逆生長’,人人都誇環境好,不僅基礎設施更完善,還引進智能化係統管理,讓我們住得更舒心!”小區住戶何誌鴻高興地說。
據了解,郵政宿舍小區改造項目包括道路、停車棚改造,新建雨水、汙水管網係統,建設信息化門禁、監控、充電樁等,提升了群眾居住品質。“利用老舊小區改造契機,我們計劃在樓頂安裝分布式屋頂光伏電站,促進項目提質增效。”項目方中競發工程管理谘詢有限公司現場管理人員張振東表示,項目獲得的收益分成將用於小區物業管理等日常支出,進一步增強居民的幸福感。
郵政宿舍小區的蛻變是小區居民與政府攜手共建美好家園的見證。“自試點改造老舊小區起,新城辦堅持‘以小區改造帶動周邊環境整體提升’原則,探索片區聯動改造模式。”新城辦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丘立梅告訴記者,從新型基礎設施、綠色社區、智慧社區建設著手,新城辦紮實做好項目謀劃申報,試點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光伏一體化建設項目”,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提升。“程江社區(村)美麗宜居村莊整治提升項目還獲批2025年第一批以工代賑示範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600萬元,這讓我們工作更有方向和幹勁。”丘立梅補充道。
聚力城市人居環境品質提檔升級,新城辦還籌資對華僑城廣場進行改造,增設不少健身器材,並打造兒童活動中心,以滿足不同年齡人群的休閑需求。“我們把華僑城廣場打造成集綜合展示、公共服務、經濟發展、文化傳播、市民休閑於一體的城市客廳,助力城市更新,實現城市風貌品質的華麗轉身。”新城辦黨工委副書記劉煜輝表示。
滿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社區直接在一線麵對群眾,在服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市場不願意、政府難兜底、社會組織做不好的問題。”劉煜輝介紹道,為更好地做好社區治理工作,新城辦事處先行先試,引導轄區5個社區在2022年探索成立社區商務服務公司,由社區書記擔任公司法人,通過市場行為盤活社區資源,發揮最大社會價值,讓社區不等不靠也能滿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今年,省委社會工作部下發《關於開展黨建引領社區運營新模式試點的通知》,鼓勵探索發展社區新型集體經濟,深入開展黨建引領社區運營試點工作,紮實推進‘兩社三中心’建設。”新城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城辦事處各社區以提升經營性收入為突破口,因地製宜探索社區運營模式。
華僑城社區成立的華寶商務服務有限公司,通過投資光伏發電項目、承接老舊小區改造民意收集調查服務、社區設施管理等相關項目,實現經營性收入零的突破。“我們不以營利為首要目的,通過從居民生活服務入手,挖掘整合更多社區資源,通過多元經營,提升社區自我造血功能,助力推進全科網格化管理實體化運作。”華僑城社區黨委書記李琦勝說,下一步將利用部分閑置自有資金,投資一些抗風險能力強的項目,進一步將公司做大做強,更好地服務群眾。
為了提高社區商務服務公司的運營能力,新城辦積極搭建平台,引導國企、私企及社會組織等成為社區“合夥人”,截至去年底,5個社區分別與相關企業簽訂共建協議。“今年5個社區商務服務公司將探索與梅州超能數通有限公司成立‘合夥人’公司,共推智慧家園項目。”劉煜輝說,社區商務服務公司秉持“小生意+大公益”理念,所得利潤用於反哺社區發展,走出了一條城市基層治理的新路子。
“現代社區建設要形神兼備,服務中心、鄰裏中心、活動中心是社區建設的形態,社氣、社品是社區建設的神態,缺一不可。結合各社區實際,新城辦事處彙聚多元治理力量,不斷創新社區活動形式和擴大社區服務供給,推進‘兩社三中心’建設,讓群眾幸福感‘升溫’。”劉煜輝表示。(記者 吳麗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