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家門口享省級醫療服務
五華這個人口山區大縣,曾經被“大病外流”的難題困擾,患者為求複雜骨科手術治療,不得不長途跋涉前往省市級醫院,承受著高額的就醫成本。如今,隨著“雙百行動”的“以院包科”幫扶新模式落地生根,當地患者就醫不用再遠走奔波了。
今年1月24日,是五華醫療發展進程中的關鍵節點。在南方醫科大學“雙百行動”駐五華服務隊的積極協調下,五華縣人民醫院與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骨科醫院)“牽手”,成立“廣東省骨科醫院五華合作院區”。這一合作,提升了縣域專科服務能力,成為破解基層“看病難、看病貴”的關鍵一招。
合作伊始,雙方就為合作院區精準定位,錨定脊柱微創、關節置換、創傷修複三大主攻方向。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派出“豪華陣容”,由全國著名骨科專家金大地教授領銜,聯合多學科專家,為五華合作院區量身定製“三年骨科建設目標和規劃”。同時,針對山區群眾高發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引入“椎間孔腰椎內鏡技術”,推動手術從傳統邁向微創,大大縮短患者康複周期,為患者打開一扇快速康複的“新窗”。
為實現技術幫扶“零距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打破傳統幫扶模式,構建起立體化支援體係。金大地教授、彭玉平教授等名醫紛紛深入五華,為科室管理“把脈開方”;程亮教授手把手指導五華縣人民醫院醫生完成2例高難度腰椎椎間孔鏡手術,填補縣域微創脊柱技術空白,術後患者恢複良好,醫療費用大幅降低,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省級醫療服務。此外,多學科專家輪流坐診,形成“以骨科為龍頭,多專科聯動提升”的良好局麵。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還大力實施“1+6+N”本土人才孵化計劃,康複科李海紅博士駐守五華一年,為康複醫學中心建設出謀劃策;五華縣人民醫院骨科骨幹分批前往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進行6個月的臨床實訓,學習前沿技術,讓醫療技術在五華“生根發芽”。
“以前這種手術得去廣州的大醫院排隊預約,花費巨大。現在在五華就能做,醫保報銷後自費不到3000元,太方便實惠了。”五華縣人民醫院首例腰椎椎間孔鏡手術患者鄒女士激動地說。
“以院包科”幫扶模式得到業界高度認可,被列為2025年省衛生健康重點工作。五華縣人民醫院院長陳青山滿懷信心地表示,將把“骨科經驗”複製到更多專科,力爭創建市級重點專科。(記者 賴鋒 特約記者 周揚 曾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