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區縣動態

“柚”見豐收景 奔向致富路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11-12 11:12:27

近年來,梅縣區大力實施梅縣金柚提質工程,持續推動金柚品質做優、品牌做大。(連誌城 攝)


柚農忙著采摘金柚,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高訊 攝)


在梅縣區金柚產業園內,工作人員對采摘回來的金柚進行清洗、分級。(連誌城 攝)


梅縣區農業農村局嚴把金柚質量“關卡”。(高訊 攝)


霜降後,梅縣金柚陸續進入成熟采摘季,柚農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高訊 攝)


  

  “柚”到一年豐收季。梅州柚·梅縣金柚作為“中國金柚之鄉”梅縣區農業主導產業,不僅是柚農的“致富果”,更是推動梅縣區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梅縣區大力實施梅縣金柚提質工程,從源頭把控品質、拓寬銷售渠道、多元延鏈強鏈、產業園區建設等方麵蓄勢發力,持續推動金柚品質做優、品牌做大。

  喜迎豐收

  梅縣金柚顯活力

  霜降後,梅縣金柚陸續進入成熟采摘季,漫山遍野的柚子樹鬱鬱蔥蔥,沉甸甸的柚子掛滿枝頭,一個個碩大飽滿的金柚令人垂涎欲滴、“柚”惑十足,柚農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

  走進雁洋鎮大坪村綠家園農場柚子種植基地,一株株鬱鬱蔥蔥的柚樹整齊有序地布滿山頭,散發著柚子的芳香,負責人楊小慶臉上也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和工人們穿梭柚樹林忙著采摘、搬運、裝車,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每到豐收季,我們都要聘請附近的村民幫忙采摘,可以說這些柚子讓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楊小慶告訴記者,他種了800多棵沙田柚樹,其中有不少是30多年的老樹,經農業部門測算,畝產量11903斤。

  記者了解到,基於前幾年高位嫁接的柚樹進入豐產、擴種金柚開始掛果、雨量充足單果重增加,今年梅縣金柚的麵積和產量均有增長。根據梅縣區農科所10月份對金柚主產區8個試驗基地金柚質量進行隨機抽取監測顯示:果實外形端正,著色良好,大小均勻,平均單果重1.33公斤,單果重比增3.9%。

  近年來,梅縣區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聚焦做大做強金柚主導產業,推動金柚種植、生產、銷售、加工、文化等一體化發展,促進了金柚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目前該區有柚農5萬多戶,金柚人均年收入1萬多元,占農業人口人均年收入的40%和主產鎮農民人均收入80%以上,金柚已成為農民的“搖錢樹”“致富果”。

  梅縣區還大力扶持企業發展金柚精深加工,成功開發出金柚酒、金柚茶、金柚含片、柚苷等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產品。目前,該區培育金柚深加工企業12家。同時,梅縣區打造石扇金柚文化街、鬆口古驛道和雁洋南福金柚公園、大黃村豐收廣場等休閑農業示範點,以農促旅,以旅興農。

  接下來,梅縣區將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依托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充分發揮梅縣金柚基礎優勢,整合資源,強化管理,補齊短板,加快推動金柚產業提質增效,凝心聚力推進金柚全產業鏈開發和科研利用,進一步提高梅縣金柚品牌競爭力,以“柚”賦能鄉村全麵振興,助力建設全省“百千萬工程”典型區。

  聚焦品質

  梅縣金柚更“甜蜜”取經

  適時采摘柚果、保證產品質量、規範保鮮包裝……9月底,梅縣區政府發布了《關於加強金柚質量管理的通告》。為進一步發揮“梅縣金柚”品牌效應,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實現金柚提質增效,梅縣區農業農村局開展金柚質量巡查宣傳,指導柚農做好金柚後期管理工作,引導他們適時采摘、合理儲藏,嚴把金柚質量“關卡”。

  “我們主要是提醒廣大柚農,要根據《關於加強金柚質量管理的通告》要求,在霜降後視金柚成熟程度適時采摘,同時堅持‘質優價優’原則,把好金柚質量關,共同努力做大做強梅縣金柚品牌。”梅縣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推廣研究員房誌芬說。為引導柚農遵循金柚生長規律,預防早摘現象發生,農技人員還先後到白渡鎮、鬆口鎮、雁洋鎮的柚園裏,隨機摘取柚果,用專業儀器進行糖度測試。

  規範金柚種植采摘,“好柚子有好價錢,好柚子不愁賣”的理念也更加深入柚農心。“我們在種植過程中從細節入手,嚴格規範化管理,不斷提升金柚品質。”柚農謝敏說,要保證金柚品質好,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柚農謝高峰告訴記者,經過用心管理,也受天氣影響,今年柚果質量比去年好很多,糖度高了不少,口感也相當不錯。

  今年10月,梅縣區農科所對金柚主產區8個試驗基地金柚質量進行隨機抽取監測顯示:果實清甜爽口化渣,具有明顯金柚蜜香味,食後無苦味,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即糖度)最高達14.5度,最低10.5度,平均12.5度,比去年高1度以上,水分足。10月天氣持續晴好,日夜溫差大,有利於品質提升。

  近年來,梅縣區堅持“品質贏市場”,大力推廣金柚標準化種植,用工業思維方式發展現代農業,新建金柚種植示範基地37個,培育脫毒種苗、建設高標準果園,提高金柚種植管理水平,推廣測土配方、科學施肥、病蟲綠色防控、無病毒苗木培育、金柚塔型修剪等優質金柚栽培技術。同時,組建金柚綜合服務隊、農機服務隊等為柚農提供農資農機農技一條龍服務,進一步提高金柚品質。

  梅縣區還打造南龍科研基地,建立26畝梅縣金柚無病毒種苗繁育中心、20畝柚類種質資源圃,收集全國約152種柚類品係,脫毒梅縣金柚原種4個品係,建設完善黃龍病檢測室和土壤化驗室,為金柚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觸網蝶變

  梅縣金柚走出去

  手機變身“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流量變成“新農資”……近年來,電商發展勢頭越來越猛,顛覆了傳統的銷售模式,不少柚農紛紛化身“主播”,在直播間為梅縣金柚帶貨。隨著直播間訂單源源不斷地增加,分類、稱重、裝袋……柚農們忙得熱火朝天,一袋袋貼上物流單的梅縣金柚被送到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

  鬆口鎮的陳增理便是搭上電商快車的柚農之一。“我是2020年開始做電商賣柚子的,主要是通過社區團購營銷模式,開啟預訂模式,確保每天新鮮采摘即時寄出去。”嚐到電商甜頭的陳增理告訴記者,其實隻要柚子品質有保證,就能迅速積累用戶和流量,顧客複購率也會高。“觸網”讓陳增理的柚子銷路越來越寬,每年經他手賣出去的柚子約80萬斤。

  隨著網絡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的快速發展,梅縣區近年來積極探索“互聯網+”經濟發展新常態,通過電商為梅縣金柚產業發展賦能。“我們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傳統市場、電商渠道互促,全麵加強金柚宣傳推介,實現金柚產銷有效對接,進一步擦亮梅縣金柚品牌。”梅縣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該區還實施電商人才隊伍建設,2024年通過網紅直播帶貨等方式,培訓電商直播人才60人。

  近年來,梅縣區積極開展慶豐收、網紅直播帶貨、金柚展銷等活動,通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宣傳相結合等方式加大梅縣金柚區域公共品牌宣傳,提升品牌知名度,“梅縣金柚”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入選全國“土特產”推介名單,“梅縣金柚采摘節”榮登全國“節慶品牌影響力百強榜”。2023年,梅縣區榮獲 “品牌興農”全國首批專項典型案例。

  梅縣區還通過“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國家試點縣和廣東省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項目,建設電子商務聚集區,搭建特色農產品電商平台。同時,建設鎮、村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成19家鎮、150家村級電商服務點,建設1個區級運營社、356個益農信息社。“建設農產品網絡銷售服務體係,也讓梅縣金柚更好地搭乘電商快車走出大山。”梅縣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吳麗伶 特約記者 馮森達 吳碧芬 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