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群合力搶農時 災後複產耕種忙
機械作業、田間插秧、秧苗吐綠……連日來,蕉嶺縣新鋪鎮矮嶺村搶抓農時,組織人力物力,加快推進複耕複種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農業生產損失。
蕉嶺縣新鋪鎮加快受災農田複耕複種。
攻堅克難
全力清淤清障
“今年的特大洪水給村裏帶來了嚴重內澇,致使800多畝農田受災,其中蕉嶺縣稻發種養專業合作社的350多畝育種農田受災嚴重。”矮嶺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鍾勁梅說。
在全麵摸清農業受損情況的基礎上,矮嶺村爭取縣鎮支持,搶抓時間對災毀農田進行清淤清障、疏通溝渠等工作,讓群眾安心複產。在推動複耕複種過程中,鍾勁梅遇到許多難題。看似簡單的農田清淤清障,在實際操作中卻困難重重。“洪水衝毀了部分機耕路和圳道,導致大量石塊堆積在農田裏,僅憑人力根本無法清理,還影響後續機械作業。”鍾勁梅說,在多方支持下,村裏調度了吊機等重型機械設備,將石塊吊到路上進行爆破後運走,確保農田能順利耕作。
除農田清理外,灌溉設施修複也是一大難題。由於矮嶺村一直依賴石窟河的水源進行灌溉,暴雨導致引水渠嚴重損毀,不少農田麵臨灌溉用水短缺的問題。“在縣鎮支持下,我們緊急調用了水庫水源進行灌溉,並協調縣相關部門加快對引水渠和水泵房進行維修。”鍾勁梅說,在多方共同努力下,7月1日矮嶺村恢複了灌溉用水,為複耕複種提供了有力保障。
“鎮村在人力、物資上給予了我們最大幫助,有什麼需要他們都會盡量滿足,使我們更有信心安心生產。”蕉嶺縣稻發種養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傅建新說,他們利用10多天的時間完成了受災農田的平整和犁田工作,目前順利進入了插秧階段。
搶抓時間
加快複耕複種
日前,記者在稻發種養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複耕複種現場看到,30多名工人熟練地將一株株嫩綠的秧苗插入田中,放眼望去,稻田裏一片生機勃勃。另一邊,農機手駕駛旋耕機來回穿梭,加緊平整土地,奏響農業“複耕曲”。
“目前正在插秧的是育種田,在特定的育種過程中,人工插秧是必要的。這樣能確保育秧材料的精確栽插和後續的育種試驗成功。”傅建新告訴記者,除插秧外,目前還同步開展平整、打地、管水等工作。“工人們都在加班加點,爭取7月20日左右完成全部插秧。”傅建新說。
在采訪過程中,複耕複種現場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由於農田裏的淤泥較深,一輛犁田機在作業時陷了進去,動彈不得。得知這一情況後,鍾勁梅迅速聯係了一台挖掘機前來救援。經過半個小時的緊張救援,犁田機成功“脫困”。
據了解,為加快受災農田複耕複種工作,蕉嶺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災後複產技術指導。同時,組織社會力量對受災較輕的田塊進行搶收,並疏通排灌渠道,向受災各鎮發放一批救災種子和農藥。(記者 楊喬穎 特約記者 汪敬淼 廖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