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區縣動態

彙聚力量 共渡難關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6-29 09:45:54

梅縣區丙村鎮支援隊伍和當地鎮村幹部在鬆源鎮橋背村開展清理工作。(受訪者供圖)

  

  “6·16”強降雨,給梅縣區部分鄉鎮造成嚴重洪澇災害。麵對災情,梅縣區采取“大兵團作戰+網格化管理”的方式,彙聚各方力量共同應對這場“硬仗”,高效有序地推動災後恢複重建工作。

  在鬆源鎮橫坊村,來自南口鎮的支援隊伍正在安排挖掘機、鏟車對倒塌的房屋進行清理。“我們分兩批共50多人到鬆源鎮支援,最早的一支應急隊伍6月16日晚上就到了。”南口鎮黨委副書記溫燕權說,他是6月23日早上接到對口支援橫坊村的任務後抵達現場的,當時村裏道路不暢、房屋倒塌、基礎設施損毀,廣場淤泥堆積,清理難度較大。

  “這段時間我們主要的工作任務是清理道路、圳道的雜物和淤泥,並進行清洗。對需要幫助的村民,我們也盡可能安排人手入戶。”溫燕權說,南口鎮還調度了一輛消防車、兩輛皮卡車和三台高壓泵到現場,在當地租用了1台挖掘機和1輛皮卡車配合工作,並和指揮部協調了其他機械作業。

  據統計,目前南口鎮支援隊共清洗房屋19間,道路2.6公裏,公共設施1500平方米,清理倒塌房屋和淤泥土方52車,消除安全隱患8處。接下來,他們的工作重點將放在大麵積倒塌的老屋清理上,爭取早日幫助受災村民渡過難關。

  “還有最後幾處堆積在巷尾的垃圾,下午我們再幫著清理完,早點讓村民們回歸正常的生產生活。”6月28日,在鬆源鎮橋背村,來自丙村鎮的隊員們正在進行短暫的吃飯和休息。人群中,丙村鎮黨委委員鄧幫清端著盒飯,和同事們討論下午的工作計劃。這些天來,在他們的支援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被洪水浸過的橋背村已經變了個樣。

  橋背村是梅縣區受災最嚴重的村莊之一。6月23日,在梅縣區委、區政府部署下,丙村鎮調配2台挖掘機、1輛鏟車以及高壓水槍等一批應急救援設備,由鎮幹部組成共40餘人的隊伍,分別前往鬆源圩鎮、橋背村等受災核心區支援清理工作。

  如今,橋背村清淤工作基本完成,村道洗刷一新,不少村民回到家中各自清掃,重新燃起生活的氣息。“我們除了完成公共區域的清淤清障,也會想方設法解決各家各戶遇到的困難。”丙村鎮支援幹部鄭衛彬說,幾天前,支援隊伍在進行村道清掃時了解到,由於勞動力不足,一位老人無法自行清理房屋,於是他和其他幾名幹部帶著工具便過去幫忙,把老人的房屋清洗幹淨。

  據了解,梅縣區采取“大兵團作戰+網格化管理”的方式,前期統籌轄區各鎮黨員幹部及民兵920人,組成16個工作組,由各鎮黨委副書記帶隊到鬆源鎮、鬆口鎮開展清理工作;6月21日,再安排15個鎮分別對口支援受災嚴重的鬆口、鬆源、白渡、桃堯4個鎮,加快災後恢複重建工作。目前,全區受災的7個鎮均已基本完成清淤清障工作。

  在鬆源鎮,來自區直機關、9個鄉鎮的300餘名黨員幹部根據實際工作設有秩序維持組、後勤保障組、困難家庭安撫組等3個工作組;對核心重災區劃分10個工作網格,安排10個現場清理、消殺小組,各自領崗履責。此外,通過區委組織部牽頭,全區共有160餘名原籍鬆源的黨員幹部返鄉支援,下沉到12個受災較為嚴重的行政村。通過網格的精確劃分,鬆源鎮將資源有效聚焦在重點領域,有序推進受災點清淤清障、環境消殺、物資調配等各項工作。(記者 吳麗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