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區縣動態

做優生態牌 念好產業經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5-06 10:42:47

梅縣區雁洋鎮陰那山下的陰那村,一幅環境優美、產業興旺、鄰裏和睦的鄉村振興“詩意圖景”。(吳騰江 攝)


  村莊環境幹淨整潔、產業發展生機勃勃、文明鄉風浸潤心田……行走在梅縣區雁洋鎮陰那山下的陰那村,一幅環境優美、產業興旺、鄰裏和睦的鄉村振興“詩意圖景”映入眼簾。作為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陰那村近年來充分利用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資源的優勢,打好生態牌、講好禪文化、做好茶產業,暢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和美鄉村。

  內外兼修

  村莊環境提質升級

  漫步在陰那村的村道上,景色秀美,綠樹成蔭,一排排白牆青瓦斜頂的客家民居整齊劃一,可謂一步一景,令人沉醉。據介紹,去年以來,陰那村在黨群服務中心周邊及茶園新種植櫻花270多株,全村共種植了杜鵑、彩葉蕉、黃楊等花卉1萬餘株,呈現出路路見花、處處是景的新貌。“村裏環境好了,我們的心情也更美了。”村民張友娜點讚道。

  陰那村的發展得益於黨建引領、久久為功,也得益於華銀集團持之以恒地結對幫扶、反哺家鄉。近年來,華銀集團捐資2000多萬元,整村推進253座民房風貌整治提升,建設老人活動中心、文體廣場和休閑長廊等一係列民生項目,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建成48間店鋪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0多萬元,成為了全省“萬企興萬村”的典型。

  “‘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華銀集團旗下華銀建築公司和雁洋鎮政府簽訂結對幫扶協議,大力支持陰那村建設。”陰那村黨支部書記溫國慶告訴記者,村委也搶抓丙雁鬆鄉村振興示範帶創建的機遇,推動綠美公園、休閑長廊等硬件提檔升級,加固黨群服務中心周邊的橋梁、堤壩等,不斷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人居環境;實施網格化和積分製管理,讓村民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形成村民共建共治長效機製。

  建設和美鄉村,文化內涵不可或缺。春節期間建成開放的村史館便是陰那村對外展示的窗口,包含六大板塊,詳細敘述了陰那村的蝶變、振興之路,為村民留住鄉愁記憶、傳承鄉村文化、豐富文化生活提供了重要載體。“村史館是助力鄉村振興的‘加油站’,可以凝聚民心,讓村民對村莊更有認同感和歸屬感,激發他們幹事創業的熱情,把陰那村建設得越來越好。”溫國慶告訴記者。

  多措並舉

  發展壯大“茶業圈”

  陰那山上滿是翠綠,茶農身挎竹簍在層層疊疊的茶壟裏巧手翻飛,一捏一提一放,一枚枚新芽便落入簍中……清明節前後,在陰那村到處可見采茶的繁忙景象和豐收喜悅。“產業強村是陰那村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關鍵一招,我們在牢牢守住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前提下,大力發展茶產業,全村茶葉種植麵積3850畝,年產量約43噸,產值達1600萬元。”溫國慶說,得益於突出的生態優勢,陰那山所產的茶葉品質良好,深受消費者喜愛。

  為更好打響陰那茶葉的知名度,改變過去農戶“單打獨鬥”的經營模式,陰那村在2019年成立了陰那山靈峰茶業專業合作社,打造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鏈。“我們主要是不斷提升茶葉品質,推進茶葉精深加工,從而推動陰那茶葉產業蓬勃發展,實現村集體和群眾穩定增收。”合作社發起人之一李讚隆說。

  如今,華銀集團的新茶廠也正在加快建設中,投入使用後可提升村民茶葉加工標準化水平,提高茶葉產值。

  近年來,陰那村還著重在茶旅融合發展上做文章,大力發展生態遊、鄉村遊,陰那山萬株茶園櫻花、陰那山茶海觀峰、靈光寺禪茶產業基地等吸引了大批遊客“打卡”。

  “村裏的旅遊資源很豐富,而且都和茶息息相關,也帶旺了村裏的酒店、民宿、特產店鋪等增收。”溫國慶說,接下來將繼續盤活旅遊資源,拓展以禪茶文化為主的鄉村生態富民產業,推動村內旅遊業態提檔升級。

  為進一步完善“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建設,陰那村結合實際製定了2024年十大重點任務。“我們謀劃補短板、促發展項目32個,緊緊圍繞發展現代鄉村產業、實施鄉村建設、完善鄉村治理、打造綠美生態等方麵,改善人居生活環境,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不斷提升整體實力,打造和美鄉村。”溫國慶表示。(記者 吳麗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