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新顏值 “造”福千萬家

三角鎮墟鎮社區金龍花園居民在改造後的小廣場上舉行“百家宴”,增進鄰裏感情。(江嬋 攝)

江南街道根據小區的地理位置和院落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改造。(鍾小豐 攝)

改造後的金龍花園居住環境得到大幅改善。(張瑩娜 攝)

改造後的新中苑小區環境幹淨整潔。(鍾小豐 攝)

老舊小區改造後的變化,讓居民看在眼裏,樂在心中。(鍾小豐 攝)
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老百姓獲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從牆皮脫落、環境雜亂、設施缺乏,到外立麵翻新、綠化提升、服務優化,梅江區一個個老舊小區“靚”起來,一棟棟舊房子“新”起來,居民的生活品質得到實實在在提升。
近年來,梅江區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改造內容主要為外立麵提升改造、線纜整治、道路攤鋪規範、車位劃線等。2021年至2023年,該區已謀劃改造221個老舊小區,惠及居民12526戶。
鄰裏情更深 樂享新生活
“這是我們小區改造後鄰裏間的首場聚會。大家坐在一起拉家常,增進鄰裏感情。”2023年9月26日晚,梅江區三角鎮墟鎮社區金龍花園小區居民陳秀平對小區“百家宴”活動連連稱讚。當晚,150多戶居民代表圍坐在一起吃晚飯、看節目、聊家常,現場氣氛溫馨和諧,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此次舉辦“百家宴”,是業主們為感謝政府的民生工程所為,也是促進鄰裏關係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金龍花園小區建於1998年,共有7棟主體樓,曾經是“無單位管理、無業主委員會、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導致出現車輛亂停放、垃圾成堆等情況。2020年,三角鎮緊緊圍繞群眾所需所盼、所急所憂,將金龍花園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改造內容包括二次加壓供水、管道清理、線纜落地、道路維修、停車線規劃、門樓更新、垃圾亭設置等民生工程。”三角鎮副鎮長丘維鑫告訴記者,項目於2021年基本完成,經過整體規劃施工、有序改造後,讓小區從“能住”到“好住”,從“安居”到“宜居”再到“樂居”。“現在小區煥然一新,不少樓棟也加裝了電梯,住得更舒心了,小區業主凝聚力也越來越強。”在小區居住了20年的王忠輝告訴記者,如今住戶參與小區公共事務的主觀能動性日益增強,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提升小區環境。
彩繪畫上牆 繪出新風尚
平坦寬敞的水泥路麵、粉刷一新的樓房牆體、重新鋪設的雨汙管道、整齊有序的停車位……走進梅江區江南街道新沙巷,幹淨整潔的小區環境讓人眼前一亮。曾經的老舊小區如今正煥發新生,實現“逆齡”蛻變。
據了解,新沙巷周邊民居始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沿線共24棟老宿舍樓,因年代已久,存在管線淩亂、自來水管道老舊、無消防設施、下水道堵塞、外牆脫落、路麵破損、蚊蟲滋生等問題,給居民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成了困擾居民的煩心事。
江南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著力推進新沙巷老舊小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工作,根據小區的地理位置和院落實際情況,堅持因地製宜,累計投入900多萬元,對小區牆麵、路麵、瓦麵、管道等進行全麵改造。同時,為確保老年人安全,還在通往梅江公園的樓梯上加設了扶手。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讓居民看在眼裏,樂在心中。“親民愛民改造老房、水溝流通道路寬敞、車輛管理停放有序、環境優美宜業宜居、已改老房燦爛奪目、園林設置如詩如畫、居如蓬萊人人讚揚。”看著煥然一新的家園,在新沙巷生活了30多年的黃叔由衷感慨。
在改造老舊小區的過程中,江南街道不僅改造外露的“麵子”,還提高了居住的“內涵”。記者在新沙二巷看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彩繪作品“躍”上牆壁,牆繪內容不僅有3D卡通動物、童年遊戲等主題元素,還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家風家訓等宣傳內容,為社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清新、亮眼的圖案,讓行人都忍不住多看幾眼。“改造項目完成後,我們還充分聽取居民關於小區美化以及後續管理發展等方麵的意見,邀請專業人士繪製主題牆繪,對新沙二巷沿線800多米牆體進行美化提升。”梅南社區黨委副書記黃禮業說。
聚焦重難點 願景變實景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梅江區江南街道新中路南側的梅州海關宿舍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梅州海關宿舍建於1989年,此次改造主要包括完善水電基礎設施、消除外立麵安全隱患、優化公共空間、線纜整治等,預計今年5月竣工。”梅龍社區黨委書記陳湘鴻告訴記者,江南街道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摸清改造底數和需求,確保改造符合民意、惠及民生。“小區建設年代已久,存在許多問題,社區幹部前期入戶聽取了我們的意見建議,將真正有利於小區改造、人居環境改善的合理化建議納入改造方案。”老住戶魏文金很是期待小區改造提升後的“新”生活。
據陳湘鴻介紹,梅龍社區計劃利用小區閑置資源,打造黨員之家,同時將黨建引領物業服務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實現網格黨支部、業主管理委員會、小區物業“三方聯動”,助力社區治理提質升級,努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位於西郊街道和諧小區改造現場,外立麵、道路改造工作正熱火朝天進行中。“城西大道提升改造項目包含14個小區,和諧小區便是其中一個。”老舊小區主體改造項目負責人李國鋒告訴記者,該項目的主體改造、基礎設施建設分別於今年1月底、8月完成。
近年來,西郊街道大力實施“黨建+項目”模式,在建設過程中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從美觀、實用、便捷三大方麵對小區的牆麵、道路、下水道管線等進行改造。同時推動小區管理與基層黨組織建設、居民自治機製相結合,彙聚起基層“微力量”。
隨著改造工程的不斷推進,曾經在歲月中失去光彩的老舊小區正在“脫胎換骨”,煥發出新活力,居民也在細微之處切實感受到了民生溫度。下一步,梅江區將進一步係統謀劃推進城市更新,增強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效,以更高標準、更實措施、更優服務,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記者 張瑩娜 特約記者 鍾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