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褪色 餘熱顯擔當
——記豐順縣豐良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吳玉林

在豐順縣豐良鎮,有這樣一位老人,12年來,他退休不退“崗”、退休不褪色,投身關心關愛下一代成長工作,繼續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他叫吳玉林,今年76歲,原任豐良鎮黨委副書記,分管關工委工作多年,2009年3月改任非領導職務後兼任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一直以來,吳玉林重視抓好基層組織建設,主動作為,積極發揮“五老”作用,圍繞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開展了一係列工作,得到上級的肯定和群眾的認可。2021年,豐良鎮關工委被市關工委、市文明辦評為“全市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2015年4月,吳玉林被市委老幹部局、市文明辦、市關工委授予育苗幫少先進“五老”稱號。
講好身邊故事
傳播“真善美”
做好一件事不難,難的是十幾年如一日做好一件事。吳玉林就是這樣,十幾年如一日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傾注心血。每提及於此,他都會談自己的做事宗旨:幹就要幹好。
“新時代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要與時俱進。”一直以來,吳玉林堅持“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的原則,以關心、教育、培養青少年為使命,與時俱進推進關心下一代工作。
“學習無止境,隻有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才能提高理論水平和政治判斷能力。”吳玉林意識到,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青少年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堅持結合“三百”活動、“愛心之家”等,每年在中小學校利用“清明”“七一”“烈士紀念日”等節點,為青少年學生講述當地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曆史,以及黎鳳翔、鄧子龍等老一輩革命先烈在豐良進行革命鬥爭的故事,教育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銘記曆史、奮發圖強。他多次在“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好少年報告會上作宣講報告,並組織開展激發青少年奮發圖強的寄語活動,編寫10多篇作品,在中小學宣傳欄、黑板報、小廣播進行宣傳。
“我不會用電腦,課件都是手寫的。”吳玉林在與記者的交流中坦言,每次宣講前,他都會像以前工作時那樣提前“備課”,手寫宣講稿。宣講稿定好後,他會請鎮裏的年輕幹部幫忙錄入電腦再打印。說話間,吳玉林從櫃子裏拿出多個文件袋,裏麵裝著他的“寶貝”,厚厚的一遝全是他手寫的宣講稿。
“宣講要接地氣,學生們才能聽得懂。”吳玉林表示,他在宣講中不講大道理,而是圍繞當前的社會熱點和黨委中心工作,結合一些身邊發生的故事,引導大家參與鄉村振興、環境衛生整治、垃圾分類等工作。通過一場場宣講,默默地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真、善、美的種子。
開展豐富活動
工作有聲有色
“今年有了‘新鮮血液’,我們關工委的力量增強了。”吳玉林開心地說。最近,豐良鎮黨委為鎮關工委安排了一名剛退休的副鎮長任常務副主任,加強了領導力量。吳玉林保持一貫作風,充分利用作為鎮老幹黨支部委員的身份,主動作為,團結、組織、協調離退休老幹部加入關工委工作中來,發揮“五老”的夕陽餘熱。
近年來,豐良鎮關工委積極發動鄉賢、企業家,成立教育基金會,推進“三百”活動深入開展;主動配合中小學校利用黑板報、學習園地、校園廣播等宣傳陣地,以及組織學生寫心得體會等形式,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深入各村選拔優秀農村創業青年、新農人參加市、縣關工委創業培訓,從2003年至今共組織110多人次分批參加,並做好跟蹤服務工作,引導農村青年創業就業,打造產業品牌,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正因為有一個個像吳玉林這樣熱心的退休老幹部,豐順縣關心下一代工作才開展得有聲有色。他們以退休不退“崗”的使命感,當好革命傳統宣講員、思想道德輔導員、青少年健康成長引導員、科技文化教導員,積極關心關愛下一代成長。
談到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吳玉林表示,關工委組織是老幹部發揮餘熱的最佳平台,雖然今年已76歲了,但還想繼續幹下去。“我很珍惜現在的時光,隻要身體允許,我將繼續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吳玉林說。(記者 王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