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區縣動態

奮起“百千萬” 激活“潛力板”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12-11 10:44:31

水寨鎮緊緊抓住“看球經濟”,激發多領域消費新活力。


水寨鎮在全縣率先啟動“百千萬工程”大家談活動,激發黨員幹部群眾創優爭先的思路和幹勁。


水寨鎮通過“公司+聯農帶村”模式,把優質農副產品納入“水寨優品”品牌,不斷提高村集體收入和村民收入。


在廣東輝駿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組裝車間,工人有條不紊地組裝各式廚房小家電。


五華縣水寨鎮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掃二維碼觀看視頻


  成立強鎮富村公司盤活資源,積極培育“四上”企業擴展稅源,紮實推動城鄉融合產業社區綜合發展示範帶建設助農增收,持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環境,打好“中超”牌激發消費活力,率先啟動“百千萬工程”大家談凝聚合力,織牢全科網格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今年以來,五華縣水寨鎮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落實市委、縣委工作安排,堅持把“百千萬工程”作為統攬全局的頭號工程來抓緊抓實,摸清實情、理清思路,在2023年10月全市鎮(街)經濟高質量發展考核排名第一,以實招硬招、巧幹實幹推動鎮域高質量發展。

  做強鎮域經濟 注入發展動能

  走進水寨優品·鄉村振興積分館,主播正通過直播推介該鎮特色農產品:“這是產自善坑村的五指毛桃,道地藥材,煲湯鮮美……這是我們梓皋片產業社區生產的絲苗米,顆粒飽滿,營養豐富……”

  今年,水寨鎮充分發揮城區鎮的優勢,率先在全縣組建產權關係明晰、組織管理高效、利益分配合理的鎮級國企“強鎮富村公司”,通過“公司+聯農帶村”模式,把優質農副產品納入“水寨優品”品牌,利用線上線下等銷售方式,助農增收、打響品牌、為企紓困。“鎮公司的第一業務就是聯農帶村!”這是聊起強鎮富村公司,水寨鎮黨委書記黎輝文的第一句話。據介紹,水寨鎮形成了“強鎮富村公司+廠房出租+聯農帶村+社區服務+資產盤活+綠美建設+基建服務”的“1+N”發展模式,將鎮政府主導和市場化運作有機統一起來,預計今年淨收益250萬元以上,逐步探索一條推動鎮域經濟發展、村集體經濟持續增收的新路。

  除了發展壯大鎮級國企外,水寨鎮還積極培育“四上”企業、壯大“四上”企業,做大蛋糕,鼓足腰包。

  走進位於廣州番禺(五華)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廣東輝駿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組裝車間一派繁忙景象。該集團製造業板塊主要生產各式廚房小家電、華碩電腦主板等,產品全部出口。“預計今年集團年產值超20億元,比去年增長超30%,明年小家電板塊計劃進行技術改造,上線半自動化生產線。”廣東輝駿科技集團小家電常務副總經理程光華表示,五華縣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水寨鎮政府幹部掛鉤聯係企業,近年來為企業解決了不少環保、稅收等方麵的問題。

  據了解,廣州番禺(五華)產業轉移工業園地跨水寨、橫陂、轉水三鎮,目前落戶企業132家,其中建成投產企業83家(規上企業32家)。今年1-9月,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3.798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4.856億元,分別比增20.6%、25.1%。

  “一邊服務、壯大現有‘四上’企業,另一邊我們還建立培育庫,梳理指導符合條件企業盡快上‘四上’。”黎輝文表示,今年以來,水寨鎮全力落實五華縣“四上”企業培育“1+4”實施方案,堅持常態化深入企業開展協調服務,強化指導幫扶,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做好增“進”減“退”。“落後的產能,要果斷淘汰‘出庫’,積極把‘先進產能’增進來。”黎輝文表示,目前,水寨鎮共有108家“四上”企業,力爭今年完成新上規入庫15家以上。

  聚焦產業社區 激活發展引擎

  進入11月,崗陽村沿河路幾百畝金燦燦的水稻在微風中搖曳,即將迎來收割。誰曾想,這裏是撂荒多年的土地,如何完成複耕複種,甚至解決土地集約流轉、發展特色產業,成為當地一件頭疼的事。

  “用工業化思維發展鄉村產業!”偶然一次會議的內容,讓黎輝文茅塞頓開,隨後水寨鎮探索在地域相鄰、資源相連的梓皋片壩心村、崗陽村、善坑村、榕樹村4個村建設鄉村產業社區,並率先在全市掛牌成立梓皋片鄉村產業社區臨時黨支部,以黨建引領產業社區綜合示範帶建設,解決農村撂荒耕地和產業發展難題。目前,集約撂荒耕地等共3000多畝,吸引十多家企業落戶產業社區,引進五指毛桃基地、黑豆種植基地、絲苗米種植基地等20多個項目,預計年收益達2800萬元。

  “解決農村撂荒耕地問題,關鍵環節在解決土地儲備和流轉交易。”水寨鎮常務副鎮長、梓皋片鄉村產業社區聯合黨支部書記劉伯強告訴記者,水寨鎮利用“數字水寨”綜合信息平台加快了土地集約流轉的效率,“在這個平台上,符合經營權流轉的土地信息和意向經營方信息是雙向互動的,信息透明,能在全國找合適的‘買家’。”劉伯強說,目前,水寨鎮有105畝儲備土地掛網待轉。

  他站在壩心村村委會門前,指著眼前一大片田地侃侃而談:“梓皋片區產業社區綜合示範帶以絲苗米、黑豆、蔬菜、五指毛桃等作物為主,梓皋洞生態農場已部分開放,以後還會在壩心村建設農產品倉儲加工基地,再也不用到幾十公裏外加工水稻了。”

  聚力城鄉融合 彰顯發展特色

  步行進入水寨鎮華景街,寬敞明亮的瀝青街道、整齊劃一的停車線與不遠處商家、群眾的笑臉相呼應,一幅和美社區圖在眼前徐徐展開。這僅僅是水寨鎮全域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變化一角。目前,水寨鎮已累計爭取上級資金5358.29萬元,推動城興片、華貿片、大壩片等6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有序開展。

  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是五華縣十大民生工程之一,事關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環境幹淨了,我們做生意都覺得舒服多了。”在華景街的肉檔經營戶李水文說。據了解,華景街道路改造共投入360多萬元,惠及周邊300多戶群眾。

  鎮域是連接城市和農村的重要橋梁,水寨鎮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拓村道,通河渠,鋪街道……該鎮的幾個村子(社區)麵貌悄然發生著變化。

  11月初,五華縣縣城城中村供排水升級改造工程建設項目(一期)剛剛動工建設,改造內容涉及給水管、汙水管、雨水管和人居環境整治。“施工工期為21個月,預計於2025年8月前竣工。”現場施工人員曾浪清透露。

  變化不僅發生在縣城,走馬水寨鎮各鄉村,處處可見一幅幅城鄉和美的圖景:大布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內,孩童們在嬉戲,黨建文化長廊內,村民正在休閑聊天;羅湖森林公園內草木蔥蘢,不時有村民悠然散步;黃獅新村美食街上,香味撲鼻、人聲鼎沸……

  更為“沸騰”的是作為梅州客家隊主場五華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今年中超大幕開啟,已吸引近30萬名球迷入場。人流背後是巨大的消費市場。作為縣城鎮的水寨鎮,用完善的服務圈、興旺的商業圈、便捷的生活圈緊緊抓住“看球經濟”,帶“旺”一座城。

  在“百千萬工程”的帶動下,水寨鎮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基礎設施升級蓬勃開展。這些積極變化進一步推進了城鄉融合發展,激發了廣大鄉村地區的發展潛能。

  建強黨建陣地 築牢發展根基

  位於水寨鎮梓皋片的榕樹村黨群服務中心,遠看嶄新的瓷磚外立麵很是醒目,內部整潔舒適,寬敞大氣。在3樓會議室,裏麵正在進行一場“百千萬工程”大家談活動。“全村道路的短板在哪裏?”“村裏可以安裝光伏的公共屋頂有多少?沒有資金的話怎麼貸款實施光伏項目?”“哪個片的土地流轉還有哪些困難”……會上,駐村領導、黨員代表、人大代表、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代表、老村支部書記、熱心鄉賢等,圍繞“百千萬工程”,明底數、講優勢、談不足、研政策、謀發展。

  據了解,今年8月新建成的榕樹村黨群服務中心是在該村村委組織號召下,在鄉賢理事會支持下,由鄉賢群眾共同籌集資金重新選址建成。“鄉賢理事會成員中很多是共產黨員,村內外事務中衝在前麵,起到榜樣帶動作用。”榕樹村黨委書記薛梅告訴記者,該村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用好鄉賢理事會功能,在化解群眾矛盾糾紛、帶頭參與“百千萬工程”特別是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中效果明顯,除此之外,榕樹村鄉賢理事會還成立教育獎勵基金,每年獎勵優秀學子,在每年的重陽節會給村中60周歲以上老人發放慰問金。

  不僅是榕樹村,水寨鎮上下無論村民、鎮村幹部還是熱心鄉賢都有一個建設美麗圩鎮、和美鄉村的鄉土情懷,一股黨建引領、鄉賢參與、內外聯動的強大合力正在凝聚,共繪水寨高質量發展的同心圓。據了解,水寨鎮在全縣率先啟動“百千萬工程”大家談活動,在全鎮30個村(社區)全麵鋪開,通過“頭腦風暴”激發黨員幹部群眾創優爭先的思路和幹勁。

  位於五華縣城琴江新城的黃獅新村,道路寬闊、幹淨整潔,灰白相間的房屋鱗次櫛比,這是梅州五華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移民新村。

  三分建,七分管。黃獅新村建立全科網格組織運行機製,將全村446戶2696人劃分成3片網格區域21個網格,每個片區配有網格長、片區網格員、誌願網格長、誌願網格員四級人員。“各級網格員中黨員約占30%,他們下沉紮根到基層網格,準確傳達落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常態化收集和處理社情民意、群眾訴求。”黃獅新村黨支部書記劉勝堂介紹說。

  這是水寨鎮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整個網格,切實做到把黨旗插在網格上,蹚出了一條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子的有益實踐。同時,搭建“數字水寨”融合發展區雲平台,構築水寨鎮共建、共治、共享的數字社會治理體係,全麵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梁鬆春 連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