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金鑰匙 鼓起錢袋子

興寧市徑南鎮新洲村生態種植基地一派火熱的冬作景象。(受訪者供圖)
走進興寧市徑南鎮新洲村,田間的收割機忙著收割稻穀,半掛貨車上裝滿了黑木耳菌棒,種植紅鬆茸的一行行地壟上鋪滿了稻稈,千禧聖女果、草莓番茄的枝蔓沿著支架蜿蜒向上、茁壯生長……駐徑南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員、鎮村幹部和村民們擼起袖子共同勞作,呈現出一派火熱的冬作景象。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任務。為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鄉村全麵振興,今年11月以來,駐徑南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會同村經聯社、農業企業等,聯手打造新洲村生態種植基地。
“我們把產業招商作為第一要務,圍繞發展壯大新洲村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堅持因地製宜,實行外引內培,推進鄉村產業全麵高質量發展。”駐徑南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引進善成農業公司、豐嘉農業公司等農業企業後,采取“工作隊+村黨支部+村經聯社+農業企業+農戶”的經營發展模式,出資18萬元流轉30畝土地開辟特色種植基地,利用冬收後的閑置土地發展紅鬆茸和黑木耳種植產業,打造融合種植、體驗、采摘、綠美等功能於一體的新洲村生態種植基地。目前,該基地已種植千禧聖女果、草莓番茄、胡豆、甜玉米、黑木耳、紅鬆茸等特色作物,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以上。
“公司進駐新洲村後,工作隊指導我們種植適應當地土壤、氣候的千禧聖女果、草莓番茄等經濟作物,還投入資金促成村經聯社與公司合作種植黑木耳、紅鬆茸等高值作物,並聯係省農科院專家提供技術指導,幫助我們打開市場銷路。”梅州市善成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桂秋說。
“去年12月份,在工作隊的支持下,我們就依托村裏的脫貧戶試種了1畝黑木耳。在沒有種植和管理經驗的情況下,試種達到了理想產值的八成,說明新洲村的氣候、土壤和水資源等是適宜黑木耳生長的。這也增強了我們今年擴大種植規模、發展食用菌種植產業的信心。”新洲村黨支部書記藍誌群對今年實現黑木耳、紅鬆茸豐收充滿信心。
駐徑南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持續激發產業振興的內生動力,牢固樹立“發展思維”、“產出思維”、“富民理念”,把資源要素優先用在“打糧食”項目上,不斷擴大新洲村生態種植基地規模和種植品類,讓這片田地成為徑南鎮產業振興的“金鑰匙”,努力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記者 陳思傑 通訊員 王智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