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區縣動態

錨定目標發力 實幹攻堅“答題”

梅江區破題攻堅行動示範鎮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11-29 11:39:28

小密村將產業發展和紅色資源有機融合,打造綜合型黨員培訓教育基地。


大密村利用老村址安裝光伏發電板,壯大村集體經濟。


白宮河環境優美,成為村民和遊客的休閑好去處。


西陽社區街心公園改造後煥然一新。


小密村按照產業多元發展的方式,打造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近日,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印發《梅州市“百千萬工程”破題攻堅行動示範鎮揭榜名單》,梅江區長沙鎮、西陽鎮上榜。作為破題攻堅行動示範鎮,長沙鎮、西陽鎮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美麗圩鎮建設及鎮域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等方麵精準發力,久久為功,進一步激發縣鎮村發展活力,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加快推動梅江高質量發展。

  產業多元發展 做強集體經濟

  “利用屋頂建光伏發電,不僅隔熱、為環保作貢獻,還能給村裏帶來‘陽光收入’。”說起光伏發電的好處,長沙鎮大密村黨總支部書記鍾波讚不絕口。記者來到該村老村址看到,原本空曠的房頂,現在鋪滿了一排排整齊的光伏發電板,在陽光的“沐浴”下,將光能源源不斷轉化為電能。“通過上級資金支持和自籌方式,我們利用閑置資源安裝400多平方米光伏板並網發電,為村裏帶來了每年5萬元左右的‘陽光收入’,目前村委會屋頂也在安裝光伏板。”鍾波表示,接下來將充分利用村裏企業廠房,加強與企業合作搭建光伏電站,帶動村集體經濟更上一層樓。

  “光伏+”產業已成為推進鄉村振興、壯大集體經濟的重要支撐產業。長沙鎮小密村同樣充分盤活村中閑置屋頂資源,在村委會分批安裝了總麵積達1100平方米光伏板。“村委會光熱條件優越,每天光照時間長,日照充足,具有發展光伏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小密村黨總支部書記李連華告訴記者,自從安裝了光伏板,為村集體增加了穩定可觀的收入。

  除了通過“光伏+”壯大村集體經濟,小密村將產業發展和紅色資源有機融合,以政企合營模式,積極打造集黨性教育、紅色教育、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於一體的綜合型黨員培訓教育基地,吸引更多事業單位及企業走進小密村開展培訓,提高小密村紅色教育品牌知名度。同時,小密村還利用水庫、魚塘資源,發展漁業養殖,並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幫助村民銷售。如今,該村按照產業多元發展的方式,打造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增長極,預計2023年村集體經濟可達35萬元。

  立足資源優勢 打造和美鄉村

  走進位於梅江區西陽鎮閣公嶺村——中國現代藝術大師林風眠的家鄉,吹著微風,感受人文氣息,靜謐悠然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

  近年來,西陽鎮大力推進美麗鄉村“五美”環境建設,充分發揮林風眠文化品牌效應,加大力度保護和活化利用林風眠故居。同時,林風眠紀念館通過陳列畫作、圖片、傳記等方式,全方位展現林風眠先生各個時期的事跡、藝術成就,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閣公嶺村成為了梅江區厚植人文資源,實現文旅融合的成功寫照。

  穿過閣公嶺村門樓來到馬路對麵,便是遠近聞名的“白宮雲水謠”。美化後的白宮河環境優美,兩岸綠樹茵茵,新建的鵝卵石步道沿河岸伸展,成了村民和遊客到河畔休閑散步的好去處。很難想到今日“白宮雲水謠”,昔日竟是雜草叢生。西陽鎮結合生態治河理念,通過規整堤線、修築堤防等措施,保留現有河岸上眾多百年古樹等綠色資源,形成人水和諧的自然生態景觀,實現“河暢、水清、岸固、景美”的目標,是梅州市小流域治理工程的典範。“在原有基礎上,白宮河已納入示範帶建設,將通過新建親水步道、小廣場、‘四小園’、雍水壩及過水汀步等舉措,優化提升美麗河道。”西陽鎮相關負責人說。

  綠樹成蔭、小橋流水、水泥馬路整潔寬敞……長沙鎮大密村除了積極推動產業發展,綠水青山的環境以及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讓越來越多遊客走進村裏感受鳥語花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裏的環境越來越好,我們住著很舒心。如今生態宜居、產業興旺,村子的發展迎來更多機遇。”村民盧國新看到大密村發展得越來越好,打心眼裏開心。

  據鍾波介紹,大密村將發揮好生態優勢,充分盤活利用村集體閑置土地等資源,采取村委會與企業合作的方式,積極推進坑尾文旅項目+田園綜合體項目,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增加垂釣、露營等娛樂項目,配套農家樂、民宿等,不斷豐富遊客體驗,打造一年四季皆可暢遊的鄉村旅遊業態,走好生態農業、旅遊觀光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實現從美麗環境到美麗經濟的蝶變。

  提升風貌品質 擦亮美麗底色

  在西陽鎮美麗示範主街,寬闊整潔的路麵、整齊劃一的店鋪招牌、井然有序的纜線,勾勒出了一幅幹淨、整潔、有序的圩鎮風貌。走進今年改造完成的西陽社區街心公園,可見座椅、健身器材等便民服務設施,使這個小角落成為環境優美的休閑歇腳場所。同時,公園內統一規劃的停車線,解決了車輛亂停放的問題,緩解當地交通擁堵的情況。“經過改造後的公園煥然一新,買完菜後,我就會在這裏歇歇腳。公園旁還建有充電樁,極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西陽鎮居民謝漢城告訴記者,小而精的公園不僅刷新了“顏值”,也“裝滿”了群眾的幸福感。

  近年來,西陽鎮以夯實美麗圩鎮建設的“底子工程”和增進民生福祉的“幸福工程”為抓手,不斷完善交通道路體係,提升圩鎮風貌和基礎設施,從“豐富園林層次、完善公廁建設、拓展休閑廣場、改造停車設施”四個方麵對西陽社區街心公園進行係統改造提升,並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實施優化西陽農貿市場空間布局工程,積極發動群眾參與農房外立麵改造,現已初步達成培育省級典範鎮的要求,進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高生活品質,從細微處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據了解,該鎮計劃在龍坑加油站路口處進行綠化升級改造,同時在美麗示範主街統一增設具有客家元素的裝飾構件,規整外牆空調外機、消隱沿街店鋪飛線等。

  “我們製定出台了鄉鎮建設工作方案,以實施環境衛生整治、基礎設施提標、特色風貌提升等為抓手,全麵提升了圩鎮人居環境品質。”西陽鎮城建辦負責人江淩告訴記者,該鎮將製定好破題攻堅任務的具體行動方案,同時,對標對表典型鎮建設評價指標標準,細化工作任務,切實扛起責任,敢於擔當,確保完成攻堅任務。(記者 張瑩娜 鍾戈 陳綺冰  攝影 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