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微聯治”撬動基層治理“大格局”
大埔縣湖寮鎮以“微”破題助推基層治理取得新成效

位於大埔縣環城大道附近的暖蜂驛站,飲水機、微波爐等便民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洪國棟 攝)
中午時分,快遞員藍智暉如往常一樣,來到位於大埔縣環城大道附近的暖蜂驛站小憩。“驛站設施齊全,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腳,還可以給手機充電,很貼心很便利。”藍智暉說。這樣的驛站,僅大埔縣湖寮鎮就有7處,自啟用以來,讓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有了溫暖的“歇腳地”。這也是大埔縣湖寮鎮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大埔縣湖寮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強力推進微網格、微實事、微服務、微驛站“四微聯治”城市黨建提質工程,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有效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全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辦實事
便民服務暖人心
11月17日,記者來到位於大埔縣環城大道附近的暖蜂驛站看到,該驛站鄰近圓通、順豐等多個快遞點,門口的紅色標誌格外顯眼。驛站裏,飲水機、醫藥箱、就餐座椅、手機充電器、微波爐、雨傘等便民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同時,驛站內還設立了讀書角。
藍智暉是大埔圓通快遞公司的一名快遞員,和同事們每天起早貪黑、風雨無阻,穿梭於城市的大街小巷派送包裹。“有時為了趕時間,飯也顧不上吃,累了就趴在車上休息一下。有了暖蜂驛站後,我們快遞員有了落腳點,可以來這裏熱個飯,特別是中午的時候可以來休息一下,貼心的服務讓我們很暖心。”藍智暉說。
據了解,結合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喝水難、熱飯難、歇腳難、如廁難等實際需求,湖寮鎮結合開展“為民辦實事”活動,充分整合城北社區“暖心驛站”、城西社區龍山小區黨群之家和工會“愛心驛站”以及大型商圈等資源,擇優試點建設一批紅色“微驛站”,為快遞、外賣等戶外勞動者、附近群眾等布設“綜合服務點”,打通聯係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讓主題教育學習成果惠及人民、造福百姓。
“我們還設立了黨員誌願服務日,由黨員輪流擔任‘微驛站’臨時站長,負責為群眾提供了解各項政策、反映問題訴求、解決矛盾糾紛等便民服務,將微驛站逐步打造成為基層紅色陣地和服務周圍群眾的‘溫馨家園’。”湖寮鎮黨委委員餘煜說。
零距離
多渠道解決揪心事
前不久,在湖寮鎮城西社區龍山小區黨群之家,幾名小區居民向網格黨支部書記羅海華“吐苦水”:“我們那棟樓全體業主一致簽字同意本單元增設電梯,這本是一件好事,卻因附近的住戶以侵犯其權益為由,導致工程難以推進。”
民生無小事,了解這一情況後,羅海華和網格長立即展開走訪,及時協調縣自然資源局、住建局等相關部門,經過多次的現場交流和溝通,鄰裏之間達成共識,加裝電梯項目最終得以實施。
“龍山小區有近700戶住戶,如要實現社區的精細化管理,僅靠專職人員,遠遠不夠。”餘煜表示,該小區通過組建小區黨支部,選出樓棟長,在老舊小區改造、矛盾糾紛調解等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離退休黨員幹部餘熱,讓黨員成為群眾身邊貼心的“服務員”。
此外,湖寮鎮還通過建立“社區-駐區單位-網格-小區-樓棟”組織鏈條,聯合62家駐點社區的縣直單位黨組織下沉網格,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年來,駐區單位為社區籌資1000多萬元,實施民生實事項目11個。
“接下來,我們將堅持和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麵領導,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積極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格局,進一步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餘煜說。(記者 洪國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