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化“施工圖” 實幹搶先機

葉塘鎮玖崇湖二期項目建設現場。

廣東捷創嘉智能裝備生產項目實現當年動工、當年投產。

興寧市“長者飯堂”內用餐的老人豎起拇指連連稱讚。
今年是我省實施“百千萬工程”的第一年,起好步至關重要。興寧市緊緊圍繞省委《關於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定》這張“施工圖”,在梅州市委、市政府強有力的領導下,以“頭號工程”的力度和勢頭,高位、高效、高質推進“百千萬工程”,奮力實現興寧市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再有新跨越。
做強縣域經濟 實現強縣促鎮帶村
要想實現強縣促鎮帶村,努力做強縣域經濟是“牛鼻子”。在不久前舉辦的第六屆世界客商大會興寧係列活動上,該市共有25個“百千萬工程”項目動工和投產,計劃總投資110億元,達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84億元,年稅收6億元。這彰顯了興寧市以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項目為王的發展理念。
自動化生產設備高效運轉,各類別產品在生產線上有序移動……初冬的廣州天河(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紅禾朗(興寧)電工有限公司車間內呈現一派火熱的生產場景。而就在不遠處,該公司新建廠區的工地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幾棟新廠房已經拔地而起,建築工人們正加緊施工。這家今年初實現投產的企業,前5個月的高品質開關生產總量已達到2000萬隻。“興寧提供了保姆式全周期服務,公司投產後發展形勢極好,極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廣東紅禾朗電工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啟紅說,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產值達10億元。
今年以來,為做大做強縣域經濟,興寧市突出建強“一區四園”發展主平台,發展壯大醫療器械、裝備製造、食品工業、體育運動休閑產品等優勢產業。1月至9月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8.64億元,同比增長5.8%,稅收1.65億元,同比增長106.25%。同時,該市大力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興寧片區),發揮“蘇區+灣區”疊加優勢,全力推動企業增資擴產和招商引資,今年來共招引項目27個、計劃總投資64.22億元,其中工業項目20個、計劃投資54.14億元。捷創嘉智能裝備、力王新材料、恒生數碼、風翔光電等項目實現當年動工、當年投產。
在促鎮上,興寧市突出以培育“四上”企業為抓手,積極探索構建“三產聯動”發展新格局。至目前,培育入庫18家企業,並計劃年底完成淨增“四上”企業42家。在帶村上,興寧市結合各村特點,盤活資源打造村的特色,做大做強興寧鴿、絲苗米、沙田柚、單叢茶、油茶、沃柑等農業特色品牌。如今,該市徑南鎮濁水村產業社區建設初顯成效,全市聘用“產業村長”79名,458個村全部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其中30萬元以上村有46個。
突出基礎建設 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近期以來,在梅龍高鐵興寧南站建設現場,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麵讓當地群眾興奮不已,紛紛期待著興寧即將迎來的“高鐵時代”,屆時該市“融灣入海”硬件將更為完備。
乘著“高鐵時代”即將到來的東風,興寧市正加快圍繞高鐵的城市幹線路網建設,謀劃G35濟廣高速興寧至尋烏段線位調整(複線)工程、省道226線羅浮(省界)至新陂段改建項目等路網建設。與此同時,該市統籌推進年度計劃投資215.21億元的石壁-和山岩水庫水係連通工程,以及安置區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47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持續推動水利、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向鎮覆蓋、向村延伸。
最近召開的全省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現場會上,興寧市葉塘鎮、黃槐鎮被確定為典型鎮,另有北塘、潭坑、坪見、新寨、濁水、水洋等6個村被確定為典型村。“我們能夠被列為省級典型鎮,既是壓力也是動力。我們將按照興寧市委的統一部署,在打造‘百千萬工程’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上發力,為全市提供參考。”葉塘鎮黨委書記萬耀明說。
記者了解到,為做實鄉鎮節點,建設和美鄉村,興寧市大抓社會力量參與。該市著力推動水口、葉塘兩鎮建設興寧縣城副中心,集中資源力量打造葉塘“百千萬工程”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推進葉塘、黃槐鎮美麗圩鎮省級典型樣板鎮建設。同時高標準培育羅浮、大坪、坭陂等6個興寧本級典型鎮,著力打造“形神兼備”“內外並重”的美麗圩鎮。此外還持續抓好“茶果飄香·醉美徑南”等10條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深入推進綠美興寧“八大工程”,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興寧。
強化社會治理 持續改善民生福祉
圍繞統籌推進城鄉“五個一體化”發展,特別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目標, 興寧市紮實推進1058個“書記領航項目”,群眾幸福底色不斷擦亮。今年1月至9月,興寧市統籌安排18411萬元用於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鎮域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等,並爭取10.5億元債券資金用於保障交通、水利、棚戶區改造、產業園等補短板、利長遠領域的重點項目建設。
興寧市緊緊抓住提升鄉風文明“關鍵點”,整合紅色革命遺址、圍龍講堂、文化祠堂、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資源,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讓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蔚然成風。同時,加快興寧市高級技工學校升級技師學院,新建市人民醫院年底可實現整體搬遷,加快圖書館新館建設,建好“長者飯堂”,串起民生服務“多條線”。
“這裏的飯菜好吃又營養,還便宜!”在興寧市寧新街道德愛街長者飯堂,用餐老人豎起拇指連連稱讚。據了解,該市計劃在今年底前建成不少於7家“長者飯堂”,力爭到明年年底在興寧各鎮(街道)分別建成1個以上“長者飯堂”,進一步推動興寧市養老服務事業再上新台階。
建設“長者飯堂”是該市落實“發展鄉村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要求的具體實踐。而最近在坭陂鎮掛牌投產的“鄉村振興幫扶車間”名信電子廠,則是落實“提升農民就業創業質量”的生動例子。記者了解到,該電子廠目前設有1個“母車間”和2個“子車間”,常年訂單穩定,可解決上百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
在落實省和梅州有關強化人才保障方麵的部署上,興寧市以梅州“1+N”人才政策為統領,大力實施興寧“青年展翅”等人才新政,打好人才“引育留用”組合拳,深化縣域共青團改革探索實踐。興寧市團委與天河區團委簽訂梅州首個共青團對口合作框架協議,共建共享平台,並選派21名第一書記到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試點村駐村幫扶。
此外興寧還拓寬社會治理“覆蓋麵”,健全“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係。在今年9月下旬舉辦的廣東網絡文明大會上,興寧市獲評“全國網信係統2022年度網絡普法優秀案例”的《構建鄉村智慧法律服務“雲”時代》案例在大會上分享,案例核心內容“陂蓬模式”引起了與會各方廣泛關注。該市以此為契機,紮實推廣基層治理數字化的“陂蓬模式”,創新開展永和、刁坊全科網格“智慧治理”,加快建設完善市、鎮(街)、村(社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台,著力構建法治興寧、平安興寧、和諧興寧。目前,已建設1個市(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7個鎮(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62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累計128個實體平台點位投入使用。(撰文 陳思傑 鍾思婷 攝影 黃偉金 王麗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