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區縣動態

“金果”掛滿枝 鋪就致富路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11-14 10:20:41

11.jpg

柚樹上掛著沉甸甸的“金果”。(高訊 攝)


12.jpg

遊客體驗采摘梅縣金柚。(高訊 攝)


14.jpg

柚農陳文均化身主播向網友推銷梅縣金柚。(吳麗伶 攝)


15.jpg

第六屆世界客商大會梅州柚·梅縣金柚開采活動現場。(高訊 攝)


16.jpg

在梅縣區嘉俊金柚食品廠,員工忙著包裝金柚果脯。(吳麗伶 攝)


17.jpg

梅縣區金柚產業園一派繁忙景象。(吳騰江 攝)



  “柚”是一年豐收季。11月3日,第六屆世界客商大會梅州柚·梅縣金柚開采活動在梅縣區雁洋鎮南福金柚公園舉行,標誌著梅縣金柚正式開采上市。據了解,今年梅縣區金柚種植麵積27.5萬畝,預計產量66萬噸,由於雨量充足,金柚單果重量增加,前期預訂價格每斤為2.3元至2.5元,產值可達46.2億元,預期銷售形勢良好。

  種好柚 讓金柚品質更上乘

  素有“中國金柚之鄉”美譽的梅縣區,如今漫山遍野的柚樹上掛滿沉甸甸的柚果,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一大早,鬆口鎮到車村柚農李慶宏便在柚園忙活,隻見他熟練地一扭、一擰,一個個色澤金黃、飽滿誘人的柚果便輕鬆與樹枝分離,不一會兒就裝滿了籮筐。望著沉甸甸的果實,李慶宏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我種植了60多畝柚子,預計今年有10萬斤的收成,柚果上個月都已經被訂完了。”

  柚果被早早預訂的背後,是客戶對李慶宏的肯定。為了種出更多更好的柚果,李慶宏堅持從源頭上把控金柚品質,采用有機種植的方式來管理柚園,邀請農技專家前來指導,參加各類金柚種植培訓。“種柚果這麼多年,什麼時候該幹什麼,早已了然於胸。”李慶宏表示,他隻管將金柚種好,銷售和價格根本不用擔心,好品質自然能帶來好收益。

  李慶宏用心培育好品質金柚的經曆,是梅縣區眾多新農人紮實做好金柚標準化種植的寫照。近年來,梅縣區以建設金柚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大力實施梅縣金柚提質工程,以品牌帶動提升市場需求倒逼提升梅縣金柚品質。“我們在大力發展梅縣金柚的基礎上,加強優良新品種選育和改良,並培育、扶強一批現代農業經營主體,開展金柚標準園建設、十大優質金柚園等評比項目,打好金柚標準化種植這張牌。”梅縣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股負責人李建基說。

  在金柚管理方麵,梅縣區經過多年摸索,探索出了測土配方、金柚無病毒種苗繁育、病蟲綠色防控、金柚塔型修剪等成熟的優質金柚栽培技術,引領示範全區金柚精細化管理,提升柚果品質。目前該區有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3萬多畝,綠色食品柚園0.92萬畝,有機柚園1.31萬畝,全區地理標誌產品實現全覆蓋,獲得國家、省、市各級先進技術獎項30多項。同時組建黨員農事服務隊、金柚綜合服務隊、農機服務隊和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隊,為柚農提供農資農機農技和銷售一條龍服務,並提倡企業、柚農各方在“全力保障金柚質量”上達成共識,實現“適時采摘、不熟不采、非熟不賣”。

  金柚產業現代化建設,同樣離不開大數據的加持。目前,梅縣區已建成38個金柚物聯網種植基地、5個信息業務應用係統、1個大數據綜合服務平台和1個金柚智慧科技展示中心,提升了“互聯網+農業”的大數據應用與公共服務能力,以科技賦能推動梅縣金柚產業高質量發展。梅縣區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曾蔚表示,將繼續聚焦智慧農業,提高大數據服務能力和農業生產經營智能化水平。

  賣好柚 讓金柚市場更廣闊

  “家人們,廣東梅州柚·梅縣金柚上市啦!自產自銷、品質信得過……”在雁洋鎮南福村,柚農陳文均變身為主播,在自家柚果倉庫向全國各地的網友推銷金柚。“我每年都要賣幾十萬斤柚果,這幾年70%都是靠線上銷售,從2021年開始接觸直播帶貨,期間也參加過相關部門組織的培訓,直播賣柚果不僅是讓我們柚農多了個銷售渠道,也提高了自家柚果的知名度。”陳文均告訴記者。

  隨著網絡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的快速發展,梅縣區積極探索“互聯網+”經濟發展新常態,通過電商為梅縣金柚產業發展賦能。“我們依托電商、直播平台,發動主播全網賣梅縣金柚,邀請采購商在線看園選果等,同時以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為契機,開展柚農網絡直播帶貨培訓,帶動柚農直播賣梅縣金柚,讓更多人了解梅縣金柚、愛上梅縣金柚,柚農也能實現線上線下雙收益。”梅縣區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市場信息股負責人黎奕尚說。

  近年來,梅縣區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傳統市場、電商渠道互促,全麵加強金柚宣傳推介,實現金柚產銷有效對接,進一步擦亮梅縣金柚品牌。今年11月至12月,梅縣區還將開展梅縣金柚直播帶貨評比活動。該活動依托梅縣金柚特色產品品牌,充分發揮直播電商在拓寬銷售渠道、擴大品牌影響力和打造消費新場景方麵的作用,培育一批帶貨達人,帶動一批網紅柚農,完善直播電商供應鏈,進一步提高產品價值,增加柚農收入。

  為進一步壯大梅縣金柚產業集群,梅縣區近年來深入實施廣東梅州柚-梅縣金柚區域公用品牌提升工程,統一打造“梅州柚”區域品牌標誌,通過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梅州馬拉鬆賽、梅縣金柚飄香文化旅遊節等,打響梅縣金柚品牌,實現銷售更廣、品牌更響、賣價更高、效益更好,助力柚農增收致富。目前,金柚已成為梅縣的農業主導產業,是柚農的“致富果”,梅縣金柚區域公用品牌價值113.27億元,位居全省第一。

  接下來,梅縣區將堅持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以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為契機,充分發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集聚效應,把發展金柚產業作為強縣促鎮帶村、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圍繞“打造金柚50億產值產業”的目標,抓好精深加工、品牌建設、聯農帶農,持續做優品質、做強品牌、做大市場,推動梅縣金柚“出山入海,香飄全球”,助力梅縣打造全省“百千萬工程”典型區。

  製好柚 讓金柚價值更大化

  從柚皮到柚囊到果肉,金柚渾身都是寶。為最大限度開發金柚的利用價值,梅縣區堅持科技驅動,以工業的理念做活農業,多元延鏈強鏈,扶持經營主體發展柚果深加工,持續培育壯大金柚產業集群,推動梅縣金柚做優品質,進一步增強產業發展動力。

  走進梅縣區嘉俊金柚食品廠,隻見工人們正各司其職,去囊、脫粒、壓榨、包裝,忙得井然有序。嘉俊食品廠負責人鍾勤生告訴記者,在1998年就瞄準了梅縣的金柚資源和旅遊市場,率先進軍金柚深加工行業,生產柚皮糖、果漿等十幾種產品,主要銷往珠三角及周邊省份,年產值超2000萬元。“今年,我們借著預製菜的風向,將柚囊加工為配菜提供給酒樓食肆,柚子酒的研發也取得了突破。”鍾勤生表示,下一步要加大研發投入力度,購進先進的設備,研製更多的金柚深加工產品。

  類似的金柚深加工企業在梅縣還有不少:城東鎮的李金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全國首條柑橘提取柚苷生產線;佘江鎮的梅州市珍寶金柚實業有限公司研發出了金柚花茶、原漿、休閑食品、日化等柚類加工產品;丙村鎮的梅州市富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則主打金柚飲料……目前梅縣區共培育金柚深加工企業12家,成功研發藥用柚苷、柚苷二氫查爾酮等5項生產工藝,生產多種金柚高附加值產品,產值超過6億元。

  “發展精深加工可以變成果一次收入為小果、成果二次收入,對於企業和柚農都是雙贏。”梅縣區現代農業發展中心負責人梁元錐表示,聘請了18位專家為金柚產業發展顧問,引進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等6家省級以上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在金柚品質提升、品種改良、精深加工、裝備研發、智慧農業等方麵開展技術合作,讓強大的科技能量為金柚的“二次騰飛”保駕護航。

  梅縣區還積極探索金柚“三產”融合新業態,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推動農產品深加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我們借力節慶活動,並打造了石扇金柚文化街、大黃村豐收廣場等休閑農業示範點,以農促旅,以旅興農,從而使農民增收致富。”梅縣區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發展股負責人鍾利萍說,接下來,將以南福金柚公園為基地,對金柚產業種植、加工、休閑體驗進行一、二、三全產業鏈資源整合,推動梅縣金柚產業轉型升級。(記者 吳麗伶  特約記者 馮森達 王雅 曾勇  通訊員 盧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