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區縣動態

執生態之筆 繪壽鄉之綠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10-24 10:03:47

村民們早起到若夫公園登山健身,沿途草木青翠盡收眼底。


  

  蕉嶺縣結合山林地勢,設置生物防火林帶。


  

  蕉嶺應用鬆墨天牛誘捕器防治鬆材線蟲病。


  

  俯瞰蕉嶺大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和美圖景鋪陳,藍天白雲、水清岸綠已成為這裏的常態。(本版圖片均由汪敬淼攝)


  朝陽初升,在蕉嶺鎮山公園,人們早起前來登山健身,沿途草木青翠盡收眼底;石窟河邊,伴著新鮮空氣,市民沿著綠道跑步;鄉野間,村民忙碌在農田沃野間……俯瞰蕉嶺大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和美圖景鋪陳,藍天白雲、水清岸綠已成為這裏的常態。

  逐“綠”前行,向“美”進發。當前,蕉嶺縣緊緊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依托世界長壽鄉品牌優勢和綠水青山的資源稟賦,深入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對標對表省市有關工作部署,以推深做實林長製為抓手,全麵加強城鄉綠化美化和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複,全力打造綠美廣東梅州樣板的蕉嶺示範。目前,蕉嶺縣森林覆蓋率達79.04%,位居全市第一。

  森林提質增量 繪就綠美“底色”

  守綠護綠打基礎,擴綠提質出新招。林分優化、林相提升,正是蕉嶺縣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爭創綠美廣東梅州樣板的蕉嶺示範的關鍵抓手。

  “我們正通過科學優化樹種林種結構,堅持喬灌結合錯落有致,營建鄉土闊葉混交林,不斷優化林分結構,改善森林林相,高質量推進水源涵養林造林、新造林撫育等工作。”蕉嶺縣林業局生態保護修複股技術負責人丘政興介紹說,蕉嶺坐擁長潭省級自然保護區、鎮山國家森林公園、皇佑筆自然保護區等優質自然景觀資源,全縣林地總麵積達112.7萬畝,活立木總蓄積697.6萬立方米,省級生態公益林麵積56.14萬畝,森林資源豐富。在植樹造林時更加注重科學的樹種搭配,通過多樹種科學組合,營造更優美的自然景觀,從而讓森林內部生態係統變得更加穩定。

  綠色,是蕉嶺可持續發展的最美底色。若夫公園所在地原本是一處廢舊石場,先前改造成了登山綠韻公園,但由於缺乏精準管理,公園裏的樹林外觀相對單調、缺乏層次感,且由於樹種單一,“純鬆林”對病蟲害的抵禦能力較弱。當前,蕉嶺縣積極推進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以李黃山(若夫公園)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為例,計劃投資600萬元,通過套種具有觀葉、賞花、品香價值的鄉土闊葉樹種,采取喬灌草相結合,培育針闊混交林等舉措,優化林分、改善林相,豐富森林花化彩化景觀。“我們還計劃投入200多萬元,通過見縫插針栽花植綠等手段,對若夫公園中心地帶和登山路兩旁進行綠化提升,主要種植櫻花、黃花風鈴木、三角梅、紅花檵木等樹種,使公園更富有視覺美感。”丘政興說。

  山因林而秀,城因綠而美。“工程完工後,不僅能夠實現森林質量的精準提升和造林畝產值的大幅提高,有效解決樹種單一、景觀效果差、火險係數高、森林病蟲害風險大等問題,而且高質量林分和優美林相,還能營造滿目蔥翠、四季斑斕的效果,打造新的網紅‘打卡點’,推動林城一體、林水相依、綠色宜居、生態惠民。”蕉嶺縣林業局總工程師王江說。

  守護生態屏障 永葆綠美“本色”

  保護森林資源,是一項不容鬆懈的長期工作。在鎮山公園二期,沿著石階而上,可見今年栽種的紫荊樹苗錯落有致。記者在林間發現了許多酷似“燈籠”的黑色裝置懸掛在樹枝上。“這些是防治鬆材線蟲病的工具,叫鬆墨天牛誘捕器。”丘政興一邊說,一邊取下其中一個誘捕器向記者展示,隻見懸掛在內的藥包,正吸引鬆墨天牛等昆蟲,天牛“聞香”而來撞上擋板掉進集蟲瓶,就再也飛不出去了。

  “鬆樹一旦感染了鬆材線蟲病,就會枯萎、死亡,甚至擴散到其他健康的叢林。”據丘政興介紹,鬆墨天牛是鬆材線蟲的傳播媒介之一,通過有效降低鬆墨天牛密度,能夠有效控製鬆材線蟲病擴散。

  今年以來,蕉嶺縣對轄區內鬆林實行分級管理、全鬆林防控,積極打響鬆林安全保衛戰,對發生鬆材線蟲病疫情的地段及周邊實施直升機施藥防治,完成飛防麵積3.1萬畝,分類綜合采取了應用誘捕器防治、直升機施藥防治、噴施噻蟲啉防治、人工清理病枯死鬆樹等防控措施,全力防治鬆材線蟲病,有效阻止鬆材線蟲病的擴散蔓延,最大程度上保護了鬆林安全,切實維護森林資源安全。

  築牢森林防火屏障,守護綠水青山。在位於長潭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長潭村和長東村的交界處,種植有木荷、紅錐等抗火耐火性較好的樹苗。“長潭省級自然保護區建設的生物防火林帶寬度為20米。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籌安排,籌措山水林田湖草沙專項資金,目前累計已建設30多公裏。”護林員劉誌清告訴記者,蕉嶺縣結合山林地勢,充分利用山脊線及村邊、路邊、田邊、墳邊和重要設施周邊的“五邊”區域,設置生物防火林帶。“生物防火林帶主要以荷木為主,利用其抗火、耐火特性,把集中連片的森林割塊、封邊、形成閉合圈,起到阻火、隔火、斷火的作用。” 劉誌清說。

  蕉嶺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全縣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持續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加強森林火災監測預警體係和防火基礎設施的建設,建好森林防火隔離帶,築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同時,深入開展防火宣傳,強化火源管控,加強隊伍裝備建設,確保全縣森林防滅火形勢穩定。

  堅持林長長治 淬煉綠美“成色”

  要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植綠添綠隻是第一步,實施林長製守綠護綠、從而實現林長長治是更為關鍵的一步。

  深秋時節,走進藍坊鎮石湖村高磜青檀古樹園內,古樹競相爭綠,蔥鬱的古藤纏繞古樹而上,山間溪流傾瀉而下,旖旎的山林風光美不勝收。“這是細柄蕈樹,樹齡已達240年。掃一下樹上掛著的保護牌二維碼,就能全麵了解它的‘身份信息’。”蕉嶺縣林長製事務中心主任顏麗君介紹說,近年來,蕉嶺縣依托林長製,多措並舉加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有序開展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和複壯修複工作,並按照“一樹一策”全麵落實保護責任,實施動態管理,為古樹名木撐起“保護傘”。目前,全縣407株古樹名木已全部建檔立卡,實現“一樹一檔”。

  “我縣已發現的較大規模的古樹群主要集中在藍坊鎮青檀古樹園和廣福鎮樂幹村古樹公園等地,經過加強管理維護後,現在處處散發新的生命力,群落日益豐富,成為生態‘網紅地’,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遊玩觀賞,助力綠美蕉嶺生態建設。”顏麗君說。

  高質量完成“規定動作”,高標準做好“自選動作”。目前,蕉嶺縣已建立起區域與自然生態係統相結合的縣、鎮、村三級林長體係,實行縣委主要負責同誌兼任第一總林長、縣政府主要負責同誌兼任總林長、縣委縣政府相關負責領導分片負責的工作模式,並明確縣、鎮、村三級林長職責。各級林長切實發揮帶頭作用,推動林長製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真正實現“山有人管、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此外,依托智慧林長信息管理平台,我們全麵落實護林網格化,實現對護林員巡護工作實時監控,確保基層護林員隊伍管理工作落實到位。”顏麗君表示,接下來,將廣泛開展林長製主題宣傳活動,向群眾積極普及林長製工作機製、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相關知識,推動林長製宣傳進鎮、村(社區),進一步夯實推深做實林長製的基礎,切實護牢綠水青山。

  古樹被譽為“綠色的活文物”。為推動古樹名木養護管理常態化長效化,蕉嶺縣形成了以“林長”為總抓手,各部門協同推進的保護森林資源共建共治工作格局。“依托護林員巡護管理平台,我們全麵落實護林網格化,實現對護林員巡護工作實時監控,確保基層護林員隊伍管理工作落實到位。”顏麗君表示,接下來,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林長製為抓手,在增綠、護綠、管綠、用綠、活綠上下功夫,推動“林長製”變“林長治”,切實護牢綠水青山,鑄就金山銀山,使綠水青山變成人民群眾的幸福靠山。(記者 楊喬穎  特約記者 廖靜宜 汪敬淼 丘林強 徐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