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區縣動態

顏值內涵雙提升 繪就圩鎮新圖景

大埔縣因地製宜全力打造美麗圩鎮助推“百千萬工程”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10-19 11:22:37

三河鎮規劃打造富有特色的街區風貌,進一步提升群眾生活質量。
(圖片由三河鎮政府提供)



宏寶水泥不斷拓展水泥行業相關業務,生產的水泥產品除了在大埔縣內銷售,還銷往福建、潮汕等地。


位於桃源鎮的廣東吉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內,員工正在車間進行生產作業。


S221線湖寮至楓朗段公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車,

高質量提升了項目沿線鄉鎮互聯互通水平,為大埔發力“百千萬工程”打好交通基礎。


  美麗圩鎮建設是“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大埔縣正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全麵提升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增強集聚輻射帶動能力,發揮圩鎮連城帶村節點功能,實現鎮村同建同治同美,使鄉鎮群眾享有更高品質的生活。

  以美麗圩鎮為主體 提升人居品質

  走進位於三河鎮三河社區的八一路,道路兩旁綠樹成蔭,瀝青路麵幹淨整潔,商鋪門麵整潔統一,建築物外立麵粉刷一新,一條古色古香、充滿活力的街區出現在眼前。“現在路燈明亮、道路平整,各類設施得到提升和完善,步行街環境變好了,我們逛街和散步都很舒心。”家住附近的張女士說道。

  據三河鎮黨委副書記曾維鑫介紹,為進一步提升群眾生活質量,打造富有特色的街區風貌,該鎮在美麗圩鎮建設中啟動了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周邊風貌提升改造工程。道路全線鋪設瀝青,增設垃圾分類亭,對雜亂無章的招牌進行統一規劃改造,統一房屋樣式、色調,並給道路沿線的建築物外立麵“穿衣戴帽”,使圩鎮整體美觀、規範、有序。“在施工過程中,我們重新設計樓體外立麵造型,將三河鎮獨有的曆史文化融入其中。”曾維鑫說道。

  在美麗圩鎮建設過程中,如何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是關鍵。該鎮成立了由主要鄉鎮領導帶隊的工作組,深入各村(社區)指導工作,並通過召開黨群聯席會、鄉賢座談會、村民理事會和入戶宣傳、印發倡議書等方式,動員黨員幹部和鄉賢帶頭,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活力。

  去年年初,在該鎮舉行的鄉村振興環境提升商討會議上,彙城村群眾代表徐伯帶頭響應,出讓自留地用於村道建設。在改造提升過程中,社區群眾無償讓地、讓青苗,支持韓江源駁岸生態修複工程建設。各村(社區)還成立農村人居環境基金會,發動廣大鄉賢和社會各界人士捐贈資金、資助項目,用於本村(社區)環境衛生的長期綜合管護。

  目前,當地完成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周邊及可視範圍內(彙城村、三河社區)的“三清三拆三整治”、綠美行動和風貌提升任務:改造房屋外立麵84戶共6688平方米、清理亂搭亂建42處1037平方米、整治亂堆亂放156處1758平方米、整治衛生死角93處、清除頑固牛皮癬1400多張、韓江源沿岸綠化種植6處約4300平方米、韓江源一帶“三線”全部放管落地、完成百子地商業步行街風貌提升改造等,鎮域風貌煥然一新。

  三河鎮人居環境大幅改善,是大埔縣有力推進美麗圩鎮建設行動的縮影。當前,該縣以美麗圩鎮為主體提升人居品質,圍繞“一主三附多點”城鎮發展格局,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全力建設高陂、茶陽、三河等3個示範圩鎮,以及大麻、百侯等11個宜居圩鎮,以圩鎮帶動鎮域、鎮域支撐縣域,助推“百千萬工程”實施。

  以公共服務為落腳 留住圩鎮人口

  近日,記者從百侯鎮侯南村出發,沿著剛改擴建不久的S221線湖寮至楓朗段向南行駛,路麵平緩整潔,周邊景色秀美。今年6月底,S221線湖寮至楓朗段、S222線坑口至高陂段公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車。

  “省道改擴建後,不僅改善了附近村民的出行條件,也提升了沿路村莊的村容村貌,在這條路上開車感覺很舒暢。”國慶假期,家住湖寮鎮的餘先生在駕車前往楓朗鎮西岩山觀光遊玩時,體驗了一把在新路暢行的樂趣。

  據了解,S221線湖寮至楓朗段公路是百侯鎮、楓朗鎮連接縣城湖寮鎮的重要通道,一直以來承載著繁重交通運輸任務。湖寮至楓朗段改建工程起點位於湖寮鎮坳背,終點位於楓朗鎮楓朗牌樓處,路線全長12.048公裏,采用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80公裏/小時,總投資5.96億元。改建後該路段從雙向單車道水泥路麵升級為雙向四車道瀝青路麵。項目全線通車後極大改善了沿線鄉鎮交通環境,優化了縣城與鄉鎮的互聯互通基礎。

  S222線坑口至高陂段公路改建工程是大埔縣連接梅州市區、潮汕地區的重要通道,項目起點位於銀江鎮坑口,終點位於高陂大橋橋頭處,路線全長19.388公裏,全線采用二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為60公裏/小時,總投資約3.79億元。項目建成通車後,進一步完善了大埔縣幹線公路網絡布局,有利於改善投資環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百千萬工程”對鄉鎮的發展定位是將其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促進鄉村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當前,大埔縣把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圩鎮建設落腳點,以“十件民生實事”為抓手,加大資金資源投入,今年已完成縣婦幼保健院升級改造,城東實驗學校、實驗幼兒園教學樓建成使用,S221線湖寮至楓朗段、S222線坑口至高陂段公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車等工程,城鄉設施差距逐步縮小,圩鎮人口吸納力不斷增強。

  今年,大埔還將重點推進楓朗西岩山至三溪等3條旅遊產業路、通村道路“單改雙”等項目建設,積極推動省道三河至茶陽、高陂至光德改建項目及青溪虎市大橋、旅遊產業道路等“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將“交通線”變成“風景線”“致富線”,為暢通城鄉要素流動、促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以“四上”企業為基礎 厚植經濟根基

  走進位於楓朗鎮的梅州市宏寶水泥有限公司,運輸水泥的車輛穿梭往來,一條年產100萬噸水泥的生產線正不停運轉。

  “我們公司生產的水泥產品主要銷往大埔縣內、周邊,以及福建、潮汕等地,去年產值達1億元。”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羅振威說道。近年來,宏寶水泥不斷拓展水泥行業相關業務,通過年產100萬噸水泥粉磨站的先進生產技術,生產出西岩牌、名塔牌等係列水泥產品。

  在羅振威看來,企業的穩步發展,得益於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企業成長過程中,政府會幫助解決企業發展需求,協助我們及時完善材料。”羅振威說道。

  據了解,大埔縣現有95家“四上”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4家。今年以來,大埔縣不斷加強對“四上”企業的各項保障,拉近政企距離,優化營商環境。目前,大埔縣44家規上工業企業和16家擬“小升規”企業全麵落實縣領導掛點服務,95家在庫“四上”企業全部落實屬地鄉鎮黨政領導掛點,每季度必到企業實地了解經營狀況、存在困難及問題,每月收集上報需要政府解決的問題清單。同時,大埔縣還借助掛點機製,重點對“四上”企業能獲得的優惠政策進行宣傳解讀,提高扶持獎勵政策知曉率,消除企業入統顧慮,讓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政策紅利,企業申報入統的意願顯著提高。

  此外,大埔縣統計局積極宣傳企業入統的條件標準、申報時間、流程以及申報所需材料,對培育企業采用現場指導、電話、網絡等方式開展“一對一”保姆式服務,重點指導企業將營業執照、台賬、財務報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等材料收集入庫,並提前提醒企業相關材料中易出現的問題,高效完成企業申報及審核工作。

  當前,大埔縣積極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為各類所有製企業營造公平、透明、法治的發展環境,幫助民營企業實現創新發展。據悉,今年大埔擬培育30家“四上”企業,力爭無“四上”企業鎮清零。(記者 洪國棟  特約記者 羅文燕 劉文烽  圖片除署名外均為連誌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