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大勢謀新局 聚力賦能促發展

夜幕降臨,圩日活動現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客遷食品有限公司丙村加工廠車間一景。

2021年,蘆陵村被評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紅光村。

丙村鎮風光秀麗、人才輩出、商貿繁榮。
丙村鎮地處梅縣區東部,距梅州城區20多公裏,這裏風光秀麗、人才輩出、商貿繁榮。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丙村鎮在實體經濟、鄉村振興、民生實事等方麵出招發力,積極培育壯大“四上”企業,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助推丙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服務實體經濟 驅動產業質效雙提升
中秋、國慶黃金周臨近,走進客遷食品有限公司的丙村加工廠,映入眼簾的是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經過清洗、醃製、熟製、放涼、真空包裝、滅菌、外包等工序,鹽焗雞等客家特色美食新鮮出爐,準備運往全國各地。客遷食品總經理溫海經告訴記者,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來,創新研製了鹽焗食品、木捶肉丸、臘味等係列食品,在廣東、江西、湖南等地十分暢銷。“企業年銷售額約4000多萬元,我們通過實體門店、經銷商、網絡直播等渠道推廣銷售,銷量最高的一場直播賣出4萬多包鹽焗食品。”溫海經說,在丙村鎮支持下,企業已發展成為梅州地區同行業的佼佼者,企業將不斷更新生產線,擴大產能提升質效,讓更多遊子和食客品嚐地道的“梅州味”。
梅縣銅盤水泥有限公司,紮根丙村鎮已有30年,其生產的水泥產品主要銷往梅州及潮汕地區,廣泛運用於高層建築、水利大壩、道路等工程。過去一年,公司生產水泥27.9萬噸,產值6293萬元,為地方貢獻稅收160萬元。看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前景,公司總經理謝小均開始探索多元化經營模式,計劃開拓退役鋰電池回收梯次利用領域。“梯次利用,是指通過回收利用,對汽車鋰電池進行檢驗檢測、分類、拆分、電池修複或重組為梯次產品,將梯次產品應用到充電寶、玩具或其他領域的過程,目前這項工作已進入環評階段。”謝小均說,麵對市場變化帶來的挑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得到丙村鎮政府、商會的大力支持,“每當有企業遇到轉型發展、人才引進等難題,企業家們都群策群力,互幫互助解決困難,營商氛圍很好,讓我們發展更有信心和底氣。”
牢牢錨定梅縣區委賦予的“打造工業強鎮”目標定位,丙村鎮聚力實施“百千萬工程”,堅持培育“四上”企業和招商引資“兩手抓”,該鎮現有“四上”企業9家,並建立了16家“四上”企業培育庫。通過主動赴外推介、商會鄉賢牽線搭橋等,與3家企業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書,合計4.23億元,目前已有2個項目落地建設。1月至8月,該鎮規上工業總產值48.45億元,累計同比增長95.1%,稅收達1.17億元。丙村鎮鎮長姚妮雅說:“我們建立完善了黨政領導班子‘一對一’掛點服務企業製度,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持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計劃在今年新增2家‘四上’企業。”
深耕鄉村振興 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蘆陵村共治共享氛圍濃厚、紅光村休閑農業勢頭足、溪聯村客韻民居獨具特色……通過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丙村鎮各村因地製宜打造美麗鄉村,呈現出村村有特色、處處皆風景的美麗畫卷。
走進蘆陵村,瀝青道路幹淨整潔,客家民居錯落有致,從過去軟弱渙散的“落後村”,到現在環境美、產業興的“示範村”,蘆陵村的“蝶變”離不開基層治理新模式的實施。“為改變鄉村發展停滯不前的舊貌,蘆陵村探索同心、同富、同美的鄉村治理路子,通過加強村委班子建設,鼓勵發展蜂蜜、農家樂等特色產業,完善基礎設施等凝聚人心,讓鄉村更有活力。”蘆陵村黨支部書記葉繼聯說,該村在近年來推出“積分製”管理模式,將村規民約每項內容進行量化積分評比,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如今,維護好自家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已成為村民的行動自覺,全村上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2021年,蘆陵村被評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同樣擁有“國字號”的,還有2022年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的紅光村。以“客都人家”文旅綜合體項目落戶紅光村為契機,該村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推進硬化、亮化、綠化、淨化、美化工程,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村裏變化很大,全村道路都鋪上了瀝青,還建了很多小公園,配套公共廁所,我們村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村民章蔚征點讚道。在夯實文旅產業的基礎上,紅光村謀求與聯通公司合作,建立通信合作社,通過分紅的方式助農增收,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突破20萬元。
丙村鎮以創建丙雁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帶為契機,聚焦沿線溪聯村、紅光村,以民房風貌提升為主線,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重點,以環境綜合整治為導向,以節點亮點打造為抓手,積極發動全民參與,創建示範帶以來累計提升改造民房風貌209處,打造特色節點亮點48處,培育“美麗庭院”示範戶18戶,美麗呈現了“三色同輝、三產融合、三線同美”鄉村振興示範帶。
辦好民生實事 打造有質感“共富”樣板
9月23日至25日,梅縣區丙村鎮圩日活動暨新市場開業慶典在紅光村一橫街新市場舉行,為期三天的活動熱鬧非凡,吸引眾多群眾參加。新建的丙村鎮新市場,總占地麵積5000平方米,內設40個攤檔位、10間商業門店,並配備停車場等設施。新市場寬敞明亮,攤位分布有序,商品琳琅滿目,可滿足大部分群眾的日常生活需求。“以前到老市場買菜常遇到塞車,新市場建成後可以緩解交通壓力,這裏地方大、環境好,買菜方便又舒心。”前來赴圩的村民廖曉苑說。
“每逢農曆三、六、九,是丙村傳統圩日,這次和梅州日報社合作開展的圩日活動,有效聚起了人氣,帶旺了新市場,釋放了消費潛力,有效提升了丙村特色農產品及特色品牌的知名度,宣傳了丙村鹽焗食品、開鍋肉丸、絲苗米等各式美食和特產,進一步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有效推動鄉村產業發展,促進群眾增收致富。”丙村鎮鎮長姚妮雅說,民生實事與圩日節慶活動相結合,激發了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取得顯著成效。
聚焦“小切口”,改善“大民生”。一直以來,丙村鎮堅持以人為本,聚焦群眾關心的小事、難事、熱點問題,按照“一件民生實事、一個實施方案、一名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辦法,將民事實事抓出亮點,抓出成效,在優化基本公共服務、改善群眾出行條件、提升生活便利性、提升民房風貌、優化村容村貌等方麵交出了“民生答卷”。
目前,丙村鎮一批民生建設進展順利:在養老服務方麵,大力推進丙村鎮養老服務中心新建工程;在體育方麵,推進三堡體育場提升項目,力爭打造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新載體;在交通方麵,推進錦江大橋養護加固和九板橋重建改造工程,保障人民群眾通行安全,另外,有序實施紅光村、溪聯村、東溪村、大雅村等一批美麗農村公路項目,提升完善“暢安舒美”的農村公路通行環境。隨著一項項民生實事的落地落實,丙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記者 江嬋 實習生 黃海婷 攝影 吳騰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