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與鄉村共興 壯大鎮域綜合實力

文福鎮位於“世界長壽鄉”蕉嶺縣北部,人文底蘊厚重,自然資源豐富,是蕉嶺縣工業重鎮。

廣東彭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彭飛公司”)礦山剝離廢土資源化利用項目生產現場。

文福鎮逐年擴大辣椒種植規模,扶強壯大辣椒產業,為增加村集體收入、帶動村民致富,助力鄉村振興夯實了基礎。

烏土村寬闊的河堤路成了村裏的交通“新幹線”,沿線還建設了兩個生態公園、兩個觀景長廊,廣受村民好評。

蕉嶺文福鎮“院士之村”羊岃自然村改造後,麵貌煥然一新。
文福鎮位於“世界長壽鄉”蕉嶺縣北部,人文底蘊厚重,自然資源豐富,是蕉嶺縣工業重鎮。今年以來,文福鎮堅持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牢牢扭住實體經濟、鄉村振興兩大重點,積極加快蘇區融灣先行區綜合示範窗口建設,立足資源稟賦謀劃發展特色產業項目,鎮域綜合實力進一步壯大,呈現出產業欣欣向榮、鄉村環境和美、生活蒸蒸日上的新風貌。
強招商優服務 跑出鎮域經濟發展加速度
種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梅州市鮮綠田園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文福分公司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落地文福鎮,正在烏土村建設首期蔬菜種植基地;蕉嶺縣恒塔混凝土有限公司年產200萬噸機製砂石骨料生產線建設技改項目計劃總投資5060萬元,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0多萬元;成功引進阿農山生物科技(廣東)有限公司蜂蜜水飲品加工項目……
今年以來,依托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蕉嶺縣文福鎮積極搶抓蘇區融灣先行區綜合示範窗口建設機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狠抓招商引資,大項目、好項目紛至遝來,為鎮域經濟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在廣東彭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彭飛公司”)礦山剝離廢土資源化利用項目生產現場,機器聲轟鳴,車輛來回穿梭,各類先進生產設備正有序運行,取料、破碎、分離、分選、分級、濃縮、提純、壓榨……一環扣一環,有序銜接。該項目對礦山固體廢物剩餘的有用物質和能量加以回收、利用、提純,通過提純後的二氧化矽以及產出的高矽黏土等產品擁有廣闊的市場。“目前我們的第一組生產線已經全麵完成,第二組生產線也在全力組裝中。現在日處理量是6000噸,預計12月滿負荷生產後可達20000噸,今年年產值可達2億元。”彭飛公司廠長丘雨輝表示,項目於去年10月開工建設,今年5月開始試產,6月正式投產,其間離不開各級領導幹部的用心用情服務。“項目從動工到投產,市縣各相關職能部門、鎮黨委、政府都很支持我們,盡最大可能為企業解決所有難題、堵點。明年正常生產,我們有信心成為’四上’企業。”丘雨輝說。
在招商引資工作持續發力的同時,文福鎮堅持靠前服務、主動作為,加快推動塔牌等建材企業低碳化、綠色化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推動綠色建材產業集群發展,抓實工業增量提質,多措並舉培育“四上”企業,產業活力持續迸發。
當前,廣東塔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蕉嶺分公司正加快推進傳統水泥產業的綠色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聚焦強鏈、補鏈,積極推進建設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危廢項目和光伏發電項目。該公司副經理符兆書表示,通過使用替代原料替代燃料和清潔能源替換,爭取減少10%以上的輔材資源消耗,減少30%以上的煤炭能源消耗,切實有效減少碳排放,改善企業用能結構、提升企業競爭力。
發揮特色優勢 激活強基富民興村新引擎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文福鎮以“一村一品”為抓手,因地製宜培育一批優勢產業,致力打造優質“菜籃子”“果盤子”基地。
在逢甲村“傅柚園”泰國紅寶石青柚基地,一排排柚樹碩果累累。青綠色的柚果靜待時間催化,待10月成熟後將被摘下售往上海浙江等地。“我從2020年開始種柚子,現在基地共300多畝有1萬多棵柚樹。今年還算試產,大約能采摘2萬個商品果,預計產值100萬元。明年進入豐產期,預計年產量20萬個商品果,產值將超過1000萬元。”該基地負責人、梅州延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老板傅新建說,泰國紅寶石青柚純甜無酸,皮薄肉厚、柚香濃鬱,成熟期與蜜柚、沙田柚剛好錯開,市場優勢明顯,一個柚子市場售價可達60元,市場前景可期。
在暗石村,蕉嶺縣鮮橙達果業種植了100多畝臍橙。秋分時節,漫山遍野的橙子樹上掛著尚未成熟的臍橙,墜彎了枝條。“預計今年臍橙產量達近20萬斤,產值可達上百萬元。”鮮橙達果業負責人莊正開說。在烏土村,辣椒種植基地達270多畝,火辣辣的辣椒映“紅”了村民的好日子,成為帶動增收的亮點產業。白湖村的血橙、長隆村的樹葡萄……
目前,文福全鎮柚果種植麵積達5700多畝,辣椒、煙葉、樹葡萄、臍橙等種植1500多畝,進一步拓寬村集體經濟收入渠道,形成了產業有發展、集體有收益、群眾得實惠的多方共贏局麵,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接下來,該鎮將大力推動柚果、樹葡萄等特色農產品“接二連三”,推出富硒果醬、飲料等精深加工產品,深度融入大灣區市場,進一步增加群眾收入。
此外,文福鎮還大力引進優質融合發展項目,引導傳統農業向高效農業、特色農業發展升級,延長產業鏈條,推動鄉村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新引進的梅州市鮮綠田園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文福分公司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1億元,擬分三期建設配套的示範性蔬菜種植基地、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培訓中心、冷庫和粗加工車間、農業公園、農業產學研及農業旅遊基地。
由蕉嶺潤興生態食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潤興屠宰場正進行收尾建設,為10月正式投產做準備。“投產後將是梅州市規模最大的標準化屠宰場,我們的設備比較先進,還采購了國外進口的分割機械臂。投產後預計每小時能夠屠宰生豬240頭,日屠宰量可達1000頭。”企業負責人劉威介紹說,除滿足本地肉豬需求外,該企業還可向珠三角地區供應生鮮豬各類冷凍分割肉品。“蕉嶺潤興生態屠宰場轉型升級遷建項目是縣民生實事工程之一。從蕉城鎮遷至文福鎮,既是生態環保的需求,企業也能夠提檔升級。除了增加就業崗位,我們還希望這個項目能夠帶動文福打造規模化家禽屠宰、肉類加工、冷鏈儲存運輸生產鏈。”文福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員、蕉嶺縣教育局黨組成員陳廣雄說。
抓基礎美環境 和美鄉村人文勝地引客來
初秋,走在文福鎮,阡陌縱橫黃綠相間,低垂的稻穗隨風搖曳,富有客家特色的民居民房錯落分布。山水田園與客韻人文交相輝映,一幅美麗鄉村宜居圖躍然眼前。
走進鶴湖村岌湖新村,村道幹淨整潔、民房整齊劃一,令人倍感舒適。 鶴湖村岌湖新村居民丘世華說,以前村裏到處都是老房危房,衛生環境也不是很好。拆舊房建新村後,新建了38棟風格統一的民居,還有廣場、公園以及道路等一批基礎設施,整個村子煥然一新。“新村這裏位置好,大家不僅住得舒服,甚至連住慣了縣城的老人都不願回城住了。” 鶴湖村“兩委”幹部丘文彬說,現在附近的村民都願意來這裏散步、遊玩,甚至不少人從縣城搬回來居住,村裏熱鬧了許多。
“以前的烏土河邊路麵凹凸不平,滿是泥濘,河麵也漂著廢棄漂浮物,大家路過都會捂住鼻子、加快腳步。現在這烏土河,修了水泥路、建了小公園,整個環境都變好了。”據烏土村村幹部賴文清介紹,去年蕉嶺縣水務局牽頭實施烏土河文槐水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烏土村村委會成立協調委員會,發動黨員幹部配合做好清障工作,並積極籌措資金支持河堤公路建設。如今,寬闊的河堤路成了村裏的交通“新幹線”,沿線還建設了兩個生態公園、兩個觀景長廊,廣受村民好評。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今年以來,文福鎮全力打造2個特色精品村和6個美麗宜居村,穩步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完成了蕉嶺縣文福鎮白湖村羊岃至君坑河一河兩岸環境提升項目(一期)、烏土河紅星水和文槐水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對205國道文福烏土至坑頭段兩邊約50戶的群眾房屋進行了改造,省際廊道農房風貌管控得到提升,鄉村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同時,文福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見縫插綠、宜綠則綠,全麵加強城鄉綠化美化和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複。在長隆村倉海詩廊、書畫展館、詩書遊廊沿線等地,新栽的12棵鳳凰木生機盎然;在白湖村栗樹園,鄉賢群眾捐資20餘萬元種植一批金絲楠木、桂花樹和黃楊;在文福寺後山實施林木撫育和森林生態景觀工程建設,完成生態複綠122.7畝……圍繞“綠”字做文章,綠美蕉嶺的文福示範樣板擦亮了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
到倉海詩廊品鑒名家書法,到丘成桐祖居地感受客家文化、院士風采,到丘逢甲故居感受曆史滄桑瞻仰先賢……生態環境優美,鄉村“顏值”飆升,文明鄉風勁吹,以深厚的人文底蘊為依托,文福鎮的一個個精品特色村成為人們放鬆身心、寄托鄉愁的精神家園,也是眾多遊客打卡的網紅地。記者了解到,僅暑假兩個月,倉海詩廊遊客接待量逾1500人次,丘逢甲故居培遠堂更受青睞,其中不乏從北京、上海、台灣等地遠道而來的遊客。
文與旅相伴,旅因文而興。依托深厚的人文底蘊,文福鎮積極整合豐富的數理人文和紅色資源,大力打造文旅精品遊線,在賦能鄉村振興發展的同時,實現了文化傳播和提振消費的同頻共振。(記者 劉曉娟 王銳 通訊員 鄭富生 攝影 吳騰江)
